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模具电镀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801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印刷模具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属于电镀污水处理领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箱、中和水箱、第一序批式沉淀池、第一中间水箱、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第一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器、第一保安过滤器、超滤膜过滤器、第二中间水箱、第二保安过滤器、反渗透膜过滤器,反渗透膜过滤器的净水出口连接回用水箱,反渗透膜过滤器的浓水出口连接浓水收集箱,浓水收集箱依次连接第二序批式沉淀池、第三中间水箱、多介质过滤器、第二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器、COD去除水箱、达标排放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凹印版辊电镀时产生的电镀铜废水、电镀镍废水、电镀铬废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的电镀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采用了循环封闭连续式运行结构。运行结构。运行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模具电镀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镀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印刷模具电镀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各种印刷工艺中,凹版印刷的优势十分突出,凹印能在各种基材(含非吸收性承印物)上进行印刷,其颜色再现性和色彩的一致性更好,更高。同时凹版印刷机的自动化程度高,印刷速度快,印版耐印力高。所有这些都是其他印刷方式无法相比的。凹版印刷采用的凹印版辊在加工时需要进行电镀处理,电镀处理会产生大量电镀污水。为了防止电镀污水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提高电镀污水的利用价值,需要对电镀污水进行回收处理,实现水资源的节约。
[0003]凹印版辊电镀处理涉及镀铜、镀镍、镀铬工序,产生的电镀污水中金属种类多、含量高、有剧毒、酸性强、难降解,属于高浓度污水。目前,常采用将镀铜、镀镍、镀铬工序产生废水归集后综合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易产生二次污染,不能达排标放,难以对电镀污水进行较为完善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循环封闭连续式运行的印刷模具电镀废水处理系统,解决现有凹印版辊电镀废水处理系统结构单一、净化污水不彻底、处理污水难以达标排放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印刷模具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箱、中和水箱、第一序批式沉淀池、第一中间水箱、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第一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器、第一保安过滤器、超滤膜过滤器、第二中间水箱、第二保安过滤器、反渗透膜过滤器,反渗透膜过滤器的净水出口连接回用水箱,反渗透膜过滤器的浓水出口连接浓水收集箱,浓水收集箱依次连接第二序批式沉淀池、第三中间水箱、多介质过滤器、第二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器、COD去除水箱、达标排放水箱。
[0007]本技术的印刷模具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可用于处理印刷模具电镀铜废水、电镀镍废水、电镀铬废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的电镀废水。
[0008]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集水箱用于收集电镀过程中产生的电镀废水,中和水箱用于废水中铜离子或镍离子或铬离子进行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第一序批式沉淀池、第二序批式沉淀池用于进行固液分离,第一中间水箱、第二中间水箱、第三中间水箱均起缓冲作用,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第一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器、第一保安过滤器、超滤膜过滤器、第二保安过滤器、反渗透膜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第二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器均用于过滤处理,将颗粒较小不溶于水的絮状物与废水进行深度分离,COD去除水箱用于降低和去除废水中的COD,达标排放水箱用于收集可直接排放的净化处理水。
[0009]在本技术的一优化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序批式沉淀池底部含水污泥出口依次连接有第一压滤机、第一滤液收集箱,第一滤液收集箱的出水口连接集水箱;所述第二序
批式沉淀池底部含水污泥出口依次连接有第二压滤机、第二滤液收集箱,第二滤液收集箱的出水口连接集水箱。
[0010]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序批式沉淀池分离出的含水污泥采用第一压滤机处理,滤液用第一滤液收集箱收集,定期送入集水箱进行再次净化处理,第二序批式沉淀池分离出的含水污泥采用第二压滤机处理,滤液用第二滤液收集箱收集,定期送入集水箱进行再次净化处理。
[0011]在本技术的一优化技术方案中,所述中和水箱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碱液加药箱,第一序批式沉淀池顶部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重捕剂加药箱、第一PAC加药箱、第一PAM加药箱;浓水收集箱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碱液加药箱,第二序批式沉淀池顶部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第二PAC加药箱、第二PAM加药箱。
