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限位组件、电池和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257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耳限位组件、电池和电池包,该极耳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和沿出极耳方向设置在所述限位件远离极耳的一侧的固定件;其中,所述限位件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的至少一端通过轴扣合连接,绕轴旋转后使得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配合连接,以将极耳折弯部限定在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固定件之间。相比于目前扣合型的限位组件将极耳折弯部限定其中后通过直接扣合的方式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限位组件可拆卸性强,制程工序简单,可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耳限位组件、电池和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极耳限位组件、电池和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设备选择以锂电池作为电源,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等,这为锂电池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中,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所使用的锂电池一般称之为动力电池。
[0003]在目前的动力电池结构中,会在极耳与盖板之间设置一限位组件,以将极耳折弯角限制其中,同时起到一个防护作用。现常规的限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件,将极耳折弯角限制其中后,通过直接扣合的方式将两者进行固定。而此种结构的限位组件存在拆卸复杂不便于实现自动化的缺点,特别是对于长电芯结构而言,其零部件较多,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且制造环节缺陷增多,致使电池安全性能降低。
[000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极耳限位组件,以解决目前扣合型限位组件存在拆卸复杂、不便于实现自动化,导致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件;固定件,沿出极耳方向设置在所述限位件远离极耳的一侧;其中,所述限位件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的至少一端通过轴扣合连接,绕轴旋转后使得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配合连接,以将极耳折弯部限定在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固定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至少一端设置有旋转轴,所述固定件至少一端设置有轴孔,所述限位件一端的旋转轴装配于所述固定件一端的轴孔,绕旋转轴旋转后使得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配合连接,以将极耳折弯部限定在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固定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所述限位件的端部,所述轴孔设置有供所述旋转轴嵌入的第一缺口以及供所述连接杆转动的第二缺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的端部还设置有旋转轴扣,所述轴孔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轴扣配合的扣合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扣沿出极耳方向设置有凹口,以将所述旋转轴扣分成第一旋转轴扣和第二旋转轴扣。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极耳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二限位件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固定件设置有两个轴孔,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装配,所述第一限位件绕第一旋转轴旋转后与固定件的另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绕第二旋转轴旋转后与固定件的另一端配合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耳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轴孔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同一端,或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军陈圣立於洪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