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水灌溉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90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蓄水灌溉塔,包括塔架、出水管、下层防护栏、蓄水箱、支撑板、塔盖、水泵、蓄电池、轴、轴承座、进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蓄水灌溉塔占地面积小,能充分利用纵向空间,在实际操作中,既可依附山体建设加强蓄水塔的强度,又可利用高层优势收集风能和太阳能,同时还能为地面农作物的灌溉提供一定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多能互补的绿色能源发电和自动控制技术,能够有效解决高山、丘陵地区的灌溉问题。丘陵地区的灌溉问题。丘陵地区的灌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水灌溉塔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蓄水灌溉塔,属于浇灌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作物的浇灌主要采用常规柴油机、汽油机作为动力抽水,需要消耗化石能源,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系统。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开发利用可再生、无污染的新能源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互补性,是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一种新型能源发电系统,利用其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减少柴油机、汽油机在农业灌溉方面使用,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高山丘陵地区,因地理位置限制,难以建设灌溉渠道、蓄水池。此处的人们往往是采用肩挑背扛的方式运水灌溉或者是灌溉时搭设水泵和管道从低处抽水灌溉,这两种灌溉方式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蓄水灌溉塔,用于对地面作物进行蓄水并浇灌,占地面积小,充分利用纵向空间,在实际操作中,既可依附山体建设加强蓄水塔的强度,又可利用高层优势收集风能和太阳能,同时还能为地面农作物的灌溉提供一定压力。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蓄水灌溉塔,包括塔架1、出水管2、下层防护栏3、蓄水箱5、支撑板6、塔盖、水泵8、蓄电池9、轴16、轴承座18、进水管19;塔架1顶部边缘设置下层防护栏3,下层防护栏3内放置蓄水箱5,蓄水箱5侧面底部开口连接出水管2和进水管19,出水管2另一端穿过下层防护栏3并设置阀门,进水管19另一端穿过下层防护栏3并设置水泵8,水泵8与蓄电池9连接,蓄水箱5顶部设置塔盖,塔盖由两扇对称的盖板7组成,盖板7与轴16键连接,轴16的两端设有滚珠轴承,滚珠轴承放置在轴承座18上,轴承座18设置在蓄水箱5侧壁上,盖板7自由转动开合,但是滚珠轴承不动,支撑板6倾斜设置在蓄水箱5侧面,盖板7打开时,支撑板6顶端支撑着盖板7,蓄水箱5、盖板7、支撑板6组成一个钝角A字型结构,盖板7 反面设置多条导向蓄水箱5的导水槽,便于雨水流入蓄水箱5内。
[0006]所述蓄水箱5侧面设置攀爬梯11;支撑板6顶部设置减震橡胶。
[0007]所述蓄水灌溉塔还包括上层防护栏4、电机10、支撑架17,上层防护栏4设置在蓄水箱5 侧面,上层防护栏4底部连接支撑架17,支撑架17另一端连接在蓄水箱5侧面,电机10与蓄电池9连接,电机10安装在上层防护栏4上,轴16内部设孔,孔为六菱柱结构,电机10 输出端连接六菱柱,电机10输出端插入轴孔内,电机10转动,带动输出端转动,输出端带动轴转动。
[0008]所述蓄水灌溉塔还包括风力发电机12、支撑杆13、导线14,风力发电机12设置在支撑杆13顶部,支撑杆13设置在塔架1上,支撑杆13内部设置导线14,风力发电机12通过导线14与蓄电池9连接,风力发电机12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9内。
[0009]所述蓄水灌溉塔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5,太阳能电池板15设置在盖板7正面,太阳
能电池板15与蓄电池9连接,晴天,盖板7盖上时,太阳能电池板15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9内。
[0010]所述蓄水灌溉塔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控制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安装在蓄水箱5侧面,液位传感器安装在蓄水箱5内部,分别监控传递湿度和液位信号,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蓄电池9、电机10、水泵8均与控制器连接。
[0011]所述塔架1由基柱、横杆、防护栏构成,基柱的材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既可采用混凝土浇筑,又可采用钢架搭建,横杆搭设在基柱之间,杆面上带有防滑垫,横杆不仅可加强基柱的强度,还可以起到攀爬梯的作用,下层防护栏安装在塔面上,可起到保护人员安全的作用。
[0012]所述蓄水箱以不锈钢材质制成,箱面上有多个圆形凸起,起到分摊水对箱面压力的作用,攀爬梯设在箱面外,起到检修电动塔盖和清洁箱内的作用。
[0013]本技术蓄水灌溉塔当雨季时,盖板翻转,盖板和导水槽可加大蓄水塔接收雨水的面积,更大程度上收集雨水。
[0014]本技术蓄水灌溉塔位于灌溉水渠、河流等灌溉来水处,在日照充足时由太阳能电池板供电,阴天时由蓄电池供电,刮风时由风力发电机供电。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从利用绿色清洁能源、保护环境、使用方便、节约水资源和能源的角度出发,利用太阳能、风能互补发电系统,为设备提供操作能源;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具有环保、无污染、易维护、安装使用方便等特点,符合本技术应用要求。
[0017]本技术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弥补了风电和光电独立系统在资源上的缺陷,提高了系统出力的稳定性,并且风电和光电系统的蓄电池组可以通用,使得系统造价降低,成本趋于合理,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0018]综上,本技术基于多能互补的绿色能源和节水收集技术,合理构建蓄水灌溉装置,有效利用位置和地理优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1蓄水灌溉塔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实施例1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塔架,2

