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纤槽内防松散式尾纤自动排线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428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纤槽内防松散式尾纤自动排线一体机,包括安装于机体上并沿机体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转向机构、放卷机构、主动行进机构及尾限位从动机构,多卷尾纤卷并排安装在放卷机构上,且尾纤卷所放卷的尾纤依次通过主动行进机构和尾限位从动机构的下端而布设于尾纤槽内,于所述机体上且位于转向机构和放卷机构之间安装有防松散机构,所述防松散机构弹性抵接于各尾纤卷的外周面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尾纤的布线效率,无需操作人员高空作业,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多根尾纤的同步布设的技术领域。纤的同步布设的技术领域。纤的同步布设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纤槽内防松散式尾纤自动排线一体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尾纤布设的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尾纤槽内防松散式尾纤自动排线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尾纤的布置中,为了确保尾纤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并且使得布设后整体美观不杂乱等,大都采用将尾纤布设在尾纤槽内来实现。在尾纤的布设的过程中,一般是人工将尾纤逐一地设置在尾纤槽内,多根尾纤最终的布置效果是,这些尾纤并排设置,这样主要是便于后续的维修等作业。由此可知,现有的尾纤布置方式机动性较弱,操作过程中大多数为较高位置作业,操作人员会面临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全程人工操作,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尾纤槽内防松散式尾纤自动排线一体机,用以提高尾纤的布线效率,无需操作人员高空作业,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尾纤槽内防松散式尾纤自动排线一体机,包括安装于机体上并沿机体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转向机构、放卷机构、主动行进机构及尾限位从动机构,多卷尾纤卷并排安装在放卷机构上,且尾纤卷所放卷的尾纤依次通过主动行进机构和尾限位从动机构的下端而布设于尾纤槽内,于所述机体上且位于转向机构和放卷机构之间安装有防松散机构,所述防松散机构弹性抵接于各尾纤卷的外周面的一侧。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行进机构包括安装于双轴电机的两个转轴上的行进轮,各所述行进轮行走于尾纤槽的内底面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包括装配式轮盘,于所述装配式轮盘外可拆卸连接有行走外圈,于行走外圈外周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地构造有行进齿。
[0008]进一步的,于所述装配式轮盘外周面上沿其周向间隔构造有装配卡口,所述装配卡口为倒梯形结构,所述行走外圈的内周壁上且与各装配卡口相对应处构造有装配块,所述装配块与相对应的装配卡口相适配,于装配式轮盘的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安装于装配式轮盘上,且于固定盘上沿其周向均匀地设置有多个连接条,各所述连接条沿固定盘的径向向外延伸,且连接条通过多根螺栓分别与装配式轮盘和行走外圈的装配块连接;并排设置的尾纤卷位于两装配式轮盘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放卷机构包括用于并排放置多个尾纤卷的放卷横杆,于所述放卷横杆的各端端部通过连接套连接有转接杆,于所述转接杆远离连接套的一端构造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具有第一弹簧,于所述弹性杆上装配有可游动的滚轮,所述滚轮滚动于尾纤槽相对应侧的上沿上,于所述放卷横杆的两端处分别活动装配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装配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放卷横杆的外周面和限位盘的外侧面固定,各尾纤卷位于两限位盘之间,且两限位盘位于两行进轮之间,且行进轮的内
侧壁与相对应的限位盘侧壁向接触。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与机体连接的装配座B,于所述装配座B上并排转动安装有两个转向轮,两所述转向轮与安装于装配座B上的转向组件传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转向组件包括横向安装于装配座B上的第四电缸,于所述第四电缸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块;于各所述转向轮与装配座B转动连接的轴杆上装配有变向齿轮,一齿条分别与两变向齿轮相互啮合,且所述齿条通过连杆与连接块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防松散机构包括横向安装于机体上的安装杆,于所述安装杆上沿其轴向间隔安装有多个弧形扣板,于所述弧形扣板的的两侧分别构造有限位沿,所述弧形扣板与相对应的尾纤卷的外周面接触,且该尾纤卷位于两限位沿;于所述弧形扣板的上端外侧构造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与安装杆转动连接,于安装杆上且位于各弧形扣板处分别套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相对应的连接耳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尾限位从动机构包括横向安装于机体的装配座A上的第一伸缩杆,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上安装有两个限位轮,两所述限位轮分别支撑于尾纤槽内壁下端的两侧弯折处。
[001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轮包括转动安装于第一座体上的第一轮体,于第一座体上构造有第一杆体,第一杆体内套装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伸出第一杆体的一端构造有球状体,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上开设有碗形槽,所述球状体装配于碗形槽内并经定位螺钉锁紧。
[0015]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专利技术行走在尾纤槽内并对多根尾纤进行同步布设,使得这些尾纤呈并排的形态布置在尾纤槽内,随着尾纤的布置;并且通过尾限位从动机构,避免了出现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在尾纤槽内行进的过程中发生偏斜的现象;本专利技术通过防松散机构避免尾纤卷之间相互贴合而相互干扰,造成放卷效果下降的问题,并防止尾纤卷之间间距过远,而使得尾纤的布设达不到预期的间距要求;综上可知,本专利技术可以自动进行尾纤的布设,提高了尾纤的布线效率,无需操作人员高空作业,确保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7]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设置于尾纤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的结构侧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动行进机构和电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行进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放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转向机构与防松散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防松散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尾限位从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尾限位从动机构的结构主视图;
[0028]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尾限位从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标注部件:100

