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印刷麦拉铝箔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773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印刷麦拉铝箔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复合铝箔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铝箔基材层、印刷PE层、抗静电PET层,印刷PE层包括PE基材层以及复合在PE基材层上的油墨层,抗静电PET层包括PET基材层以及与其复合的抗静电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复合抗静电PET层;S2、放卷;S3、第二聚酯胶上胶;S4、烘干;S5、复合铝箔基材层和抗静电PET层;S6、收卷复合后的铝箔基材层和抗静电PET层;S7、复合印刷PE层;S8、第一聚酯胶上胶;S9、制得新型印刷麦拉铝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电磁屏蔽性能优异,柔软性好,与缆芯贴合紧密性高的优点。与缆芯贴合紧密性高的优点。与缆芯贴合紧密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印刷麦拉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铝箔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印刷麦拉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双面麦拉铝箔带采用PET基带+铝箔+PET基带复合而成,具有较优异的屏蔽效果和机械物理性能。PET作为基材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耐酸碱性及耐候性,但PET材料刚性较大,复合双面后导致麦拉带材较硬,在包覆缆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缆芯与麦拉铝箔贴合不紧密、毛刺较多等问题,导致缆芯结构不稳定,缆芯的阻抗、回波损耗等电气参数容易出现波动;而且PET材料属于高度结晶的材料,表面光滑,不易附着油墨等色料,为满足不同线材颜色要求,需要复合前在聚酯胶水中添加不同颜色的色料,这样会影响PET与铝箔的贴合强度,进而影响麦拉铝箔带的机械性能,并且现有的麦拉铝箔不具备抗静电能力,缆芯在使用时很容易受静电干扰。
[000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印刷麦拉铝箔及其制备方法,具有电磁屏蔽性能优异,柔软性好,与缆芯贴合紧密性高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印刷麦拉铝箔,包括铝箔基材层、印刷PE层、抗静电PET层,所述印刷PE层通过第一聚酯胶粘接在铝箔基材层的一面,所述抗静电PET层通过第二聚酯胶粘接在铝箔基材层的另一面,所述印刷PE层包括PE基材层以及复合在PE 基材层上的油墨层,所述油墨层位于PE基材层和第一聚酯胶之间,所述抗静电PET层包括PET基材层以及与其复合的抗静电层,所述PE基材层的厚度为 10μm

30μm,所述铝箔基材层的厚度为30μm

50μm,所述PET基材层的厚度为12μm。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静电层为聚酰亚胺抗静电膜层。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印刷PE层与第一聚酯胶之间、抗静电PET 层与第二聚酯胶之间还设置有抗菌层。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菌层为硅铝酸钠抗菌层。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新型麦拉铝箔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S1、复合抗静电PET层:通过复合机将抗静电层和PET基材层复合形成所述抗静电PET层,并将其收卷;
[0011]S2、放卷:将步骤S1中复合好的抗静电PET层再次放卷至复合机上,复合机的压辊将抗静电PET层的一端下压,以使得抗静电PET层与压辊之间形成有夹角,同时,复合机对其另一端进行放卷;
[0012]S3、第二聚酯胶上胶:在复合机的胶水槽内放置所述第二聚酯胶,启动复合机,上
胶辊转动并将第二聚酯胶涂布在PET基材层远离抗静电层的一面,其中涂布厚度控制在1um

3um,上胶辊的上胶速度控制在70m/mi n

100m/mi n;
[0013]S4、烘干:将步骤S3中得到的抗静电PET层通过烘道进行热风干燥,以使得第二聚酯胶中的水分和酸类物质挥发,所述烘道的温度控制在40℃
ꢀ‑
60℃;
[0014]S5、复合铝箔基材层和抗静电PET层:将步骤S4中烘干后的抗静电PET 层和铝箔基材层放入复合机中,并对复合机的压辊施加0.3MPa—0.8MPa的压力,并将其加温保持在50℃—60℃,使得铝箔基材层和抗静电PET层紧密贴合在一起;
[0015]S6、收卷复合后的铝箔基材层和抗静电PET层;
[0016]S7、复合印刷PE层:通过丝印机在PE基材层上印刷油墨层;
[0017]S8、第一聚酯胶上胶:将步骤S7中的印刷PE层重复步骤S3对靠近油墨层一侧的PE基材层涂布第一聚酯胶,并重复步骤S4和步骤S5将步骤S6中的复合层与步骤S7中的复合层复合得到复合层;
[0018]S9、制得新型印刷麦拉铝箔:将步骤步骤S8中的复合层进行50℃—70℃的热处理,并保持24h—36h,得到所述新型印刷麦拉铝箔。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中的放卷速度控制在20m/mi n

