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30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所述抗菌混纺纱线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麻赛尔纤维、15~25%竹炭纤维、15~25%粘胶纤维和30~40%莫代尔纤维,将上述纤维通过半精纺工艺纺成纱线,其过程依次包括染色工艺、梳棉工艺、并条工艺、粗纱工艺、细沙工艺和络筒工艺,集各种纤维的优点于一体,使得纱线具有优秀的吸附性和抗菌性,同时还有足够的亲肤性和舒适性,因为采用的半精纺工艺,所以该工艺具有原料适应性较为广泛,流程较短,生产成本低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行业,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对服装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服装的抗菌、保健、手感、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由于内衣与人体肌肤密切接触,本身不断遭受污染,有来自人体、外界、大气环境中的尘埃、浮土以及食物污渍等;也有来自人体的汗液、脂肪、以及表皮落屑等分泌物。这些污渍使有害的细菌迅速繁殖,产生出不良化合物,挥发令人不快的气味,诱发各种皮肤病和传染病,并使服装的服用舒适性等变差。然而竹炭制品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首先,竹炭制品中的竹炭纤维抑菌性能良好;其次,竹炭纤维为具有超强的吸附性能,能够吸附人体排出的分泌物和有毒气体,达到防腐、防臭、吸附异味的功效。再加上竹炭纤维的吸湿快干使内衣与皮肤保持相对干爽的状态,能够抑制上述现象的发生。此外,竹炭纤维具有发射远红外线和负离子的功能,并且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钾、钙等矿物质。用竹炭纤维具制成的纺织品具有可洗可穿性,同时具有洗涤耐久性。可广泛应用于衬衫、T恤、内衣、运动休闲装。竹炭纤维的多功能特性引起了纺织界的关注。其特有的舒适、健康、环保、保健的功能性要求,而且产品的开发对有效利用我国丰富的竹林资源,开发独特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具有重大意义。虽然竹炭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和吸附性能,然而由于其手感性、亲肤性、抱合力和可纺性较差,因此需要与其它纤维进行混合纺纱,如何选用不同品种,不同比例的其他纤维与竹纤维进行混合,以及采用何种纺纱工艺才能纺制出各项性能都较佳的纱线,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抗菌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生产的纱线具有优秀的吸附性和抗菌性,而且触感上也有很好的亲肤性和舒适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设计一种抗菌混纺纱线,所述抗菌混纺纱线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麻赛尔纤维、15~25%竹炭纤维、15~25%粘胶纤维和30~40%莫代尔纤维,将上述纤维通过半精纺工艺纺成纱线。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设计一种抗菌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所述纺纱工艺为半精纺工艺,该半精纺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染色工艺,将分别染色后混匀;梳棉工艺,在梳棉工艺中采用柔和梳理、顺利转移、轻定量、低速度、中隔距、高锡刺比、降低道夫速度的工艺原则;并条工艺,并条工序采用三道混并,将牵伸倍数设置为偏大的数值,并适当降低车速;粗纱工艺,在粗纱工艺中适当增大纱线的捻度,降低纺纱的车速,适当增大罗拉钳
口隔距;细纱工艺,在细纱工艺中将纺纱机内的前胶辊位置适当前移,减少纺纱三角区面积,在胶辊表面喷洒抗静电剂,将罗拉后区隔距增大;络筒工艺,在络筒工艺中控制捻接参数。
[0006]进一步地,在所述梳棉工艺中,选用锡林针布型号为AC2025*1660,道夫针布型号为AD4030*1890,刺辊针布型号为AT5615*05611,盖板针布型号为MCZ

30型。
[0007]进一步地,在所述梳棉工艺中,所述的轻定量是指生条的定量为13

15g/5m。
[0008]进一步地,在所述梳棉工艺中,所述的低速度是降低纺纱机中锡林辊与刺辊的线速度,所述的高锡刺比是将锡林辊与刺辊的线速度比值控制在2.2~2.5之间。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梳棉工艺中,所述槽底中隔距是将纺纱机中锡林辊与刺辊之间的隔距控制在0.13

