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凝油珠量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8494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5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凝油珠量产设备,包括:微凝油珠发生组件、水相储存件、油相储存件、凝珠收集件与负压调节器;微凝油珠发生组件内部设置有水相流入孔、油相流入孔与凝珠流出孔;水相储存件与水相流入孔连通;油相储存件与油相流入孔连通;凝珠收集件与凝珠流出孔连通;负压调节器用于调节凝珠收集件内部的气压,从而可以在将凝珠收集件调节为负压后将水相储存件和油相储存件内的液体引流至凝珠发生组件形成微凝油珠后收集到凝珠收集件中,相比于注射泵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解决现有的微凝油珠生产方式效率较低的问题。低的问题。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凝油珠量产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微流体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微凝油珠量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微流控技术是一种用于通过控制合成材料的组分和比例从而使形成的微液滴具有规则的形貌和均匀的粒径分布的技术。在微流控设备中,一般是将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微米尺度的芯片上,形成微流控芯片。
[0003]微流控芯片的制作需要研究人员首先采用厚光刻胶和常规光刻技术在硅基基底表面加工出具有微米精度、高深宽比的模具。然后,将PDMS前体及其交联剂混合溶液浇注在此模具表面。经过升温固化处理、模具分离,制备出结构互补的弹性PDMS微流控结构芯片。该PDMS微流控结构芯片与玻璃基片经过可逆键合步骤,最终形成封装的微流控芯片。
[0004]通过微流控芯片可以制备微凝油珠的样品,如油相样品与水相样品。在制备过程中,微流控芯片的样品入口与微液滴生成的出口分别装配进样管与出样管。现有设备在制备微凝油珠时,一般是将油相样品与水相样品通过手工方式吸入到注射器中。然后,通过外部注射泵将油相样品与水相样品经过进样管注入微液滴芯片中。最后生成的微液滴经过出样管被收集到常规实验耗材中。而这种通过手工吸取注射的方式在生产中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凝油珠量产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微凝油珠生产方式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微凝油珠量产设备,包括:
[0007]微凝油珠发生组件,所述微凝油珠发生组件内部设置有水相流入孔、油相流入孔与凝珠流出孔;
[0008]水相储存件,所述水相储存件与所述水相流入孔连通;
[0009]油相储存件,所述油相储存件与所述油相流入孔连通;
[0010]凝珠收集件,所述凝珠收集件与所述凝珠流出孔连通;与
[0011]负压调节器,所述负压调节器与所述凝珠收集件的内部连通,用于调节所述凝珠收集件内部的气压。
[0012]进一步地,所述微凝油珠发生组件包括:外套管与进油管;
[0013]所述凝珠流出孔沿前后方向贯穿设置于所述外套管上;
[0014]所述油相流入孔沿前后方向贯穿设置于所述进油管上;
[0015]所述水相流入孔设置于所述外套管侧部,且连通所述凝珠流出孔;
[0016]所述进油管的前端伸入所述凝珠流出孔内,且所述油相流入孔的孔径往前端方向渐缩。
[0017]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的前端与所述外套管之间形成与所述凝珠流出孔相通的缝隙腔;
[0018]所述水相流入孔内的液体流经所述缝隙腔进入所述凝珠流出孔。
[0019]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前端为锥形;
[0020]所述缝隙腔的前端为锥环形。
[0021]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密封连接。
[0022]进一步地,所述负压调节器包括:真空泵与恒压罐;
[0023]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恒压罐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恒压罐内部的气压;
[0024]所述恒压罐与所述凝珠收集件的内部连通。
[0025]进一步地,还包括分流器;
[0026]所述分流器包括入流口与多个分流口;
[0027]所述微凝油珠发生组件包括多个;
[0028]多个所述分流口一一对应连通多个所述微凝油珠发生组件;
[0029]所述入流口连通所述水相储存件。
[0030]进一步地,所述分流口上设置有水相流量调节阀。
[0031]进一步地,所述油相储存件通过单向阀连通所述油相流入孔。
[0032]进一步地,所述油相储存件与所述油相流入孔之间设置有油相流量调节阀。
[0033]进一步地,还包括:水相调压器;
[0034]所述水相调压器与所述水相储存件的内部连通,用于调节所述水相储存件内部的气压。
[0035]进一步地,所述水相调压器包括:气压调节阀与气压管;
[0036]所述气压管通过所述气压调节阀连通所述水相储存件的内部。
[0037]进一步地,还包括废料收集件与废料收集泵;
[0038]所述废料收集件与所述凝珠收集件的底部连通;
[0039]所述废料收集泵与所述废料收集件连通。
[0040]进一步地,还包括恒温器;
[0041]所述微凝油珠发生组件与油相储存件均设置于所述恒温器内。
[004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一种微凝油珠量产设备,包括:微凝油珠发生组件、水相储存件、油相储存件、凝珠收集件与负压调节器;微凝油珠发生组件内部设置有水相流入孔、油相流入孔与凝珠流出孔;水相储存件与水相流入孔连通;油相储存件与油相流入孔连通;凝珠收集件与凝珠流出孔连通;负压调节器用于调节凝珠收集件内部的气压,从而可以在将凝珠收集件调节为负压后将水相储存件和油相储存件内的液体引流至凝珠发生组件形成微凝油珠后收集到凝珠收集件中,相比于注射泵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解决现有的微凝油珠生产方式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4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4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凝油珠量产设备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4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凝油珠量产设备的微凝油珠发生组件示意图;
[0046]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凝油珠量产设备的分流器位置放大图;
[0047]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凝油珠量产设备的俯视图;
[0048]图中:10、微凝油珠发生组件;11、外套管;12、进油管;13、密封螺纹;101、水相流入孔;102、油相流入孔;103、凝珠流出孔;1021、毛细孔;1031、缝隙腔;20、水相储存件;21、水相调压器;211、气压调节阀;212、气压管;30、油相储存件;31、单向阀;32、油相流量调节阀;40、凝珠收集件;50、负压调节器;60、分流器;61、水相流量调节阀;70、废料收集件;71、废料收集泵;80、恒温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所请求保护的范围。
[0050]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凝油珠量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凝油珠发生组件,所述微凝油珠发生组件内部设置有水相流入孔、油相流入孔与凝珠流出孔;水相储存件,所述水相储存件与所述水相流入孔连通;油相储存件,所述油相储存件与所述油相流入孔连通;凝珠收集件,所述凝珠收集件与所述凝珠流出孔连通;以及负压调节器,所述负压调节器与所述凝珠收集件的内部连通,用于调节所述凝珠收集件内部的气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凝油珠量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凝油珠发生组件包括:外套管与进油管;所述凝珠流出孔沿前后方向贯穿设置于所述外套管上;所述油相流入孔沿前后方向贯穿设置于所述进油管上;所述水相流入孔设置于所述外套管侧部,且连通所述凝珠流出孔;所述进油管的前端伸入所述凝珠流出孔内;所述油相流入孔的孔径往前端方向渐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凝油珠量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的前端与所述外套管之间形成与所述凝珠流出孔相通的缝隙腔;所述水相流入孔内的液体流经所述缝隙腔进入所述凝珠流出孔;所述进油管前端为锥形;所述缝隙腔的前端为锥环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凝油珠量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密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凝油珠量产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浩黎兆伟冯燕霞邓运国邵珠广彭静安周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花安堂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