80m/mi n,其中所述夹角为30
°‑
45
°

[00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铝箔基材的两面分别复合印刷PE层和抗静电PET层,其中,PE基材层具有较好的柔软性,解决了现有麦拉铝箔两层都是PET材料,导致其整体质地偏硬的问题,使的麦拉铝箔与缆芯包覆紧密、光滑,提高了线材的表观质量,同时,通过抗静电层的设置,降低静电对线缆信号传输的干扰,具有较为优异的电磁屏蔽效果;通过工艺优化,采用油墨喷印工艺定制不同颜色,使得油墨层不容易脱落,具有较好的表观质量,同时可以避免在第一聚酯胶中添加色料,从而不会影响麦拉铝箔的贴合强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新型印刷麦拉铝箔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印刷PE层;11、PE基材层;12、油墨层;2、第一聚酯胶;3、铝箔基材层;4、第二聚酯胶;5、抗静电PET层;51、PET基材层;52、抗静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印刷麦拉铝箔,包括铝箔基材层3、印刷PE层1、抗静电PET层5。所述印刷PE层1通过第一聚酯胶 2粘接在铝箔基材层3的一面,所述抗静电PET层5通过第二聚酯胶4粘接在铝箔基材层3的另一面。所述印刷PE层1包括PE基材层11以及复合在 PE基材层11上的油墨层12,所述油墨层12位于PE基材层11和第一聚酯
胶 2之间。所述抗静电PET层5包括PET基材层51以及与其复合的抗静电层52。所述PE基材层11的厚度为10μm

30μm,所述铝箔基材层3的厚度为30μ m

50μm,所述PET基材层51的厚度为12μm。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PE基材层11的厚度为10μm,所述铝箔基材层3的厚度为30μm。
[0027]上述方式,通过在铝箔基材的两面分别复合印刷PE层1和抗静电PET 层5,其中,PE基材层11具有较好的柔软性,解决了现有麦拉铝箔两层都是 PET材料,导致其整体质地偏硬的问题,使的麦拉铝箔与缆芯包覆紧密、光滑,提高了线材的表观质量,同时,通过抗静电层52的设置,降低静电对线缆信号传输的干扰,具有较为优异的电磁屏蔽效果;通过工艺优化,采用油墨喷印工艺定制不同颜色,使得油墨层12不容易脱落,具有较好的表观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印刷麦拉铝箔,其特征在于:包括铝箔基材层(3)、印刷PE层(1)、抗静电PET层(5),所述印刷PE层(1)通过第一聚酯胶(2)粘接在铝箔基材层(3)的一面,所述抗静电PET层(5)通过第二聚酯胶(4)粘接在铝箔基材层(3)的另一面,所述印刷PE层(1)包括PE基材层(11)以及复合在PE基材层(11)上的油墨层(12),所述油墨层(12)位于PE基材层(11)和第一聚酯胶(2)之间,所述抗静电PET层(5)包括PET基材层(51)以及与其复合的抗静电层(52),所述PE基材层(11)的厚度为10μm

30μm,所述铝箔基材层(3)的厚度为30μm

50μm,所述PET基材层(51)的厚度为12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印刷麦拉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层(52)为聚酰亚胺抗静电膜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印刷麦拉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PE层(1)与第一聚酯胶(2)之间、抗静电PET层(5)与第二聚酯胶(4)之间还设置有抗菌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印刷麦拉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为硅铝酸钠抗菌层。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麦拉铝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复合抗静电PET层(5):通过复合机将抗静电层(52)和PET基材层(51)复合形成所述抗静电PET层(5),并将其收卷;S2、放卷:将步骤S1中复合好的抗静电PET层(5)再次放卷至复合机上,复合机的压辊将抗静电PET层(5)的一端下压,以使得抗静电PET层(5)与压辊之间形成有夹角,同时,复合机对其另一端进行放卷;S3、第二聚酯胶(4)上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银江张道卿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毅洋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