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齿轮组的多功能清洁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15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齿轮组的多功能清洁用具,其包括手柄壳体、与手柄壳体连接的刷头罩、设置在刷头罩内的第一清洁头、设置在第一刷头外侧的多个第二清洁头、设置在刷头罩内的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一清洁头和多个第二清洁头之间且被驱动组件驱动的齿轮组、设置在手柄壳体内的储液腔、设置在手柄壳体内且可以对储液腔进行往复挤吸的挤吸模块、以及设置在储液腔和第一清洁头之间的导液管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清洁头和第二清洁头为固定式清洁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多个清洁头上的刷头形成螺旋旋转的刷痕,在人体皮肤上形成无死角的多次摩擦,清洁效果好,去污能力强。去污能力强。去污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齿轮组的多功能清洁用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个人清洁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齿轮组的多功能清洁用具。

技术介绍

[0002]个人清洁工作在日常的生活中相当重要,而人体的后背又容易分泌皮脂等污垢,若不及时清洗容易堵塞毛孔,导致皮肤长痘、发炎等。而且洗澡时,由于人的手难以触及到后背,用一般的洗澡巾或沐浴球又难以清洗干净。带有电动功能的清洁用具也陆续被开发出来,其由刷头和刷柄组成,刷头沐浴时,手动的需要直接手移动按压清洁,电动洗澡刷原理是刷头由电机带动转动,具体可参考中国专利202110757368.2、202121876187.3,通过刷头与皮肤摩擦去掉皮肤表面的死皮和污垢,然而其单一刷头无法满足不同场景,而且在使用时单个刷头与皮肤的摩擦效果较差,难以去掉皮肤表面的污垢,去污效果不理想,功能较为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齿轮组的多功能清洁用具,由此多个清洁头上的刷头形成螺旋旋转的刷痕,在人体皮肤上形成无死角的多次摩擦,清洁效果好,去污能力强。
[0004]为达成本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第一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齿轮组的多功能清洁用具,包括手柄壳体、与手柄壳体连接的刷头罩、设置在刷头罩内的第一清洁头、设置在第一刷头外侧的多个第二清洁头、设置在刷头罩内的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一清洁头和多个第二清洁头之间且被驱动组件驱动的齿轮组、设置在手柄壳体内的储液腔、设置在手柄壳体内且可以对储液腔进行往复挤吸的挤吸模块、以及设置在储液腔和第一清洁头之间的导液管组件。
[0005]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清洁头为毛刷头,而第二清洁头为毛刷头、泡棉头、搓泥头、打泡头、磨脚头、按摩头,且所述第一清洁头的直径大于第二清洁头的直径,以实现多功能刷头组合,增强实用性。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清洁头的圆心位于同一圆环上,且第一清洁头的圆心与该圆环同圆心,以方便第一、第二清洁头同时旋转来快速清理人体,能够驱动多个第二清洁头围绕多个第二清洁头所形成的中心点转动,且能够驱动多个第二清洁头绕各自的轴心转动,使多个第二清洁头上的刷头形成螺旋旋转的刷痕,且多个第二清洁头中旋转方向上的后一第二清洁头的刷痕能够将前一第二清洁头的刷痕覆盖,从而使第二清洁头在皮肤上形成无死角的多次摩擦,毛刷与皮肤的摩擦效果好,去污能力强。
[0008]优选地,所述刷头罩包括至少部分收容第一清洁头的刷头腔、至少部分收容驱动组件的机头腔、以及从机头腔延伸至刷头腔且内部中空以输送清洁液且一端与导液管组件
相连通的旋转轴。
[0009]优选地,所述齿轮组包括与驱动组件输出传动相连且带动第一清洁头旋转的主动齿轮、以及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且带动相应第二清洁头旋转的多个被动齿轮。
[0010]优选地,所述旋转轴与主动齿轮的中心为同一中心,且所述被动齿轮的中心围绕主动齿轮的中心设置。
[0011]为达成本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第二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齿轮组的多功能清洁用具,包括手柄壳体、与手柄壳体连接的刷头罩、设置在刷头罩内的第一清洁头、设置在第一刷头外侧的多个第二清洁头、设置在刷头罩内的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第一清洁头和多个第二清洁头之间且被驱动组件驱动的齿轮组,其中所述齿轮组包括与驱动组件输出传动相连且带动第一清洁头旋转的主动齿轮、以及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且带动相应第二清洁头旋转的多个被动齿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积极效果:多个清洁头上的刷头形成螺旋旋转的刷痕,在人体皮肤上形成无死角的多次摩擦,清洁效果好,去污能力强。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5]图2为图1沿A

A线的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7]图4为图3沿B

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实施例: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揭示一种多功能清洁用具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手柄壳体100、与手柄壳体100连接的刷头罩200、设置在刷头罩 200内的第一清洁头
420、设置在第一刷头420外侧的多个第二清洁头440、设置在手柄壳体100内的挤吸模块800、设置在手柄壳体100内且被挤吸模块800 挤吸的储液腔700、设置在储液腔700和第一清洁头420之间的导液管组件、设置在刷头罩200内且驱动第一清洁头420转动的驱动组件500、与驱动组件600 输出相连的减速齿轮箱600、设置在刷头罩200上且对第一清洁头420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设置在储液腔700和第一清洁头420之间的导液管组件、设置在手柄壳体100内的电池900、以及与电池900相邻设置且控制驱动组件600的电路板920。挤吸模块800以及其他模块的工作原理可参考中国专利 ZL202121828089.2或其他公告专利。减速齿轮箱600可以根据驱动组件500和齿轮组具体参数予以省略。
[0022]手柄壳体100包括收容挤吸模块800的手柄腔、与手柄腔相连通且用于向储液腔700提供外部清洁液的吸入孔120、以及与电路板920对应设置且与吸入孔120相对设置的按键板140。手柄壳体100为细长圆筒状且一端与刷头罩200 的外侧相连,其直径小于刷头罩200的直径。为便于挤吸方便,在挤吸模块800 下游进一步设置挤出单向阀。在液体挤出时挤出单向阀自动打开,而吸液体时挤出单向阀自动闭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齿轮组的多功能清洁用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手柄壳体(100)、与手柄壳体(100)连接的刷头罩(200)、设置在刷头罩(200)内的第一清洁头(420)、设置在第一清洁头(420)外侧的多个第二清洁头(440)、设置在刷头罩(200)内的驱动组件(500)、设置在第一清洁头(420)和多个第二清洁头(440)之间且被驱动组件(500)驱动的齿轮组、设置在手柄壳体(100)内的储液腔(700)、设置在手柄壳体(100)内且可以对储液腔(700)进行往复挤吸的挤吸模块(800)、以及设置在储液腔(700)和第一清洁头(420)之间的导液管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清洁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洁头(420)为毛刷头,而第二清洁头(440)为毛刷头或泡棉头或搓泥头或打泡头或磨脚头或按摩头,且所述第一清洁头(420)的直径大于第二清洁头(440)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清洁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洁头(440)的圆心位于同一圆环上,且第一清洁头(420)的圆心与该圆环同圆心。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功能清洁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罩(200)包括至少部分收容第一清洁头(420)的刷头腔、至少部分收容驱动组件(500)的机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铁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文芙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