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容器的涂层测试方法及锅具技术

技术编号:351887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03
本申请提供一种抗涂层剥落的锅具,其包括锅具基体,所述锅具基体表面附着有熔射层,所述熔射层为合金组合物,所述合金组合物由不同材质金属丝熔射形成,所述熔射层具有位于锅具中心的主喷面,所述主喷面上熔射层的厚度为0.2mm~0.8mm;所述合金组合物以质量%计包含5.43%~9.87%铬、4.35%~13.4%镍和0.54%~2.9%钼和54.2%~63.71%的钛,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申请的锅具内表面形成钛铬镍合金,兼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耐酸性、较小的密度、较高的比强度以及较好的韧性,且又保持有良好的耐磨性以及具备抗高温蠕变性能,十分适合应用于不粘锅,以解决现有不粘锅中的难以兼顾耐磨、耐腐蚀及耐酸、涂层易脱落的不足之处。涂层易脱落的不足之处。涂层易脱落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烹饪容器的涂层测试方法及锅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容器的涂层测试方法及锅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太空科技的快速发展,宇航员在太空中能够使用一些厨电及烹饪器具,提升太空生活品质。由于太空环境的特殊性,厨电及烹饪器具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合格品质尤为重要,对于厨电及烹饪器具的要求也相比于正常普通环境下更为严格。而现有很多烹饪容器均设置涂层,因此,亟需一种烹饪容器的涂层测试方法,以满足对太空科技烹饪器具的测试需求。
[0003]申请人基于参与研发的太空厨房项目,开发了用于太空仓烹饪的烹饪容器涂层技术,解决航天员在太空仓中的烹饪需求,申请人进一步研究将其应用于家用烹饪产品,尤其针对家用高温烹饪器具进行深入研究,产生了本申请的一种烹饪容器的涂层测试方法及锅具,提升用户的使用卫生现有常规技术的烹饪器具中,常见地在锅胚基材上熔射金属层,如不锈钢熔射层或钛金属熔射层,以提升锅具的耐磨性能以及与不粘层的结合力,现有技术的熔射技术中难以将熔射层均匀喷涂至锅具内表面;且现有技术的熔射技术中虽然提升了锅具的耐磨性,当锅具在长期的烹饪使用过程中,还容易受到腐蚀,现有技术的锅具熔射层的耐腐蚀性有待提升,各锅具难以兼顾锅具耐磨耐腐蚀性及耐酸性。
[0004]众所周知,不锈钢中所含的重金属成分过高,尤其烹饪容器要获得越强的耐酸、抗摩擦性能,选用的不锈钢中的重金属含量越高,长期烹饪使用,可能会让用户摄入较多的重金属成分,不利于用户的饮食安全。而钛金属性质稳定,耐腐蚀,金属钛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极薄的自然生成的氧化膜钛和氧化物 ( TiO2 ) 。这层薄膜也可以称为 " 钛锈 ",但与铁锈不同,这层致密氧化膜常温下不与硝酸,稀硫酸,稀盐酸以及酸中之王——王水反应,在绝大多数自然条件下性质相当稳定 ,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特点。但钛金属的耐热温度偏低,在650℃以上加热时,钛与氧强烈反应,而在700℃以上时,则与氮也发生反应,而家用烹饪,如天然气的火焰温度可高达600

800度,因此在烹饪容器中,虽然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效果,由于其耐高温蠕变性能较差,使得其作为涂层的耐剥落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容器的涂层测试方法及锅具,用以至少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记载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烹饪容器的涂层测试方法,所述烹饪容器具有容器基体,在所述容器基体的至少内表面附着熔射层,所述熔射层为合金组合物;在所述熔射层的内表面附着不粘层,所述不粘层为有机聚合物;所述烹饪容器的涂层测试方法包括:对附着所述熔射层的容器基体进行材质结合性测试;对附着所述熔射层的容器基体进行耐酸性测试;对附着所述熔射层的容器基体进行耐磨测试;对附着所述不粘层的容器基体进
行耐腐蚀测试。
[0007]可选地,对附着所述熔射层的容器基体进行材质结合性测试,包括:所述熔射层由所述合金组合物的熔射原料呈多层热喷涂覆盖所述容器基体内表面形成,所述熔射层厚度为0.2~0.8mm;将所述烹饪容器切割成设定面积试样,利用金相显微镜对其断面结构与组织观察,判定所述熔射层与所述容器基体之间的组织结合是否正常。
[0008]可选地,将所述烹饪容器切割成设定面积试样之后,对试样进行机械磨制、抛光和腐蚀后,利用金相显微镜对其断面结构与组织观察判定。
[0009]以上设定面积的试样为:将喷涂有该熔射层的锅胚的沿横向切割出15mm
×
25mm的试样。
[0010]可选地,所述判定所述熔射层与所述容器基体之间的组织结合是否正常,包括判定所述熔射层的组织是否均匀、以及结构致密性;判定所述熔射层孔隙是否均匀、以及孔隙分布是否连贯;判定所述熔射层与所述容器基体之间是否紧密、无开裂。
[0011]可选地,对附着所述熔射层的容器基体进行耐酸性测试,包括:用乙酸溶液盛装入所述烹饪容器内,盛装量为该烹饪容器容积的1/3~4/5,煮沸后关闭加热源并静置,判定所述烹饪容器内表面是否发生变色。
[0012]进一步地,优选地,用体积含量为2%~8%的乙酸溶液盛装入所述烹饪容器内,盛装量为该烹饪容器容积的1/3~4/5,煮沸后关闭加热源并静置10小时及以上,判定所述烹饪容器内表面是否发生变色。
[0013]优选地,用体积含量为4.5%~5.5%的乙酸溶液盛装入所述烹饪容器内,盛装量为该烹饪容器容积的2/3,煮沸后关闭加热源并静置12小时及以上,判定所述烹饪容器内表面是否发生变色。
[0014]本申请中乙酸溶液中乙酸的体积含量数值可以为2%、2.5%、3%、3.5%、4%、4.5%、4.6%、4.7%、4.8%、4.9%、5.0%、5.1%、5.2%、5.3%、5.4%、5.5%、6%、6.5%、7%、7.5%、8%,若烹饪容器内表面发生肉眼可判定到的变色则说明该烹饪容器耐腐蚀性不合格。
[0015]可选地,对附着所述熔射层的容器基体进行耐磨测试,包括:用机械手对钢丝球施加0.8