主动行进机构,101

双轴电机,102

行进轮,1021

装配式轮盘,1022

行走外圈,1023

装配块,1024

行进齿,1025

固定盘,1026

连接条,103

第一承接臂,104

第二承接臂,105

第三承接臂,200

放卷机构,201

放卷横杆,202

转接杆,203

连接套,204

第二弹簧,205

限位盘,206

弹性杆,207

第一弹簧,208

滚轮,300

电源,400

防松散机构,40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纤槽内防松散式尾纤自动排线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机体上并沿机体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转向机构、放卷机构、主动行进机构及尾限位从动机构,多卷尾纤卷并排安装在放卷机构上,且尾纤卷所放卷的尾纤依次通过主动行进机构和尾限位从动机构的下端而布设于尾纤槽内,于所述机体上且位于转向机构和放卷机构之间安装有防松散机构,所述防松散机构弹性抵接于各尾纤卷的外周面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纤槽内防松散式尾纤自动排线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行进机构包括安装于双轴电机的两个转轴上的行进轮,各所述行进轮行走于尾纤槽的内底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尾纤槽内防松散式尾纤自动排线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包括装配式轮盘,于所述装配式轮盘外可拆卸连接有行走外圈,于行走外圈外周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地构造有行进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尾纤槽内防松散式尾纤自动排线一体机,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装配式轮盘外周面上沿其周向间隔构造有装配卡口,所述装配卡口为倒梯形结构,所述行走外圈的内周壁上且与各装配卡口相对应处构造有装配块,所述装配块与相对应的装配卡口相适配,于装配式轮盘的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安装于装配式轮盘上,且于固定盘上沿其周向均匀地设置有多个连接条,各所述连接条沿固定盘的径向向外延伸,且连接条通过多根螺栓分别与装配式轮盘和行走外圈的装配块连接;并排设置的尾纤卷位于两装配式轮盘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尾纤槽内防松散式尾纤自动排线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机构包括用于并排放置多个尾纤卷的放卷横杆,于所述放卷横杆的各端端部通过连接套连接有转接杆,于所述转接杆远离连接套的一端构造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具有第一弹簧,于所述弹性杆上装配有可游动的滚轮,所述滚轮滚动于尾纤槽相对应侧的上沿上,于所述放卷横杆的两端处分别活动装配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装配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辉杨全新张继新刘永兴赵永茂张蛟刘双柱程从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