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安友专利>正文

一种养鱼尾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750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养鱼尾水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位于养鱼池内部,其包括净化带主体、生物载体球、生物载体球挡止栏和挡止栏开闭罩;其中,所述净化带主体包括从养鱼池的池壁周边向内延伸出一定范围的净化带区域,所述净化带区域小于养鱼池的内部区域;所述净化带主体内填充多个生物载体球,所述生物载体球挡止栏位于净化带区域向池内延伸的边缘处,用于挡住生物载体球;所述挡止栏开闭罩固定在所述生物载体球挡止栏顶部的边缘处,其高度高于生物载体球挡止栏,长度与生物载体球挡止栏的长度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养鱼尾水净化装置能够净化养鱼尾水,很好解决了稻田养鱼系统受稻谷种植周期短导致养鱼经济效益不高,养鱼尾水无法排放的问题。无法排放的问题。无法排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鱼尾水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全生态农业养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养鱼尾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农业用地和养殖用地对土地的需求较大,二者之间存在竞争,以及水体污染和土地污染较为严重的现状,稻田养鱼成为既能进行农业种植,又能结合渔业养殖的优良手段。
[0003]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高安友在先提出了一种稻田节约化工厂养鱼系统,并获得了技术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821131644.4)。该稻田节约化工厂养鱼系统能够将鱼的排泄物充分利用到水稻及其它农作物的种植中,为农业种植提供了非常好且又免费的有机肥料,实现了提高稻谷产量,同时有效借助稻田循环水中的大量微生物和秧苗,把养殖尾水中对鱼类有害而对微生物和秧苗有益的氨氮和有机物等物质硝化利用使水质得以净化,保证了鱼类在生态环境较好的水体中能够正常生长的同时,还为鱼类提供了大量天然的活性生物饵料,实现了稻田鱼产量和质量的提升,降低了鱼类养殖的饵料系数。同时,该稻田节约化工厂养鱼系统实现了降低稻米、稻田鱼中重金属含量的效果。
[0004]然而,上述稻田节约化工厂养鱼系统虽然能使稻米和稻田鱼获得增产,并能降低稻米和稻田鱼中的重金属含量,但该养鱼系统存在一个较为头痛的问题,那就是利用循环水养鱼的周期较短,难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稻谷的生长周期只有110