~3.5

的作用力并在该作用力下用所述钢丝球循环摩擦所述烹饪容器内表面,将鸡蛋放入所述钢丝球摩擦所述烹饪容器之处进行烹饪,判定是否发生粘锅现象。
[0016]进一步地,用机械手对钢丝球施加1.3

~1.7

的作用力并在该作用力下用所述钢丝球循环摩擦所述烹饪容器内表面,将鸡蛋放入所述钢丝球摩擦所述烹饪容器之处进行烹饪,判定是否发生粘锅现象。
[0017]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球来回循环摩擦所述烹饪容器内表面,每循环0.5~1.5万次更换一次钢丝球,共循环3~8万次;所述钢丝球来回循环摩擦所述烹饪容器内表面的频率为35~75次\分钟,来回循环的运动距离为75~205mm。
[0018]优选地,所述钢丝球来回循环摩擦所述烹饪容器内表面,每循环1万次更换一次钢丝球,共循环5万次;所述钢丝球来回循环摩擦所述烹饪容器内表面的频率为55~65次\分钟,来回循环的运动距离为95~105mm。
[0019]本申请中,所述钢丝球来回循环摩擦所述烹饪容器内表面的频率可以为35次\分钟、40次\分钟、45次\分钟、50次\分钟、55次\分钟、60次\分钟、65次\分钟、70次\分钟、75次\分钟;来回循环的运动距离可以为75mm、80 mm、85 mm、90 mm、95 mm、100 mm、105 mm、
115 mm、125 mm、135 mm、145 mm、155 mm、165 mm、175 mm、185 mm、195 mm、205 mm。
[0020]本申请中,采用所述钢丝球来回循环摩擦所述烹饪容器内表面的频率为60次\分钟,来回循环的运动距离为100mm。将鸡蛋放入所述钢丝球摩擦所述烹饪容器之处进行烹饪,若发生粘锅现象则说明该烹饪容器耐磨性不合格。
[0021]可选地,对附着所述不粘层的容器基体进行耐腐蚀测试,包括:将盐水盛装入所述烹饪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容器的涂层测试方法,所述烹饪容器具有容器基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基体的至少内表面附着熔射层,所述熔射层为合金组合物;在所述熔射层的内表面附着不粘层,所述不粘层为有机聚合物;所述烹饪容器的涂层测试方法包括:对附着所述熔射层的容器基体进行材质结合性测试,所述熔射层由所述合金组合物的熔射原料呈多层热喷涂覆盖所述容器基体内表面形成,所述熔射层厚度为0.2~0.8mm;将所述烹饪容器切割成设定面积试样,利用金相显微镜对其断面结构与组织观察,判定所述熔射层与所述容器基体之间的组织结合是否正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容器的涂层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烹饪容器切割成设定面积试样之后,对试样进行机械磨制、抛光和腐蚀后,利用金相显微镜对其断面结构与组织观察判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容器的涂层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所述熔射层与所述容器基体之间的组织结合是否正常,包括:判定所述熔射层的组织是否均匀、以及结构致密性;判定所述熔射层孔隙是否均匀、以及孔隙分布是否连贯;判定所述熔射层与所述容器基体之间是否紧密、无开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容器的涂层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容器的涂层测试方法还包括,对附着所述熔射层的容器基体进行耐酸性测试,包括:用乙酸溶液盛装入所述烹饪容器内,煮沸后关闭加热源并静置,判定所述烹饪容器内表面是否发生变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容器的涂层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酸性测试包括:用体积含量为2%~8%的乙酸溶液盛装入所述烹饪容器内,煮沸后关闭加热源并静置10小时及以上,判定所述烹饪容器内表面是否发生变色。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容器的涂层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潘少卿徐嘉悦李红亮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