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信号的侵限检测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685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信号的侵限检测方法和装置,涉及铁路侵限检测数据处理领域,包括轨道,所述轨道两侧皆设置有感应界限,且轨道一侧位于感应界限外安装有无人机停靠站,所述无人机停靠站内设置有扫描无人机,且无人机停靠站外表面安装有天气探测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铁路边安装无人机停靠站,只需先人工巡检一次清除侵限物后,扫描无人机将此时地形记录为模板,即可在以后通过扫描无人机扫描实时地形与模板比对,即可通过地形的改变幅度检测有无侵限物,更加方便,且可防止光线干扰巡检结果,检测效果好。检测效果好。检测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源信号的侵限检测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侵限检测数据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多源信号的侵限检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作为重要的运输方式,通常具有需要经历较多的地理环境,所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特别是一些环境恶劣的地区,侵入轨道交通线路限界内的异物主要有:倒塌的大树,大风在轨道上形成的沙上道,泥石流堆积在轨道上,山上滚下来的石头等,均可能影响轨道交通,导致事故的发生。
[0003]当前对铁路巡检一般是通过人工定时巡查的方式来检查铁路周边是否存在侵限物,或人工通过朝向铁路及周边的摄像头对进行铁路的巡查。
[0004]通过人工巡检,效率低,且消耗了大量人工资源,但人工肉眼通过摄像头对铁路及周边是否存在侵限物进行辨别,侵限物在光线的作用下肉眼可能难以看清,检查效果差,且人工资源消耗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源信号的侵限检测方法和装置,以解决当前对铁路巡检的检测效果差,且人工资源消耗大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源信号的侵限检测装置,包括轨道,所述轨道两侧皆设置有感应界限,且轨道一侧位于感应界限外安装有无人机停靠站,所述无人机停靠站内设置有扫描无人机,且无人机停靠站外表面安装有天气探测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感应界限,圈定侵限范围,天气探测器检测外界天气是否适合扫描无人机工作,扫描无人机扫描实时地形,在无人机停靠站内充电与上传数据。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天气探测器包括雨水检测器与风力风向检测器,所述雨水检测器与风力风向检测器均安装在无人机停靠站的顶面。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检测器可检测下雨量,配合风力风向检测器检测风力风向判断天气是否适合扫描无人机工作。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人机停靠站内安装有处理器,所述扫描无人机内部安装有陀螺仪,且扫描无人机底面安装有声波地形扫描雷达。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器可处理地形信号,对地形信号进行对比,陀螺仪可防止扫描无人机的工作时晃动幅度过大,导致误判,声波地形扫描雷达可通过超声波扫描地形。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号的侵限检测方法,包括:设置无人机地形扫描设备,所述无人机地形扫描设备包括无人机停靠站、扫描无人机、天气探测器以及处理器;将装置安装,再进行调试;
先通过人工沿铁路沿线检查一次,对侵限物进行清理,确认无侵限物后,扫描无人机启动,沿铁路沿线飞行,同时通过声波地形扫描雷达对铁路沿线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扫描无人机返回无人机停靠站;无人机停靠站的接口即可伸出与扫描无人机插接,在为无人机充电的同时将扫描数据传递到处理器内,处理器即可将此次扫描结果视为模板;通过天气探测器检测外部天气是否适合无人机工作;若适合无人机工作,扫描无人机启动,沿铁路沿线飞行,进行地形扫描,扫描结束后返回无人机停靠站,上传数据并充电;处理器将再次接受的信号与模板对比,检测到再次接受信号界限内的地形图与模板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时,判定为存在侵限的异物,将此处的图片与位置信息传递到网络服务器上。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天气探测器包括雨水检测器与风力风向检测器;雨水检测器检测是否在下雨,再通过风力风向检测器检测外界风力是否符合扫描无人机飞行;若符合扫描无人机工作,无人机停靠站打开,扫描无人机起飞进行扫描工作;风力风向检测器实时向扫描无人机发射风力强度与风向信号,防止扫描无人机偏离航线。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扫描无人机,还包括:陀螺仪,所述陀螺仪保证扫描无人机在飞行时的平稳。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形扫描雷达包括:声波发射器,用于发射超声波扫描地形;声波接收器,用于接收反射的声波信号;信号处理器,用于将接收的声波信号转换为图形。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人机停靠站内还有与列车时刻表连接的控制器,用于接收列车的发车信息,保证扫描无人机在列车发车前前完成检测,并预留清理侵限物的时间。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轨道两边的感应界限,用于扫描无人机判断界限范围。
