一种高角度煤层破底沿顶错距伪斜调平采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889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角度煤层破底沿顶错距伪斜调平采煤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破底沿煤层底板布置,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沿煤层顶板布置,上区段综放工作面采煤平滑段与下巷过渡段仰伪斜布置;下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破底沿煤层底板外错布置,下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沿煤层顶板布置,下区段综放工作面采煤平滑段与下巷过渡段仰伪斜布置。该方法取消了综放工作面采煤平滑段与上巷的过渡段,减缓上巷实际倾斜角度,有利于上巷道端头支护,综放工作面采煤平滑段与下巷过渡段伪斜布置,减小设备自重下滑的倾向,下区段综放工作面回采时,可将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过渡段遗留部分三角形煤回采出来,减少综放工作面端头煤炭损失。头煤炭损失。头煤炭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角度煤层破底沿顶错距伪斜调平采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具体涉及到一种高角度煤层破底沿顶错距伪斜调平采煤方法,主要应用于高角度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中防止上、下巷道设备下滑与减少综放工作面端头煤炭损失。

技术介绍

[0002]煤炭的赋存条件多种多样,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向下开采,煤层的赋存条件越来越差,在高角度厚煤层中,常常遇到工作面采煤平滑段及上、下双巷过渡段因倾斜角度过大,引起的液压支架等设备由于倾斜方向的重力大于滑动方向的摩擦力而产生自动下滑现象,这种不良现象严重危害工作面采煤时支护的稳定性,甚至会影响整个工作面正常生产。
[0003]本专利技术综放工作面上、下巷道布置方便,技术简单,可操作性强,取消了综放工作面采煤平滑段与上巷的过渡段,减缓了上巷的实际倾斜角度,有利于上巷端头支护;综放工作面采煤平滑段与下巷过渡段伪斜布置,减缓倾斜角度,防止综放工作面采煤平滑段与下巷过渡段设备下滑;下区段综放工作面回采时,将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过渡段遗留的部分三角形煤体回采出来,从根本上减少了传统综放采煤方法中的端头损失,有利于提高整个矿井煤炭的采出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高角度传统综放工作面上、下巷布置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高角度煤层破底沿顶错距伪斜调平采煤方法,目的在于在不改变现有开采技术条件下,仅仅通过上、下巷道布置的优化,可有限避免了上、下巷过渡段液压支架等巷道设备因高角度倾斜导致下滑现象,下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布置在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下端部遗留的三角形煤体中,下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布置或采煤平滑段回采放煤时,可将部分三角形煤回采出来,可有效缓解了综放工作面端头煤炭大量损失的技术难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角度煤层破底沿顶错距伪斜调平采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右侧破底沿着煤层底板布置,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沿着煤层顶板布置,上区段综放工作面采煤平滑段与上区段下巷过渡段仰伪斜布置;下区段工作面上巷破底沿着煤层底板外错布置,下区段工作面下巷沿着煤层顶板布置,下区段综放工作面采煤平滑段与下区段下巷过渡段仰伪斜布置。
[0006]一种高角度煤层破底沿顶错距伪斜调平采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断面为矩形,净宽
×
净高=4000mm
×
4000mm,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右侧破底沿煤层底板布置,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断面为斜体形,左净高
×
净宽
×
右净高=1700mm
×
4000mm
×
4000mm,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沿煤层顶板布置。
[0008]步骤二,上区段综放采煤工作面包括穿越煤层过渡段与沿煤层底板平滑段,过渡段与平滑段在煤层底板相接,采煤工作面整体与煤层倾向夹角为30
°
,上区段综放工作面的
过渡段超前于平滑段,平滑段是过渡段的四倍长度。
[0009]步骤三,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与上区段综放工作面采煤平滑段相连,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与上区段综放工作面采煤过渡段相连,上区段综放工作面巷道两个T形交叉口处均采用端头液压支架支护。
[0010]步骤四,待上区段综放工作面煤炭全部完成回采、放顶工作及上区段顶板全部完成破断垮落稳定之后,开始布置下区段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上、下巷道不再保留。
[0011]步骤五,下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断面为矩形,净宽
×
净高=4000mm
×
