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骆丽英专利>正文

一种急诊用紧急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608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急诊用紧急止血装置,包括压迫板、束带和调节部,压迫板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止血棉,束带的下表面右部设置有尼龙勾带,束带的下表面右端设置有尼龙绒带,束带的右端穿过右通孔并绕过压迫板右端经尼龙绒带与尼龙勾带连接,所述调节部包括左调节杆、右调节杆和螺管,左调节杆和右调节杆结构大小均一致且呈左右对称状态,左螺杆和右螺杆上的外螺纹旋向相反,左螺杆右部和右螺杆左部均伸进螺管内与螺管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多种出血部位进行压迫止血,使用方便,舒适性强。舒适性强。舒适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用紧急止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急诊用紧急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当患者身上出血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快速止血,现在一般都会使用止血带将患者的出血位置进行压迫,从而实现其止血的目的。
[0003]但是,目前在对患者进行压迫止血时,若压迫力不足,则起不到止血效果,压迫力过大则会对患者造成不舒适的感觉,且现有止血带一般为弹性带体,为了保证止血效果,止血带会紧紧缠绕在患者出血部位的身体上,对患者的其他位置有一定的压迫感,同时止血带只能对突出的部位进行压迫,对于人体凹陷部位,如腿窝、腋窝等关节回转部位,手腕、手背、脚掌等基本上呈平面的部位,使用受出血部件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压迫止血装置只能对身体突出的部位进行压迫、使用受出血部位限制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急诊用紧急止血装置,目的是可以对多种出血部位进行压迫止血,使用方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急诊用紧急止血装置,包括压迫板、束带和调节部;
[0007]所述压迫板为带弹性的弧形板体,压迫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通孔和右通孔,压迫板的左部和右部设置有左右相对的调节孔,压迫板的下表面中部设置有止血棉;
[0008]所述束带为带状体,束带的外表面右部设置有尼龙勾带,束带的外表面右端设置有尼龙绒带,束带的左端连接左通孔,束带的右端穿过右通孔并绕过压迫板右端经尼龙绒带与尼龙勾带连接,束带中部与压迫板之间形成束筒;
[0009]所述调节部包括左调节杆、右调节杆和螺管,左调节杆和右调节杆结构大小均一致且呈左右对称状态,所述左调节杆包括左连杆、左螺杆和左限位柱,所述左连杆的右端穿过压迫板左部的调节孔并同轴连接有左螺杆、左端连接位于压迫板左侧的左限位柱的周壁,所述右调节杆包括右连杆、右螺杆和右限位柱,左螺杆和右螺杆上的外螺纹旋向相反,所述螺管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分别与左螺杆和右螺杆上的外螺纹相配应的内螺纹,左螺杆右部和右螺杆左部均伸进螺管内与螺管螺纹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均是截面为正方形的杆体。
[0011]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孔朝向压迫板中心的一端为调节孔的内端、另一端为调节孔的外端,所述调节孔的内外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调节孔的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左连杆和右连杆的前后侧面分别与所在的调节孔的前后两端接触。
[0012]进一步地,所述左限位柱的中心轴线呈水平状,左限位柱的长度大于调节孔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
[0013]进一步地,所述左限位柱为椭圆柱体,左限位柱的中心轴线垂直于左连杆的中心轴线。
[0014]进一步地,所述左螺杆的长度大于等于螺管长度的一半,左螺杆右端与右螺杆左端之间有间距。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通过旋转螺管可以使压迫板两端相靠近或远离,实现压迫板的压迫力度的调整,因此束带的松紧不需要严格控制,经验不足的医护人员也可以快速实现压迫止血,并且在压迫后可以进行调整,甚至患者也可以根据自身感觉来进行微调,使用方便。
