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编织袋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624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编织袋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塑料编织袋回收装置,包括承载机构、排废机构、推料机构,所述承载机构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排废机构,所述承载机构的外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推料机构,还包括对于堆叠的编织袋进行切条的切条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该塑料编织袋回收装置,通过弧形轨道与稳定转轴的设置,使得切刀件的转动能够保持稳定,防止切条时偏移较多;进一步的,能够利用切刀件与容载面板的设置,使得在进行切条时能够且断彻底避免黏连;利用限制弹簧及其上部的斜面块的设置,可使得切刀件转动时,能够避免转角过大并且回程时能够提供瞬时弹力避免转起不畅。时能够提供瞬时弹力避免转起不畅。时能够提供瞬时弹力避免转起不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编织袋回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编织袋回收
,具体是涉及塑料编织袋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料编织袋是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编制、制袋而成。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塑料的一种,包装用,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编织袋使用过后就成了废旧编织袋。这些废旧编织袋在自然环境里,既不腐烂,也不转化降解,给回收运输造成了困难。在对编织袋进行回收时,将其码垛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分割切条,但是传统的回收装置对其进行切条时切刀会黏连在编织袋条内,并且切断不彻底。
[0003]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该塑料编织袋回收装置,通过弧形轨道与稳定转轴的设置,使得切刀件的转动能够保持稳定,防止切条时偏移较多;进一步的,能够利用切刀件与容载面板的设置,使得在进行切条时能够且断彻底避免黏连;利用限制弹簧及其上部的斜面块的设置,可使得切刀件转动时,能够避免转角过大并且回程时能够提供瞬时弹力避免转起不畅;并且在负压风机与电动自吸管的作用下能够将废渣及时排出,减小了切条时废渣飞溅情况的发生;最后能够在接触推板与伸缩挡板的作用下能够避免,在推动时编织袋条散落情况的发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塑料编织袋回收装置,包括承载机构、排废机构、推料机构,所述承载机构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排废机构,所述承载机构的外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推料机构,还包括对于堆叠的编织袋进行切条的切条机构,所述切条机构包括承载臂板、容载面板、弧形立板、弧形轨道、连接轴、切条气缸、稳定转轴、切刀件、限位弹簧,所述承载臂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承载机构的上表面,所述承载臂板的前端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容载面板,所述弧形立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承载臂板的上表面两侧,所述弧形立板的弧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弧形轨道,所述弧形立板之间近顶端位置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上两侧转动连接有所述切条气缸,所述切条气缸的伸缩端转动连接有所述切刀件,所述切刀件的中线位置通过轴承连接有所述稳定转轴,所述稳定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弧形轨道内部,所述承载臂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限位弹簧。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分体垫板、承载立板、支撑架,所述分体垫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三处所述承载立板,所述分体垫板上表面后部所述承载立板之间通过所述支撑架连接。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废机构包括负压风机、锥形罩、封堵门、电动自吸管,所述负压风机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分体垫板的上表面前部,所述负压风机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所述锥形罩,所述封堵门密封连接在所述分体垫板上表面前部所述承载立板的一侧,所述封堵门的近低端通过法兰连接有所述电动自吸管。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横置滑轨、电动滚轮、三角支架、接触推板、伸缩挡板,所述横置滑轨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分体垫板的上表面前边线所述承载立板的前表面上,所述电动滚轮滚动连接在所述横置滑轨的内部,所述电动滚轮的前表面上通过轴承连接有所述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接触推板,所述接触推板的前表面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伸缩挡板,所述伸缩挡板的一侧与所述横置滑轨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承载臂板与所述分体垫板之间做加固处理,所述分体垫板的承载机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承载立板厚于其余两处所述承载立板。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容载面板上与所述切刀件的对应位置开设有切刀槽,所述稳定转轴的两端安装有挡片,所述限位弹簧的上端面为斜面,所述容载面板的上表面后部埋设有与所述接触推板对应的滑轨。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负压风机下表面所述分体垫板上开设有横向流动槽,所述电动自吸管设置有三个。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三角支架与所述接触推板的衔接位置安装有加固条,所述横置滑轨设置有三处。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切刀件的后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承载臂板的上表面后边线,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弧形立板通过轴承连接。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伸缩挡板的前表面安装有活性炭棉,所述电动滚轮的圆周面上包裹有胶套。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塑料编织袋回收装置,通过弧形轨道与稳定转轴的设置,使得切刀件的转动能够保持稳定,防止切条时偏移较多;进一步的,能够利用切刀件与容载面板的设置,使得在进行切条时能够且断彻底避免黏连;利用限制弹簧及其上部的斜面块的设置,可使得切刀件转动时,能够避免转角过大并且回程时能够提供瞬时弹力避免转起不畅;并且在负压风机与电动自吸管的作用下能够将废渣及时排出,减小了切条时废渣飞溅情况的发生;最后能够在接触推板与伸缩挡板的作用下能够避免,在推动时编织袋条散落情况的发生。
[0016]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塑料编织袋回收装置的轴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塑料编织袋回收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述塑料编织袋回收装置的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塑料编织袋回收装置的后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塑料编织袋回收装置切条机构的轴测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承载机构;101、分体垫板;102、承载立板;103、支撑架;2、切条机构;201、承载臂板;202、容载面板;203、弧形立板;204、弧形轨道;205、连接轴;206、切条气缸;207、稳定转轴;208、切刀件;209、限位弹簧;3、排废机构;301、负压风机;302、锥形罩;303、封堵门;304、电动自吸管;4、推料机构;401、横置滑轨;402、电动滚轮;403、三角支架;404、接触推板;405、伸缩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塑料编织袋回收装置,包括承载机构(1)、排废机构(3)、推料机构(4),所述承载机构(1)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排废机构(3),所述承载机构(1)的外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推料机构(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于堆叠的编织袋进行切条的切条机构(2),所述切条机构(2)包括承载臂板(201)、容载面板(202)、弧形立板(203)、弧形轨道(204)、连接轴(205)、切条气缸(206)、稳定转轴(207)、切刀件(208)、限位弹簧(209),所述承载臂板(201)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承载机构(1)的上表面,所述承载臂板(201)的前端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容载面板(202),所述弧形立板(203)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承载臂板(201)的上表面两侧,所述弧形立板(203)的弧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弧形轨道(204),所述弧形立板(203)之间近顶端位置通过所述连接轴(205)连接,所述连接轴(205)上两侧转动连接有所述切条气缸(206),所述切条气缸(206)的伸缩端转动连接有所述切刀件(208),所述切刀件(208)的中线位置通过轴承连接有所述稳定转轴(207),所述稳定转轴(207)转动连接在所述弧形轨道(204)内部,所述承载臂板(20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限位弹簧(2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编织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包括分体垫板(101)、承载立板(102)、支撑架(103),所述分体垫板(10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三处所述承载立板(102),所述分体垫板(101)上表面后部所述承载立板(102)之间通过所述支撑架(10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编织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废机构(3)包括负压风机(301)、锥形罩(302)、封堵门(303)、电动自吸管(304),所述负压风机(301)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分体垫板(101)的上表面前部,所述负压风机(301)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所述锥形罩(302),所述封堵门(303)密封连接在所述分体垫板(101)上表面前部所述承载立板(102)的一侧,所述封堵门(303)的近低端通过法兰连接有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育硕包兰峰
申请(专利权)人:沛县汤沐塑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