4000mm,下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右侧破底沿着煤层底板外错5m布置在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过渡段下遗留的三角形媒体中,采用锚网支护,下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断面为斜体形,左净高
×
净宽
×
右净高=1700mm
×
4000mm
×
4000mm,下巷沿煤层顶板布置,采用锚杆+金属网支护。
[0012]步骤六,下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与下区段综放工作面采煤平滑段相连,下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与下区段综放工作面采煤过渡段相连,下区段综放工作面巷道两个T形交叉口处均采用端头液压支架支护。
[0013]步骤七,依次循环步骤四、五、六,完成高角度煤层破底沿顶错距伪斜调平采煤。
[0014]进一步,在步骤一中,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沿煤层底板布置,顶部为煤层,需加强支护。
[0015]进一步,在步骤二中,上区段综放工作面采煤平滑段与过渡段仰伪斜角可根据设备型号与地质条件做适宜调整。
[0016]进一步,在步骤四中,上区段综放工作面回采之后与下区段综放工作面巷道布置有一定时间间隔,以保证上区段综放工作面顶板垮落后采空区矸石压实。
[0017]本专利技术的作用和突出优点为:本专利技术综放工作面上、下巷道布置简单,连续性好,可操作性强;取消综放工作面上巷过渡段,并减缓了工作面上巷布置角度,且将综放工作面下巷过渡段遗留的部分三角煤回采出来,提高了综放工作面煤炭的采出率;综放工作面采煤平滑段与下巷过渡段仰伪斜调平布置,有利于综放工作面采煤平滑段与过渡段支护。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高角度煤层破底沿顶错距伪斜调平采煤方法示意图。
[0019]1为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2为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3为下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4为下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5为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过渡段; 6为下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过渡段;7为煤层顶板;8为煤层底板;9为上区段工作面待放煤体;10为下区段工作面待放煤体;11为上区段综放工作面采煤平滑段;12为下区段综放工作面采煤平滑段;13为采空区;14为上区段三角形煤体;15为下区段三角形煤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角度煤层破底沿顶错距伪斜调平采煤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21]步骤一,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1断面为矩形,净宽
×
净高=4000mm
×
4000mm,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1右侧破底沿煤层底板8布置,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2断面为斜体形,左
净高
×
净宽
×
右净高=1700mm
×
4000mm
×
4000mm,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2沿煤层顶板7布置。
[0022]步骤二,上区段综放采煤工作面包括穿越煤层过渡段5与沿煤层底板平滑段11,过渡段5与平滑段11在煤层底板8相接,采煤工作面整体与煤层倾向夹角θ为30
°
,上区段综放工作面的过渡段5超前于平滑段11,平滑段11是过渡段5的四倍长度。
[0023]步骤三,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1与上区段综放工作面采煤平滑段11相连,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2与上区段综放工作面采煤过渡段5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角度煤层破底沿顶错距伪斜调平采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断面为矩形,净宽
×
净高=4000mm
×
4000mm,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右侧破底沿煤层底板布置,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断面为斜体形,左净高
×
净宽
×
右净高=1700mm
×
4000mm
×
4000mm,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沿煤层顶板布置;步骤二,上区段综放采煤工作面包括穿越煤层过渡段与沿煤层底板平滑段,过渡段与平滑段在煤层底板相接,采煤工作面整体与煤层倾向夹角为30
°
,上区段综放工作面的过渡段超前于平滑段,平滑段是过渡段的四倍长度;步骤三,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与上区段综放工作面采煤平滑段相连,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下巷与上区段综放工作面采煤过渡段相连,上区段综放工作面巷道两个T形交叉口处均采用端头液压支架支护;步骤四,待上区段综放工作面煤炭全部完成回采、放顶工作及上区段顶板全部完成破断垮落稳定之后,开始布置下区段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上区段综放工作面上、下巷道不再保留;步骤五,下区段综放工作面上巷断面为矩形,净宽
×
净高=4000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亚军吴春浩李光增刘勇江重阳连洪全雷云李静熙张少杰任金武常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