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8449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54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检测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结构式如(I)所示:本申请的荧光探针可用于检测溶液粘度、细胞内粘度以及四氯化碳引起的斑马鱼肝损伤粘度变化。该荧光探针具有较大的斯托克位移、背景干扰低、高信噪比、对生物样品的光损伤小等优点,对粘度敏感性高,为研究细胞中粘度的生理作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工具;稳定性好,即使在次氯酸、硫酸氢钠、叔丁基过氧化氢、双氧水等强氧化剂干扰下其荧光强度也基本保持稳定。扰下其荧光强度也基本保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粘度的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粘度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粘度是影响几种生物过程的主要参数之一,它决定了物质的流动性和扩散控制反应的速率。在细胞内水平、粘度对质量和信号的传递以及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很大影响。
[0003]近年来,在细胞水平上检测微环境的粘度指标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现有荧光探针技术中,粘度探针存在合成步骤繁琐,成本高及荧光背景高、稳定性不好、灵敏高较低等问题。因此亟需开发高灵敏度的近红外粘度荧光探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可以用于检测粘度的高灵敏度近红外荧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申请的化合物用于粘度检测时稳定性好、灵敏度高。
[0005]一种用于检测粘度的近红外荧光化合物,结构式如(I)所示:
[0006][000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所述近红外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8]将化合物(II)、化合物(III)加入到溶剂中,在78℃~80℃下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粘度的近红外荧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I)所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近红外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化合物(II)、化合物(III)加入到溶剂中,在78℃~80℃下混合反应6~8h,反应结束后所得反应液经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I);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无水乙醇;所述化合物(II)、化合物(III)物质的量之比为1:2~3。4.如权利要求1所述近红外荧光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检测溶液或细胞内粘度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用途。5.如权利要求1所述近红外荧光化合物在基于粘度变化的细胞成像或在制备基于粘度变化的细胞成像试剂中的用途。6.如权利要求1所述近红外荧光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检测斑马鱼肝损伤模型活体内粘度变化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用途。7.一种粘度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振达王元李娜祝子坪姜春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汇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