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均压环式限流电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03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均压环式限流电阻,包括输入部、输出部、设置在上下两层均压环之间的限流电阻、在限流电阻和均压环之间的空间填充绝缘导热材料,上下均压环之间使用跨接线电连接为一个整体等部分,在实际应用中,使一个元器件同时具有传统均压环和限流电阻两个功能,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紧凑、重心稳定、安装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均压环式限流电阻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试验设备改进
,尤其涉及一种双均压环式限流电阻。

技术介绍

[0002]工程上经常进行的交、直流耐压试验,需要将高电压施加到被试验设备上。为了防止试品意外击穿、短路放电产生的冲击电流损坏试验设备本身,在试验高压的输出端,通常需要串联一个较大的电阻(100MΩ以上级别),以限制短路发生时的电流峰值。电压等级越高的场合,这个限流电阻的几何尺寸越大,如300KV直流高压发生器配套的限流电阻长度达到100厘米。
[0003]总的限流电阻,由多达几十个限流电阻串联组成。
[0004]大尺寸的直管形限流电阻,只能不对称地安装在高压试验设备的顶端,使外形本来就“又高又瘦”的试验设备的稳定性变得很差。加上有些现场地面起伏,试验接线或受风力吹扰摇摇晃晃,使试验过程险象环生。
[0005]基于上述情况,急需一种结构紧凑,安装对称,重心稳定的限流电阻。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均压环式限流电阻,解决了现有技术传统直管形限流电阻长度方向上尺寸过长,在室外空间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容易发生折断以及侧翻的问题。
[000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双均压环式限流电阻,其包括输入部、输出部、布置在上下两层的第一均压环和第二均压环内的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
[0008]输入部电连接于直流高压发生器,输出部电连接于负载(即被试品),第一均压环和第二均压环沿输入部到输出部方向顺次设置在输入部与输出部之间,且第一均压环和第二均压环分别与输入部和输出部固定连接,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分别布置在上下两层第一均压环和第二均压环内,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通过跨接线电气连接为一个整体,第一均压环和第二均压环分别与连接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之间的跨接线作等电位连接。
[0009]实际应用中,使一个元器件同时具有传统均压环和限流电阻两个功能,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进,故而使限流电阻的结构紧凑、重心稳定、安装方便。
[00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一均压环之间、第二限流电阻和第二均压环之间的空间填充绝缘导热的填充物。
[001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均压环和第二均压环形状、大小以及结构完全相同。
[001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中的电流流通方向相反。
[001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部设置为连接螺母,连接螺母旋合固定在直流高压发生器的输出螺杆且与输出螺杆电连接,输出部设置为连接螺杆,且连接螺杆与负载电连
接。
[001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均压环一端面与连接螺母固定连接,第一均压环的另一端面与第二均压环的一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均压环的另一端面与连接螺杆固定连接。
[001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螺母位于第一均压环结构的几何中心处,且连接螺杆位于第二均压环结构的几何中心处。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能大大缩小限流电阻的外形几何尺寸,相同的限流电阻阻值情况下,与现有的直管形限流电阻相比,其长度可缩短为原来的20%

10%。
[0018]2)双层均压环结构紧凑,安装对称,重心稳定。
[0019]3)与直流高压发生器等设备配套使用时,能有效防止设备侧翻事故。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直管形限流电阻的结构;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双均压环式限流电阻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双均压环式限流电阻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由第一均压环方向);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双均压环式限流电阻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由第二均压环方向);
[0024]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的电性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包括:100、输出部;110、连接螺杆;200、输入部;210、连接螺母;300、第一均压环;310、第一限流电阻;400、第二均压环;410、第二限流电阻;500、跨接线;600、中空管;700、串联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9]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均压环式限流电阻,解决了现有技术传统直管形限流电阻长度方向上尺寸过长,在室外空间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容易发生折断以及侧翻的问题。
[0032]传统直管形限流电阻由多达几十个限流电阻串联组成,如图1所示,其包括中空管600和依次阵列安装连接在中空管600内的串联电阻700,中空管600为金属管,大尺寸的直管形限流电阻,只能不对称地安装在高压试验设备的顶端,使外形本来就“又高又瘦”的试验设备的稳定性变得很差。加上有些现场地面起伏,试验接线或受风力吹扰摇摇晃晃,使试验过程险象环生。
[0033]而在现有技术中,在高压试验设备的带电输出端,有一类常见结构,称为均压环,一般使用表面光滑的金属材料,制成空心圆球、圆环形状,以增加带电体的等效曲率半径,达到降低表面电场强度、抑制局部电晕放电的发生。
[003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创造性地将均压环结构引入到限流电阻的结构中,能大大缩小限流电阻的外形几何尺寸,双层均压环结构紧凑,安装对称,重心稳定,与直流高压发生器等设备配套使用时,能有效防止设备侧翻事故。
[003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

5所示,一种双均压环式限流电阻,其包括输入部200、输出部100、布置在上下两层的第一均压环300和第二均压环4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均压环式限流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部,所述输入部电连接于直流高压发生器;输出部,所述输出部电连接于负载;第一均压环和第二均压环,所述第一均压环和第二均压环沿所述输入部到所述输出部方向顺次设置在所述输入部与输出部之间,且所述第一均压环和第二均压环分别与所述输入部和输出部固定连接;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所述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分别布置在上下两层所述第一均压环和第二均压环内;跨接线,所述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通过所述跨接线电气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一均压环和第二均压环分别与连接所述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之间的所述跨接线作等电位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均压环式限流电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一均压环之间、第二限流电阻和第二均压环之间的空间填充绝缘导热的填充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均压环式限流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少敏魏明李波王巍郑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武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