0.15mm之间,将纺纱机中锡林辊与盖板之间的隔距控制在0.2

0.22mm之间,将纺纱机中锡林辊与道夫辊之间的隔距控制在 0.12

0.14mm之间。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并条工艺中,将所述的牵伸倍数设置为8~10,所述的车速为180~200m/min。
[0011]进一步地,在所述粗纱工艺中,将所述纱线的捻度控制在85~90之间,将所述车速设定为180~200m/min,将所述罗拉钳口隔距设定为20mm
×ꢀ
30mm。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细纱工艺中,将所述的罗拉后区隔距设置为18mm
×
30mm。
[0013]进一步地,在所述络筒工艺中,络筒采用SMARO自动络筒机,并配备乌斯特QUANTUM3型电子清纱器。
[0014]进一步地,在所述络筒工艺中,将络筒速度控制在900

1000m/min。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麻赛尔纤维、竹炭纤维、粘胶纤维和莫代尔纤维制成混纺纱线,不仅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和抗菌性,而且有足够的亲肤性、舒适性和柔软手感,同时因为采用半精纺工艺,对原料适应性较为广泛,流程较短,生产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实施例1原料:麻赛尔纤维重量比例为25%,竹炭纤维重量比例为20%,粘胶纤维重量比例为20%,莫代尔纤维重量比例为35%。
[0019]纱线号数:14.5
×
2tex;工艺流程:染色工艺、梳棉工艺、并条工艺、粗砂工艺、细纱工艺、络筒工艺。
[0020]步骤一、染色工艺将麻赛尔纤维、竹炭纤维、粘胶纤维和莫代尔纤维按所述比例分别染色后混匀;步骤二、梳棉工艺梳棉工艺参数为在纺纱机中设置锡林辊到盖板5点隔距0.2 mm、0.21 mm、0.21 mm、0.21 mm、0.2mm,锡林辊与道夫辊之间的隔距0.12mm,锡林辊与刺辊之间的隔距0.13mm,锡林辊与刺辊的线速度比值2.3,生条定量15g/5m。
[0021]梳棉针布型号选用要合理,既要保证纤维有足够的梳理度,同时还要保证针布转移释放性能良好,针布采用小工作角、低矮纺化纤针布,以减少纤维沉积,选用锡林针布型号为AC2025*1660,道夫针布型号为AD4030*1890,刺辊针布型号为AT5615*05611,盖板针布型号为MCZ

30型。
[0022]步骤三、并条工艺采用三道混并,牵伸倍数设置为8~10,所述的车速为180~200m/min。
[0023]步骤四、粗纱工艺粗纱工艺参数为:总牵伸倍数为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工艺为半精纺工艺,该半精纺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染色工艺,将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麻赛尔纤维、15~25%竹炭纤维、15~25%粘胶纤维和30~40%莫代尔纤维分别染色后混匀;梳棉工艺,在梳棉工艺中采用柔和梳理、顺利转移、轻定量、低 速度、中隔距、高锡刺比、降低道夫速度的工艺原则;并条工艺,并条工序采用三道混并,将牵伸倍数设置为偏大的数 值,并适当降低车速;粗纱工艺,在粗纱工艺中适当增大纱线的捻度,降低纺纱的车速, 适当增大罗拉钳口隔距;细纱工艺,在细纱工艺中将纺纱机内的前胶辊位置适当前移,减少纺纱三角区面积,在胶辊表面喷洒抗静电剂,将罗拉后区隔距增大;络筒工艺,在络筒工艺中控制捻接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梳棉工艺中,选用锡林针布型号为AC2025*1660,道夫针布型号为AD4030*1890,刺辊针布型号为AT5615*05611,盖板针布型号为MCZ

30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梳棉工艺中,所述的轻定量是指生条的定量为13

15g/5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梳棉工艺中,所述的低速度是降低纺纱机中锡林辊与刺辊的线速度,所述的高锡刺比是将锡林辊与刺辊的线速度比值控制在2.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恩强谭学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恒丰同利巾被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