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昌鑫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多方位调节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89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多方位调节床,包括支架与设置在所述支架顶部用于仰卧调节人体的仰卧机构,所述仰卧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顶部的第一床板与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第一床板一侧的第二床板,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内壁两侧的支撑板,所述第二床板的底部与所述支架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第二床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人体头部调节的头部调节机构,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固定板在箱体内部向上伸缩,联动头枕向上伸缩,有效对人体头部进行上下高低调节,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并通过轴杆带动头枕在U形滑板内部进行旋转铰接,有效对人体头部进行左右倾斜调节,便于提高医护人员进行头部治疗的效率,以及提高了人体头部的舒适性。适性。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方位调节床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护理床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多方位调节床。

技术介绍

[0002]康复护理床是翻身护理床,属于康复护理床,就是指行动不便需要慢慢恢复的人通过护理床翻身功能达到一定康复作用后渐渐恢复了就是康复护理床,建议长寿老人全自动大小便护理床,电动遥控翻身护理功能可以设置定时翻身,能够达到有效的康复作用;
[0003]现有的康复护理床是行动不方便的病人在住院或居家护理时使用的病床,目前,现有市面上的护理床虽然功能较多,但大多只是可以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或帮助患者调节坐卧姿势,而无法对患者的头部、上肢与下肢进行调节与辅助活动,而上下肢的运动对于瘫痪或者偏瘫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偏瘫人员进行康复,也可以防止患者肌肉萎缩,而目前在做这些工作时还需医护人员或者陪护人员手动对病人进行护理,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此,提出一种新型多方位调节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新型多方位调节床,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多方位调节床,包括支架与设置在所述支架顶部用于仰卧调节人体的仰卧机构,所述仰卧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顶部的第一床板与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第一床板一侧的第二床板,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内壁两侧的支撑板,所述第二床板的底部与所述支架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第二床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人体头部调节的头部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床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对人体手臂调节的臂部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床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人体腿部调节的腿部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人体升降调节的气动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仰卧机构还包括通过铰链座铰接在所述支撑板顶部两侧的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部通过铰链座与所述第二床板的底部相铰接。
[0007]优选的:所述头部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床板底部的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箱体内部相接触,所述头部调节机构还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顶部第一电机与U形滑板,所述U形滑板位于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所述U形滑板的内壁两侧通过轴杆铰接有头枕,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U形滑板与所述头枕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臂部调节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床板两侧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轴杆连接有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内部通过轴杆铰接有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
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所述第二铰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铰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臂部支撑板,所述臂部支撑板的一侧以圆形阵列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滑杆,所述第二铰接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圆形滑槽,所述第一圆形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杆之间滑动配合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腿部调节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床板一侧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的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轴杆连接有第三铰接板,所述第三铰接板的一侧开设有第四安装槽,第四安装槽的内部通过轴杆铰接有第四铰接板,所述第三铰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六电机,所述第六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第三铰接板与所述第四铰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铰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七电机,所述第七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大腿支撑板,所述大腿支撑板的一侧以圆形阵列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滑杆,所述第四铰接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形滑槽,所述第二圆形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杆之间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大腿支撑板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小腿支撑板,所述大腿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通过铰链座铰接有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通过铰链座与所述小腿支撑板的底部相铰接。
[0010]优选的:所述气动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顶部的气箱与气泵,所述气泵位于所述气箱的一侧,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气箱的内部,所述气动机构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头枕顶部的头部气囊、固定安装在所述臂部支撑板顶部的上肢气囊与固定安装在所述大腿支撑板与小腿支撑板顶部的下肢气囊、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床板顶部两侧的升降气囊和固定安装在第二床板顶部中心的躯干气囊,所述气箱的一侧通过发多个软管、电磁阀分别与所述头部气囊、上肢气囊、下肢气囊、躯干气囊、升降气囊的进气口相连接。
[0011]本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12]一、本技术,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固定板在箱体内部向上伸缩,联动头枕向上伸缩,有效对人体头部进行上下高低调节,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并通过轴杆带动头枕在U形滑板内部进行旋转铰接,有效对人体头部进行左右倾斜调节,便于提高医护人员进行头部治疗的效率,以及提高了人体头部的舒适性。
[0013]二、本技术,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并通过轴杆带动第一铰接板在第一安装槽内进行旋转,有效对人体手臂进行上下倾斜调整,通过启动第三电机,并通过轴杆带动第二铰接板在第二安装槽内进行旋转,有效对人体手臂进行左右开合调整,通过启动第四电机带动臂部支撑板,并通过联动臂部支撑板一侧以圆形阵列固定安装的多个第一滑杆在第二铰接板一侧开设的第一圆形滑槽内进行滑动,有效对手臂旋转倾斜调节,便于提高医护人员进行手臂治疗的效率,以及提高了人体手臂的舒适性。
[0014]三、本技术,通过启动第五电机,并通过轴杆带动第三铰接板在第三安装槽内进行旋转,有效对人体腿部进行上下倾斜调整,通过启动第六电机,并通过轴杆带动第四铰接板在第四安装槽内进行旋转,有效对人体腿部进行左右开合调整,通过启动第七电机带动大腿支撑板进行旋转,并通过联动大腿支撑板一侧以圆形阵列固定安装的多个第二滑杆在第四铰接板一侧开设的第二圆形滑槽内进行滑动,有效对大腿旋转倾斜调节,通过第三电动伸缩杆进行伸缩,使小腿支撑板通过合页在大腿支撑板的一侧进行铰接,有效对腿部
进行屈膝的目的,便于提高医护人员进行腿部治疗的效率,以及提高了人体腿部的舒适性。
[0015]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方位调节床,包括支架(1)与设置在所述支架(1)顶部用于仰卧调节人体的仰卧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仰卧机构(2)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1)顶部的第一床板(21)与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第一床板(21)一侧的第二床板(22),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1)内壁两侧的支撑板(23),所述第二床板(22)的底部与所述支架(1)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第二床板(2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人体头部调节的头部调节机构(3);所述第二床板(22)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对人体手臂调节的臂部调节机构(4);所述第一床板(2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人体腿部调节的腿部调节机构(5)所述支撑板(2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人体升降调节的气动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方位调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仰卧机构(2)还包括通过铰链座铰接在所述支撑板(23)顶部两侧的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24),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4)的顶部通过铰链座与所述第二床板(22)的底部相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多方位调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床板(22)底部的箱体(31)、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31)内壁底部的第二电动伸缩杆(32),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与所述箱体(31)内部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多方位调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调节机构(3)还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33)顶部第一电机(35)与U形滑板(34),所述U形滑板(34)位于所述第一电机(35)的一侧,所述U形滑板(34)的内壁两侧通过轴杆铰接有头枕(36),所述第一电机(35)的输出端穿过所述U形滑板(34)与所述头枕(36)的一侧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方位调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调节机构(4)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床板(22)两侧的第一凹槽(41),所述第一凹槽(41)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42),所述第一安装槽(42)的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43),所述第二电机(43)的输出端通过轴杆连接有第一铰接板(44),所述第一铰接板(4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5),所述第二安装槽(45)的内部通过轴杆铰接有第二铰接板(4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晨东吴劲松陈昌鑫林毅斌傅奕恺徐泓丽钟昌樑曾菁徐美臻周忻夷
申请(专利权)人:陈昌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