出水管,3

下层防护栏,4

上层防护栏,5

蓄水箱,6

支撑板,7

盖板,8

水泵,9

蓄电池,10

电机,11

攀爬梯,12

风力发电机,13

支撑杆,14

导线,15

太阳能电池板, 16

轴,17

支撑架,18

轴承座,19

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蓄水灌溉塔,如图1、2所示,包括塔架1、出水管2、下层防护栏3、上层防护栏4、蓄水箱5、支撑板6、塔盖、水泵8、蓄电池9、电机10、攀爬梯11、轴16、支撑架17、轴承座18、进水管19;塔架1顶部边缘设置下层防护栏3,下层防护栏3上放置蓄水箱5,蓄水箱 5侧面底部开口连接出水管2和进水管19,出水管2另一端穿过下层防护栏3并设置阀门,进水管19另一
端穿过下层防护栏3并设置水泵8,水泵8与蓄电池9连接,蓄水箱5顶部设置塔盖,塔盖由两扇对称的盖板7组成,盖板7上设置把手,盖板7与轴16采用键连接,轴16 的两端穿过滚珠轴承中心,轴带动盖板7转动,滚珠轴承不动,滚珠轴承放置在轴承座18上,轴承座18焊接在蓄水箱5侧壁上,蓄水箱5侧面(非轴16那面)设置上层防护栏4,上层防护栏4底部连接支撑架17,支撑架17另一端倾斜焊接在蓄水箱5侧面,电机10与蓄电池9 连接,电机10安装在上层防护栏4上,电机10外面装防水箱,轴16内部设孔,孔为六菱柱结构,电机10输出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水灌溉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架(1)、出水管(2)、下层防护栏(3)、蓄水箱(5)、支撑板(6)、塔盖、水泵(8)、蓄电池(9)、轴(16)、轴承座(18)、进水管(19);塔架(1)顶部边缘设置下层防护栏(3),下层防护栏(3)内放置蓄水箱(5),蓄水箱(5)侧面底部开口连接出水管(2)和进水管(19),出水管(2)另一端穿过下层防护栏(3)并设置阀门,进水管(19)另一端穿过下层防护栏(3)并设置水泵(8),水泵(8)与蓄电池(9)连接,蓄水箱(5)顶部设置塔盖,塔盖由两扇对称的盖板(7)组成,盖板(7)与轴(16)键连接,轴(16)的两端设有滚珠轴承,滚珠轴承放置在轴承座(18)上,轴承座(18)设置在蓄水箱(5)侧壁上,支撑板(6)倾斜设置在蓄水箱(5)侧面,盖板(7)打开时,支撑板(6)顶端支撑着盖板(7),盖板(7)反面设置多条导向蓄水箱(5)的导水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水灌溉塔,其特征在于,蓄水箱(5)侧面设置攀爬梯(11);支撑板(6)顶部设置减震橡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水灌溉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层防护栏(4)、电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祖哲王妤文于凤荣钱晶曾云罗竹梅张晓旭叶心竹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