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力套管的检修吊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871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套管的检修吊舱结构,包括:吊舱,吊舱包括:存储舱和检修台,存储舱和检修台紧固相连;存储舱包括:底板、第一翻转侧壁、第二翻转侧壁及第三翻转侧壁,三侧壁的底侧与底板的三个相连侧边分别对应铰接相连,第二翻转侧壁和第三翻转侧壁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检修台的一侧,其中:三侧壁同时相对于底板向外翻转平铺,第一翻转侧壁的顶侧、第二翻转侧壁和第三翻转侧壁的端侧分别对接在检修台的同一侧形成作业平台;三侧壁同时相对于底板向内翻转对底板进行围挡,三侧壁围挡底板形成容置腔。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电力套管的检修吊舱结构,能够快速完成对电力套管的暂存、检修及转移,进一步提升检修效率。进一步提升检修效率。进一步提升检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力套管的检修吊舱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检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力套管的检修吊舱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套管起到将引出线与变压器外壳之间的绝缘、固定引线的作用,是变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套管出现故障时,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检修或者更换,由于套管重量较重,我们需要吊车等起重设备将套管进行挪动,用绳索将套管捆绑,吊钩钩住绳索将套管进行移动。。该种吊装检修方法主要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3]1、捆绑的绳索容易脱扣,造成设备损坏,甚至有砸伤工作人员的风险;捆绑所需的时间较长,影响检测维修的效率。
[0004]2、需要提供额外的工作平台,对检修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套管的检修吊舱结构,能够快速完成对电力套管的暂存、检修及转移,进一步提升检修效率。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套管的检修吊舱结构,包括:吊舱,吊舱包括:用以竖直存放电力套管的存储舱和用以水平存放电力套管的检修台,存储舱和检修台紧固相连;存储舱包括:底板、第一翻转侧壁、第二翻转侧壁及第三翻转侧壁,三侧壁的底侧与底板的三个相连侧边分别对应铰接相连,其中:第一翻转侧壁和第二翻转侧壁上分别设有位置相匹配的用以固连第一翻转侧壁和第二翻转侧壁的装配件,第一翻转侧壁和第三翻转侧壁上分别设有位置相匹配的用以固连第一翻转侧壁和第三翻转侧壁的装配件;第二翻转侧壁和第三翻转侧壁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检修台的一侧,其中:三侧壁同时相对于底板向外翻转平铺,第一翻转侧壁的顶侧、第二翻转侧壁和第三翻转侧壁的端侧分别对接在检修台的同一侧形成作业平台;三侧壁同时相对于底板向内翻转对底板进行围挡,第一翻转侧壁和第二翻转侧壁固连,第一翻转侧壁和第三翻转侧壁固连,三侧壁围挡底板形成容置腔。
[0007]其中,底板、第一翻转侧壁、第二翻转侧壁及第三翻转侧壁分别为双层结构。
[0008]其中,双层结构的外层为厚度为50mm的实心钢板,内层为厚度为50mm的橡胶层。
[0009]其中,第二翻转侧壁和第三翻转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以对吊舱整体进行起吊的吊钩。
[0010]其中,容置腔的内部设有用以对电力套管进行固定的麻绳,电力套管由容置腔的顶部竖直吊入容置腔中进行存放。
[0011]其中,容置腔的前侧设有用以防止电力套管晃动的挡杆。
[0012]其中,检修台为不锈钢钢板结构,其一层侧面包覆有橡胶层。
[0013]其中,检修台的表面设有用以固定电力套管的固定绳索。
[0014]其中,存储舱呈立方箱状。
