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速磨煤机陶瓷金属复合磨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831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速磨煤机陶瓷金属复合磨辊,涉及煤炭加工领域,包括基体,基体上设有辊环,辊环的外壁设有多个辊皮块,辊皮块上设有安装块,基体和辊环上均开设有通孔,辊环上设有润滑组件,润滑组件包括注油口和通油腔,注油口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外壁安装有转叶,辊环内设有定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润滑组件,当需对加固件的表面进行润滑时,使用者可将润滑油注入至注油口的内部,此时转叶受到润滑油的冲击后会发生转动,而润滑油则经注油口进入至通油腔的内部,进而再通过通油腔流入至通孔内部,以便对加固件润滑,进而可防止加固件表面生锈,使得螺母能够从加固件上旋出,并提高了螺母后续的拆装效率。并提高了螺母后续的拆装效率。并提高了螺母后续的拆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速磨煤机陶瓷金属复合磨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炭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中速磨煤机陶瓷金属复合磨辊。

技术介绍

[0002]磨煤机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设备之一,磨辊和衬板是磨煤机的关键核心部件,其质量的优劣,特别是耐磨性能直接影响到制粉效率、煤粉质量、磨辊消耗和生产成本,在制粉工况条件下,以往任何磨辊材料都会有较为严重的磨损,当磨损达到某一限度后,磨辊外圆过小即报废,因此需要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磨辊,以便提高磨辊的使用寿命。
[0003]根据公开号为CN2074641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ZGM型可修复金属陶瓷复合磨辊,该专利技术可制备出高耐磨复合磨辊,具有较长寿命,同时具备可修复性,且磨辊制造方法简单,加工周期短,有效降低了成本。
[0004]针对上述公开的专利内容,专利技术人认为加固件对基体和辊皮固定后,再将螺母安装在加固件上,而加固件长时间暴露于外部空气中,其表面易生锈,导致螺母可能会卡死在加固件上,导致后续难以将螺母旋出,并降低了对螺母的拆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速磨煤机陶瓷金属复合磨辊,以解决加固件表面易生锈进而导致螺母可能会卡死在加固件上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速磨煤机陶瓷金属复合磨辊,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设有辊环,所述辊环的外壁设有多个辊皮块,所述辊皮块上设有安装块,所述基体和辊环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辊环上设有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包括注油口和通油腔,所述注油口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壁安装有转叶,所述辊环内设有定位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的设置,以便将加固件穿入至其内部,同时转叶可通过连接轴转动,而辊皮块具有高耐磨性。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开设于辊环内部的空腔、凹槽和定位槽,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有延伸至定位槽内部的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上连接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的一侧连接有滑块。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固件移入至基体和辊环内时,加固件会推动定位凸块,定位凸块受力后会移入至空腔的内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位于凹槽的内部,所述活动件通过滑块与凹槽滑动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时活动件移动时会带动滑块移动,以便滑块在凹槽内部滑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块与定位槽相适配,所述活动件位于弹簧的内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定位凸块移入至定位槽内部,从而可对加固件限位。
[0014]进一步的,所述转叶设有多个,所述转叶通过连接轴与辊环转动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叶可通过连接轴转动,同时转叶可封堵注油口,防止外部杂质进入至注油口内部。
[0016]进一步的,所述通油腔分别与注油口和通孔相连通,所述通油腔呈环形。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润滑油可通过注油口流入至通油腔的内部,进而再通过通油腔流入至通孔内部。
[001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块上安装有加固件,所述加固件的长度大于辊环的厚度。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件可对基体和辊环上进行固定,进而提高基体和辊环的稳定性。
[0020]进一步的,所述加固件的一端通过通孔并安装有螺母,所述辊皮块采用20