[001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铁路边安装无人机停靠站,只需先人工巡检一次清除侵限物后,扫描无人机将此时地形记录为模板,即可在以后通过扫描无人机扫描实时地形与模板比对,即可通过地形的改变幅度检测有无侵限物,更加方便,且可防止光线干扰巡检结果,检测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工作前准备工作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停靠站的剖视图。
[0020]图中:1、轨道;2、无人机停靠站;3、扫描无人机;4、天气探测器;401、雨水检测器;
402、风力风向检测器;5、处理器;6、感应界限。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3]一种基于多源信号的侵限检测装置,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轨道1,轨道1两侧皆设置有感应界限6,圈定侵限范围,且轨道1一侧位于感应界限6外安装有无人机停靠站2,无人机停靠站2内设置有扫描无人机3,扫描无人机3可扫描实时地形,在无人机停靠站2内充电与上传数据,且无人机停靠站2外表面安装有天气探测器4,可检测外界天气是否适合扫描无人机3工作。
[0024]请参阅图3,天气探测器4包括雨水检测器401与风力风向检测器402,雨水检测器401与风力风向检测器402均安装在无人机停靠站2的顶面,通过雨水检测器401检测下雨量,配合风力风向检测器402检测风力风向判断天气是否适合扫描无人机3工作。
[0025]请参阅图3和图4,无人机停靠站2内安装有处理器5,可处理地形信号,并将实时地形信号与模板进行对比,扫描无人机3内部安装有陀螺仪,防止扫描无人机3的工作时晃动幅度过大,导致误判,且扫描无人机3底面安装有声波地形扫描雷达,通过超声波扫描地形。
[0026]一种基于多源信号的侵限检测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将装置安装,再进行调试;先通过人工沿铁路沿线检查一次,对侵限物进行清理,确认无侵限物后,扫描无人机3启动,沿铁路沿线飞行,同时通过声波地形扫描雷达对铁路沿线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扫描无人机3返回无人机停靠站2;无人机停靠站2的接口即可伸出与扫描无人机3插接,在为无人机充电的同时将扫描数据传递到处理器内,处理器即可将此次扫描结果视为模板;通过天气探测器4检测外部天气是否适合无人机工作;若适合无人机工作,扫描无人机3启动,沿铁路沿线飞行,进行地形扫描,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源信号的侵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所述轨道(1)两侧皆设置有感应界限(6),且轨道(1)一侧位于感应界限(6)外安装有无人机停靠站(2),所述无人机停靠站(2)内设置有扫描无人机(3),且无人机停靠站(2)外表面安装有天气探测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信号的侵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气探测器(4)包括雨水检测器(401)与风力风向检测器(402),所述雨水检测器(401)与风力风向检测器(402)均安装在无人机停靠站(2)的顶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信号的侵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停靠站(2)内安装有处理器(5),所述扫描无人机(3)内部安装有陀螺仪,且扫描无人机(3)底面安装有声波地形扫描雷达。4.一种基于多源信号的侵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无人机地形扫描设备,所述无人机地形扫描设备包括无人机停靠站(2)、扫描无人机(3)、天气探测器(4)以及处理器;将装置安装,再进行调试;先通过人工沿铁路沿线检查一次,对侵限物进行清理,确认无侵限物后,扫描无人机(3)启动,沿铁路沿线飞行,同时通过声波地形扫描雷达对铁路沿线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扫描无人机(3)返回无人机停靠站(2);无人机停靠站(2)的接口即可伸出与扫描无人机(3)插接,在为无人机充电的同时将扫描数据传递到处理器内,处理器即可将此次扫描结果视为模板;通过天气探测器(4)检测外部天气是否适合无人机工作;若适合无人机工作,扫描无人机(3)启动,沿铁路沿线飞行,进行地形扫描,扫描结束后返回无人机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越陈佳刘晓溪支雪峰雷振坤郭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纪翎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