[0015]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力套管的检修吊舱结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用于电力套管的检修吊舱结构,包括:吊舱,吊舱包括:用以竖直存放电力套管的存储舱和用以水平存放电力套管的检修台,存储舱和检修台紧固相连;存储舱包括:底板、第一翻转侧壁、第二翻转侧壁及第三翻转侧壁,三侧壁的底侧与底板的三个相连侧边分别对应铰接相连,第二翻转侧壁和第三翻转侧壁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检修台的一侧,其中:三侧壁同时相对于底板向外翻转平铺,第一翻转侧壁的顶侧、第二翻转侧壁和第三翻转侧壁的端侧分别对接在检修台的同一侧形成作业平台;三侧壁同时相对于底板向内翻转对底板进行围挡,第一翻转侧壁和第二翻转侧壁固连,第一翻转侧壁和第三翻转侧壁固连,三侧壁围挡底板形成容置腔。能够快速完成对电力套管的暂存、检修及转移,进一步提升检修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电力套管的检修吊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电力套管的检修吊舱结构转换为作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

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电力套管的检修吊舱结构的实施例一。
[0021]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电力套管的检修吊舱结构,包括:吊舱T,吊舱T包括:用以竖直存放电力套管的存储舱1和用以水平存放电力套管的检修台2,存储舱1和检修台2紧固相连;存储舱1包括:底板11、第一翻转侧壁12、第二翻转侧壁13及第三翻转侧壁14,三侧壁的底侧与底板11的三个相连侧边11a、11b、11c分别对应铰接相连,例如:下相邻的构件上设置可实现翻转的铰链结构。
[0022]第一翻转侧壁12和第二翻转侧壁13上分别设有位置相匹配的用以固连第一翻转侧壁12和第二翻转侧壁13的装配件,第一翻转侧壁12和第三翻转侧壁13上分别设有位置相匹配的用以固连第一翻转侧壁12和第三翻转侧壁13的装配件;第二翻转侧壁13和第三翻转侧壁14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检修台2的一侧。
[0023]三侧壁12,13,14同时相对于底板11向外翻转平铺,第一翻转侧壁12的顶侧、第二翻转侧壁13和第三翻转侧壁14的端侧分别对接在检修台2的同一侧2f形成作业平台,如图2所示的平面板状结构。三侧壁12,13,14同时相对于底板11向内翻转对底板11进行围挡,第一翻转侧壁12和第二翻转侧壁13固连,第一翻转侧壁12和第三翻转侧壁14固连,三侧壁12,
13,14围挡底板11形成容置腔T1。
[0024]具体实施时,存储舱1为可在翻转展开和翻转围合之间切换的平面

立体可转换结构,立体结构能够便于存储、转移;平面结构便于维修。
[0025]存储舱1的三侧壁12,13,14围挡底板11后所形成容置腔T1的形状为立方箱状。吊车能够将起吊的电力套管从顶部开口端吊入容置腔T1的内部。优选的,容置腔T1的内部设有用以对电力套管进行固定的麻绳,电力套管由容置腔T1的顶部竖直吊入容置腔T1中绑定后实现暂时存放。
[0026]存储舱1的翻转展开是通过如下结构实施的,底板11为矩状,其三个相邻侧边分别为11a、11b、11c。第一翻转侧壁12、第二翻转侧壁13及第三翻转侧壁14分别为板状,其中第二翻转侧壁13及第三翻转侧壁14的大小相同,两侧壁可转动的分别装配在底板11的两相对侧边11b、11c上,该转动结构可通过在两结构上分别安装铰链实现。第一翻转侧壁12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均小于第二翻转侧壁13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其铰接在侧边11a的位置。如此,通过该铰接结构能够实现三侧壁12,13,14同时相对于底板11向外翻转平铺。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力套管的检修吊舱结构,用以暂存、检修及转移电力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舱,所述吊舱包括:用以竖直存放电力套管的存储舱和用以水平存放电力套管的检修台,所述存储舱和所述检修台紧固相连;所述存储舱包括:底板、第一翻转侧壁、第二翻转侧壁及第三翻转侧壁,三侧壁的底侧与所述底板的三个相连侧边分别对应铰接相连,其中:所述第一翻转侧壁和所述第二翻转侧壁上分别设有位置相匹配的用以固连所述第一翻转侧壁和所述第二翻转侧壁的装配件,所述第一翻转侧壁和所述第三翻转侧壁上分别设有位置相匹配的用以固连所述第一翻转侧壁和所述第三翻转侧壁的装配件;所述第二翻转侧壁和所述第三翻转侧壁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检修台的一侧,其中:三侧壁同时相对于所述底板向外翻转平铺,所述第一翻转侧壁的顶侧、所述第二翻转侧壁和所述第三翻转侧壁的端侧分别对接在所述检修台的同一侧形成作业平台;三侧壁同时相对于所述底板向内翻转对所述底板进行围挡,所述第一翻转侧壁和所述第二翻转侧壁固连,所述第一翻转侧壁和所述第三翻转侧壁固连,三侧壁围挡所述底板形成容置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套管的检修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邵心元郑庆梦徐娟雷强徐达东薛志成崔志成谢志毅钟田勇陈学有巫伟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