[001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碱液加药箱向中和水箱中加入碱液,便于中和水箱中反应产生沉淀,通过重捕剂加药箱、第一PAC加药箱、第一PAM加药箱依次加入重捕剂、PAC、PAM促使第一序批式沉淀池内沉淀形成较大絮凝体便于沉降;通过第二碱液加药箱向浓水收集箱中加入碱液,便于浓水收集箱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反应产生沉淀,通过第二PAC加药箱、第二PAM加药箱依次加入PAC、PAM促使第二序批式沉淀池内沉淀形成较大絮凝体便于沉降。
[0013]在本技术的一优化技术方案中,所述中和水箱内底部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与外界设置的螺杆式空气压缩机连接。
[001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曝气促使反应速度加快。
[0015]在本技术的一优化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序批式沉淀池与第一中间水箱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电动阀门,所述第二序批式沉淀池与第二中间水箱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电动阀门。
[001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电动阀门、第一电动阀门便于调控废水在第一序批式沉淀池、第二序批式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及控制流入第一中间水箱、第三中间水箱的水量。
[0017]在本技术的一优化技术方案中,所述超滤膜过滤器为3个,且依次串联设置。
[0018]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超滤膜过滤器采用多级串联结构,提高超滤效果。
[0019]在本技术的一优化技术方案中,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器为3个,且依次串联设置。
[0020]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反渗透膜过滤器采用多级串联结构,提高反渗透处理效果。
[0021]在本技术的一优化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中间水箱上设有第一液位计,第二中间水箱上设有第二液位计。
[002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便于实时监控第一中间水箱、第二中间水箱内废水水量。
[0023]在本技术的一优化技术方案中,所述COD去除水箱内底部设有曝气盘,曝气盘与外界设有的负氧离子机通过管道连接。
[002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负氧离子机产生负氧离子进入废水,对废水进行氧化处理,降低水中COD。
[0025]在本技术的一优化技术方案中,所述印刷模具电镀铜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反洗装置,所述反洗装置包括清洗水箱、第三保安过滤器,清洗水箱通过水洗管道连接第三保安过滤器,第三保安过滤器通过水洗管道分别连接超滤膜过滤器、反渗透膜过滤器。
[002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反洗装置对超滤膜过滤器、反渗透膜过滤器进行定期清洗,有利于超滤膜过滤器、反渗透膜过滤器的长期正常工作,并延长使用寿命。
[0027]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的印刷模具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对凹印版辊电镀处理时产生的电镀铜废水、电镀镍废水、电镀铬废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的电镀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采用循环封闭连续式运行结构,解决了现有凹印版辊电镀废水处理系统结构单一、净化污水不彻底、处理污水难以达标排放的问题,避免了电镀废水的二次污染风险。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的印刷模具电镀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0029]附图标记:1

集水箱,2

中和水箱,3

第一序批式沉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印刷模具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箱、中和水箱、第一序批式沉淀池、第一中间水箱、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第一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器、第一保安过滤器、超滤膜过滤器、第二中间水箱、第二保安过滤器、反渗透膜过滤器,反渗透膜过滤器的净水出口连接回用水箱,反渗透膜过滤器的浓水出口连接浓水收集箱,浓水收集箱依次连接第二序批式沉淀池、第三中间水箱、多介质过滤器、第二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器、COD去除水箱、达标排放水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印刷模具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批式沉淀池底部含水污泥出口依次连接有第一压滤机、第一滤液收集箱,第一滤液收集箱的出水口连接集水箱;所述第二序批式沉淀池底部含水污泥出口依次连接有第二压滤机、第二滤液收集箱,第二滤液收集箱的出水口连接集水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印刷模具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水箱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碱液加药箱,第一序批式沉淀池顶部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重捕剂加药箱、第一PAC加药箱、第一PAM加药箱;浓水收集箱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碱液加药箱,第二序批式沉淀池顶部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第二PAC加药箱、第二PAM加药箱。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三召王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吉木萨尔县印力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