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编队的空间电磁坐标系的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编队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编队的空间电磁坐标系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编队技术利用星间电磁力控制卫星的相对位置运动,具有无推进剂消耗的优点。然而电磁模型存在强非线性和耦合性,为编队的能力分析与磁矩求解优化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0003]电磁编队系统的动力学具有强非线性特点,为了便于电磁编队系统的建模,一般会在系统中引入电磁坐标系作为辅助坐标系。电磁坐标系可由轨道坐标系通过多次旋转得到,旋转角度由双星的相对位置所确定,因此在某些特定的位置,欧拉角会存在奇异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奇异值进行处理。另外电磁编队线圈产生的磁矩有最大值限制,决定了编队间所提供的最大电磁力受到约束,有必要开展电磁编队能力包络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磁矩优化的问题,主要采用数值寻优的方法或添加较强的约束,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采用数值寻优的方法对初值要求较高,初值设置不合理会导致卫星的磁矩量级差别过大,不利于能源均衡分配,且解的连续性也没有得到严格的保证;较强的约束限制了多目标的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磁编队的空间电磁坐标系的构建方法,本专利技术可简单有效地处理坐标系转换引起的奇异问题,且可将远场电磁力模型在所建的电磁坐标系中简化为二维模型,有效降低电磁模型的非线性和耦合性,有利于分析编队的能力和磁矩的优化求解。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电磁编队的空间电磁坐标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双星电磁编队系统的质心为坐标原点建立轨道坐标系,并根据双星电磁编队的动力学模型,确定电磁编队卫星所需的电磁力;S2根据星间电磁力矢量与双星连线的方向矢量确定电磁坐标系;S3针对电磁线圈总能量消耗优化的目标,采用解析法给出约束条件,使得远场电磁力模型在所建的电磁坐标系中简化为二维模型,分析电磁力在两种坐标系之中的转换关系;S4根据简化的电磁模型分析编队的能力和磁矩的优化求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编队的空间电磁坐标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电磁坐标系O
CM
x
EM
y
EM
z
EM
由星间电磁力矢量F与双星连线的方向矢量确定,其中O
CM
为电磁编队的系统质心,O
CM
x
EM
沿着从卫星A指向卫星B的方向,O
CM
y
EM
与O
CM
x
EM
垂直,位于星间电磁力F与O
CM
x
EM
所形成的平面上,且F分解在O
CM
y
EM
方向上的分量为正,O
CM
z
EM
由右手定则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编队的空间电磁坐标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针对电磁线圈总能量消耗优化的目标,设置约束条件为双星的磁矩均在电磁坐标系的x
EM
O
CM
y
EM
平面上,此时双星磁矩、远场电磁力模型均在x
EM
O
CM
y
EM
平面上,均可简化为二维模型,模型表示为:μ
A
=μ
A
[cosα sinα]
T
,μ
B
=μ
B
[cosβ sinβ]
T
;其中,μ
技术研发人员:宋莹莹,周庆瑞,王晓初,刁靖东,邵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