30块。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母以便对加固件锁紧固定,进而提高加固件的稳固性。
[002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润滑组件,当需对加固件的表面进行润滑时,使用者可将润滑油注入至注油口的内部,此时转叶受到润滑油的冲击后会发生转动,而润滑油则经注油口进入至通油腔的内部,进而再通过通油腔流入至通孔内部,以便对加固件润滑,进而可防止加固件表面生锈,使得螺母能够从加固件上旋出,并提高了螺母后续的拆装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定位组件,当加固件移入至基体和辊环内时,加固件会推动定位凸块,定位凸块受力后会移入至空腔的内部,进而使得弹簧压缩,而定位凸块完全移入至空腔的内部,此时加固件完全移入至基体和辊环内部,同时定位槽会与定位凸块相对齐,此时弹簧恢复弹性进而推动定位凸块移动,使得定位凸块能够完全移入至定位槽内部以便对加固件限位,防止其随意移动,并提高加固件的稳固性,便于将螺母旋至加固件上。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正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体立体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4]图中:1、基体;2、辊环;3、辊皮块;4、加固件;5、安装块;6、螺母;7、通孔;8、润滑组件;801、注油口;802、转叶;803、连接轴;804、通油腔;9、定位组件;901、空腔;902、弹簧;903、活动件;904、定位凸块;905、定位槽;906、凹槽;907、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7]一种中速磨煤机陶瓷金属复合磨辊,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基体1,基体1采用普通铸钢制造而成,易加工,成本低,基体1上设有辊环2,辊环2的外壁设有多个辊皮块3,辊皮块3具有高耐磨性,辊皮块3上设有安装块5,基体1和辊环2上均开设有通孔7,通孔7位置与辊皮块3位置一一对应,以便对辊皮块3定位固定,辊环2上设有润滑组件8,辊环2内
设有定位组件9。
[0028]具体的,润滑组件8包括注油口801和通油腔804,注油口80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轴803,连接轴803的外壁安装有转叶802,润滑油可通过注油口801流入至通油腔804的内部,进而再通过通油腔804流入至通孔7内部,转叶802通过连接轴803与辊环2转动连接,转叶802与注油口801相接触,可封堵注油口801,防止外部杂质进入至注油口801内部,转叶802可通过连接轴803转动,便于转叶802转动。
[0029]具体的,定位组件9包括开设于辊环2内部的空腔901、凹槽906和定位槽905,空腔901的内部固定有弹簧902,弹簧902的一端连接有延伸至定位槽905内部的定位凸块904,定位凸块904与定位槽905相适配,活动件903位于弹簧902的内部,以便定位凸块904移入至定位槽905内部,从而可对加固件4限位,定位凸块904上连接有活动件903,当加固件4移入至基体1和辊环2内时,加固件4会推动定位凸块904,定位凸块904受力后会移入至空腔901的内部,活动件903的一侧连接有滑块907,滑块907位于凹槽906的内部,活动件903通过滑块907与凹槽906滑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速磨煤机陶瓷金属复合磨辊,包括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上设有辊环(2),所述辊环(2)的外壁设有多个辊皮块(3),所述辊皮块(3)上设有安装块(5),所述基体(1)和辊环(2)上均开设有通孔(7),所述辊环(2)上设有润滑组件(8),所述润滑组件(8)包括注油口(801)和通油腔(804),所述注油口(80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轴(803),所述连接轴(803)的外壁安装有转叶(802),所述辊环(2)内设有定位组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速磨煤机陶瓷金属复合磨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9)包括开设于辊环(2)内部的空腔(901)、凹槽(906)和定位槽(905),所述空腔(901)的内部固定有弹簧(902),所述弹簧(902)的一端连接有延伸至定位槽(905)内部的定位凸块(904),所述定位凸块(904)上连接有活动件(903),所述活动件(903)的一侧连接有滑块(9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速磨煤机陶瓷金属复合磨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9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生杜东明谭敏张忠华邹兵曹磊杨志佳杨庆志黄清杰孙涛王志刚包春斌杨文波孙永军刘宏峰李绍平徐依兵王欣于小川范原郝志明陈英志宋月明王鹏邵英华李萍孙贺孟艳文贺志王丽敏杜淑杰臧曼君吴晓华张湘研宋泽宇胡艺露于娜钱嘉桐原镜宗赵宇彤狄施彤于跃冯鑫刘光旭赵久特何润山杨柏文林俣彤段克迪赵峰田家丞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营口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