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装置及引流管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620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密封装置,包括:填充部件及封堵部件,填充部件具有用于引流管穿过的通孔,且能够与引流管相对移动,填充部件用于填充封堵引流管与伤口皮肤的间隙;封堵部件用于引流管拔出并与填充部件脱离接触时封堵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密封装置有效减少气体或液体从穿过伤口的医疗器械与伤口皮肤之间的间隙进入或流出于人体,从而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几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引流管组件。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引流管组件。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引流管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装置及引流管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及引流管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如今外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外科手术量每年都在增长,术后为了充分引流伤口附近渗出液及观察伤口情况,一般外科医生会在伤口附近留置一定数量的引流管,引流管等医疗器械穿过皮肤将液体引流至体外;引流管在穿过皮肤伤口时会与伤口皮肤有一定的间隙,在手术期间,会有不同程度的气体或液体从间隙进入人体或流出人体,这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术后相关并发症,包括气胸、气腹或伤口感染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装置及引流管组件,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有效减少气体或液体从穿过伤口的医疗器械与伤口皮肤之间的间隙进入或流出于人体,从而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几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密封装置,包括:填充部件,具有用于引流管穿过的通孔,且能够与所述引流管相对移动,所述填充部件用于填充封堵所述引流管与伤口皮肤的间隙;及封堵部件,用于所述引流管拔出并与所述填充部件脱离接触时封堵所述通孔。
[0006]优选地,所述填充部件包括第一气囊,通过对所述第一气囊充气以填充所述间隙;所述封堵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气囊位于体外的一侧。
[0007]优选地,所述填充部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囊两端的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和所述第三气囊分别用于位于人体内侧和外侧;通过对所述第二气囊和所述第三气囊充气以封堵所述间隙;所述封堵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三气囊背离所述第一气囊的一侧。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气囊和/或所述第三气囊充气后沿所述引流管径向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一气囊充气后沿所述引流管径向尺寸。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气囊与所述第三气囊连通。
[0010]优选地,所述封堵部件采用具有多个单向活瓣的单向阀。
[0011]优选地,所述填充部件采用医用弹性材料。
[0012]优选地,所述填充部件外表面涂覆医用抗菌抗粘敷料。
[00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引流管组件,包括引流管和如上述所述的密封装置。
[0014]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的密封装置,在引流管的穿过伤口引流的过程中,填充部件通过通孔套在引流管和伤口皮肤之间,用于填充封堵间隙,从而有效减少气体或液体从该间隙进入或流出于人体,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当引流结束后,填充部件仍位于间隙处,引流管从通孔中抽出并与填充部件相对移动,当引流管完全抽出并与填充部件脱离接
触时,封堵部件封堵填充部件的通孔,减少气体从填充部件的通孔中进入人体,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几率。
[001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引流管组件,能够有效减少气体或液体从穿过伤口的医疗器械与伤口皮肤之间的间隙进入或流出于人体,从而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几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实施例二提供的引流管组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封堵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标:1

引流管组件;10

密封装置;11

填充部件;110

第一气囊;120

第二气囊;130

第三气囊;140

气管;150

气口;12

通孔;13

封堵部件;131

单向活瓣;20

引流管;2

伤口皮肤。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装置及引流管组件,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有效减少气体或液体从穿过伤口的医疗器械与伤口皮肤之间的间隙进入或流出于人体,从而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几率。
[002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实施例一
[002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密封装置10,请参见图1和图2,具体包括填充部件11及封堵部件13,填充部件11具有用于引流管20穿过的通孔12,且能够与引流管20相对移动,填充部件11用于填充封堵引流管20与伤口皮肤2的间隙;封堵部件13用于引流管20拔出并与填充部件11脱离接触时封堵通孔12。
[0028]在引流管20的穿过伤口引流的过程中,填充部件11通过通孔12套在引流管20和伤口皮肤2之间,用于填充封堵间隙,从而有效减少气体或液体从该间隙进入或流出于人体,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当引流结束后,填充部件11仍位于间隙处,引流管20从通孔12中抽出并与填充部件11相对移动,当引流管20完全抽出并与填充部件11脱离接触时,封堵部件13封堵填充部件11的通孔12,减少气体从填充部件11的通孔12中进入人体,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几率。
[0029]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填充部件11包括第一气囊110,将第一气囊110套于引流管20外,然后将引流管20从伤口插入人体,并将第一气囊110至少部分塞入伤口处,然后对第一气囊110进行充气以填充间隙并能够起到固定引流管20的作用;封堵部件13设置于第一气囊110位于体外的一侧,便于控制,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0030]进一步优选地,填充部件11还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气囊110两端的第二气囊120和第三气囊130,且第一气囊110、第二气囊120和第三气囊130均设置用于引流管20穿过的中心孔并形成通孔12;使用时,将第一气囊110、第二气囊120和第三气囊130套入引流管20外,将引流管20插入伤口后,将第二气囊120和至少部分第一气囊110塞入伤口处,然后对第一气囊110、第二气囊120和第三气囊130进行充气以填充和封堵间隙,提升对引流管20的固定效果;抽出引流管20时,可先将第一气囊110放气,减少拔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填充部件,具有用于引流管穿过的通孔,且能够与所述引流管相对移动,所述填充部件用于填充封堵所述引流管与伤口皮肤的间隙;及封堵部件,用于所述引流管拔出并与所述填充部件脱离接触时封堵所述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部件包括第一气囊,通过对所述第一气囊充气以填充所述间隙;所述封堵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气囊位于体外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部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囊两端的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和所述第三气囊分别用于位于人体内侧和外侧;通过对所述第二气囊和所述第三气囊充气以封堵所述间隙;所述封堵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三气囊背离所述第一气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顺傅正王箭胡诚凯杜前程陈浩蔡炜章志龙何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