140天左右,除去晒田来控制秧苗分蘖所花的时间,留给养鱼的时间一般只有90天左右,如此短的时间鱼类无法快速长大,而未长大的鱼类市售单价上不去,直接影响了养殖利润;而如果改为投放大规格的鱼种,鱼类虽然能够快速长大,但因为大量的鱼类集中上市,以此造成市场鱼类短时俱增,出现售价下滑,同样也会影响养殖利润。另一方面,是因为上述养鱼系统中对养鱼尾水排放主要由秧苗、稻田水体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生态净化,但在稻谷收获后农户紧接着便种植小麦、油菜或其它旱农作物,在此期间养鱼尾水将不得排入到农田内,也因为未经处理的养鱼尾水会污染天然水域而更不能排入到沟渠或河道中,而养殖过程中养鱼池内的水体未经及时排换或净化处理,其水体将在短时间内被污染使鱼类生病甚至死亡,以此逼迫以低价将养殖池(装置)中的鱼类在短时间内卖掉。
[0005]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对于养鱼尾水能够实现净化的装置,以期能够延长稻田节约化工厂养鱼系统的养殖周期,减少养鱼尾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在稻田养殖时的排放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养鱼尾水装置。通过本技术提供的养鱼尾水净化装置,很好解决了在先的稻田节约化工厂养鱼系统受稻谷种植周期短导致养鱼经济效益不高,在非稻谷种植周期养鱼尾水无法排放和处理的问题,同时
还能解决池塘或其它高密度养鱼换水污染天然水域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养鱼尾水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位于养鱼池内部,包括净化带主体、生物载体球、生物载体球挡止栏和挡止栏开闭罩;其中,所述净化带主体包括从养鱼池的池壁周边向内延伸出一定范围的净化带区域,所述净化带区域小于养鱼池的内部区域;所述净化带主体内填充多个生物载体球,所述生物载体球挡止栏位于净化带区域向池内延伸的边缘处,用于挡住生物载体球;所述挡止栏开闭罩固定在所述生物载体球挡止栏顶部的边缘处,其高度略高于生物载体球挡止栏,长度与生物载体球挡止栏的长度相同。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净化带主体构成的净化带区域的横截面直径为30—50厘米。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养鱼池内部区域的横截面直径为80—100厘米。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养鱼池的高度为100—180厘米。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养鱼池的面积以养鱼的实施面积、养殖产量和鱼类品种灵活选用,养鱼池材料包括砖混、玻璃钢或帆布,养鱼池形状包括方形、圆形或多边形。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生物载体球采用多角、多边和多孔结构,其密度比水轻,材料采用PE、PVC、PPR、聚丙烯或尼龙制作的耐腐蚀材料,生物载体球装入净化带主体内的容积比例为50—80%。
[0014]进一步的是,所述生物载体球挡止栏采用耐腐蚀的塑料或不锈钢制成的网笆结构。
[0015]进一步的是,所述生物载体球挡止栏的高度与养鱼池的池壁高度持平。
[0016]进一步的是,所述挡止栏开闭罩的材质为耐腐蚀的卷材、板材或布料,其长度与生物载体球挡止栏相同,高度高出生物载体球挡止栏5—10厘米。
[0017]进一步的是,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位于养鱼池内的双路曝气装置,所述双路曝气装置分为双路,一路安装于净化带主体内紧靠养鱼池的底部,另一路安装于净化带主体外,并紧靠生物载体球挡止栏附近养鱼池的底部,曝气材料采用纳米管或气泡石。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养鱼尾水净化装置,能够在稻谷种植收获后在稻田内继续进行鱼类的养殖,通过采用设置在养鱼池内周边的尾水净化装置,把养鱼水体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质进行硝化,实现水体的净化。该净化装置很好避免了旱季作物被养殖尾水的侵害,以及天然水域被养殖尾水的污染,同时保证稻谷收获后鱼类还可继续正常养殖,延长了鱼类的生长和销售周期,克服了鱼类集中上市致价格下滑的弊端,使养鱼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0019]而当处于稻谷种植周期时,将事先设置的装置进行调节便可继续养鱼。调节步骤为,将养鱼池内的挡止栏开闭罩和净化带区域内的曝气管道同时关闭,使其养殖水体得不到处理而直接排入到稻田内,与此同时,开启净化区域外的曝气管道。此步骤实现了延长养鱼时间和增加养殖效益的双重目的。
[0020]同时,本技术还能解决池塘或其它高密度养鱼换水污染天然水域的问题。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1)本技术很好解决了稻田鱼养殖周期短,以及养殖尾水无法排放的问题;保证了稻田养鱼的产量和合理供应周期,避免了环境污染;
[0023](2)本技术延长了鱼类的养殖周期,增加了稻田养殖鱼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养鱼尾水净化装置的平面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养鱼尾水净化装置的俯视图;
[0026]其中:养鱼池1,池壁1

1,净化带主体2,生物载体球3,生物载体球挡止栏4,挡止栏开闭罩5,双路曝气装置6。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解释和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养鱼尾水净化装置,该净化装置安装于水稻田内的养鱼池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鱼尾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位于养鱼池(1)内部,其包括净化带主体(2)、生物载体球(3)、生物载体球挡止栏(4)和挡止栏开闭罩(5);其中,所述净化带主体(2)包括从养鱼池(1)的池壁(1

1)周边向内延伸出一定范围的净化带区域,所述净化带区域小于养鱼池的内部区域;所述净化带主体(2)内填充多个生物载体球(3),所述生物载体球挡止栏(4)位于净化带区域向池内延伸的边缘处,用于挡住生物载体球;所述挡止栏开闭罩(5)固定在所述生物载体球挡止栏(4)顶部的边缘处,其高度高于生物载体球挡止栏(4),长度与生物载体球挡止栏(4)的长度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鱼尾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带主体(2)构成的净化带区域的横截面直径为30—50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养鱼尾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鱼池(1)内部区域的横截面直径为80—100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养鱼尾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鱼池(1)的高度为100—180厘米。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养鱼尾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鱼池(1)的面积以养鱼的实施面积、养殖产量和鱼类品种灵活选用,养鱼池(1)的材料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安友骆颖高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高安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