[0017]本技术的压迫板是弧形的,对于身体上凸起、扁平或凹陷的出血部位均可以形成有效压迫,使出血尽快停止。
[0018]本技术对出血部位的压迫更有针对性,对患者的束缚感更小,舒适性强。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调节部的剖视主视图。
[0022]附图中标号为:1为压迫板,2为束带,3为调节部,4为左通孔,5为右通孔,6为调节孔,7为止血棉,8为尼龙勾带,9为尼龙绒带,10为左调节杆,11为右调节杆,12为螺管,13为左连杆,14为左螺杆,15为左限位柱,16为右连杆,17为右螺杆,18为右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图3所示,一种急诊用紧急止血装置,包括压迫板1、束带2和调节部3;
[0025]所述压迫板1为带弹性的弧形板体,压迫板1的弧形凸起向下,压迫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通孔4和右通孔5,所述左通孔4和右通孔5均为沿压迫板1宽度方向设置的条形通孔,压迫板1的左部和右部设置有左右相对的调节孔6,所述调节孔6为长方形通孔,压迫板1的下表面中部设置有止血棉7,所述止血棉7为方形片状体;
[0026]所述束带2为带状体,所述束带2朝向压迫板1的表面为内表面、另一表面为外表面,束带2的外表面右部设置有尼龙勾带8,束带2的外表面右端设置有尼龙绒带9,束带2的左端连接左通孔4,束带2的右端穿过右通孔5并绕过压迫板1右端经尼龙绒带9与尼龙勾带8连接,束带2中部与压迫板1之间形成束筒;
[0027]所述调节部3包括左调节杆10、右调节杆11和螺管12,左调节杆10和右调节杆11结构大小均一致且呈左右对称状态,所述左调节杆10包括左连杆13、左螺杆14和左限位柱15,所述左连杆13为杆状体,所述左连杆13的右端穿过压迫板1左部的调节孔6并同轴连接有左螺杆14、左端连接位于压迫板1左侧的左限位柱15的周壁,所述左限位柱15为柱状体,所述右调节杆11包括右连杆16、右螺杆17和右限位柱18,右调节杆11穿过压迫板1右部的调节孔6,左螺杆14与右螺杆17同轴相对,左螺杆14和右螺杆17上的外螺纹旋向相反,所述螺管12为六边形管体,所述螺管12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分别与左螺杆14和右螺杆17上的外螺纹相配应的内螺纹,左螺杆14右部和右螺杆17左部均伸进螺管12内与螺管12螺纹连接。
[0028]所述左连杆13和右连杆16均是截面为正方形的杆体。
[0029]所述调节孔6朝向压迫板1中心的一端为调节孔6的内端、另一端为调节孔6的外端,所述调节孔6的内外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调节孔6的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左连杆13和右连杆16的前后侧面分别与所在的调节孔6的前后两端接触。
[0030]所述左限位柱15的中心轴线呈水平状,左限位柱15的长度大于调节孔6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
[0031]所述左限位柱15为椭圆柱体,左限位柱15的中心轴线垂直于左连杆13的中心轴线。
[0032]所述左螺杆14的长度大于等于螺管12长度的一半,左螺杆14右端与右螺杆17左端之间有间距。
[0033]在使用时,将本技术经束筒套在出血的身体外,收紧束带2,并经尼龙绒带9与尼龙勾带8连接,使本技术固定在身体外,压迫板1中部的止血棉7压在出血部位上。
[0034]本技术的束带与患者的皮肤接触,压迫板中部的止血棉与患者出血部位接触,压迫板为弧形的,本技术对出血部位的压迫更有针对性,且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用紧急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迫板(1)、束带(2)和调节部(3);所述压迫板(1)为带弹性的弧形板体,压迫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通孔(4)和右通孔(5),压迫板(1)的左部和右部设置有左右相对的调节孔(6),压迫板(1)的下表面中部设置有止血棉(7);所述束带(2)为带状体,束带(2)的外表面右部设置有尼龙勾带(8),束带(2)的外表面右端设置有尼龙绒带(9),束带(2)的左端连接左通孔(4),束带(2)的右端穿过右通孔(5)并绕过压迫板(1)右端经尼龙绒带(9)与尼龙勾带(8)连接,束带(2)中部与压迫板(1)之间形成束筒;所述调节部(3)包括左调节杆(10)、右调节杆(11)和螺管(12),左调节杆(10)和右调节杆(11)结构大小均一致且呈左右对称状态,所述左调节杆(10)包括左连杆(13)、左螺杆(14)和左限位柱(15),所述左连杆(13)的右端穿过压迫板(1)左部的调节孔(6)并同轴连接有左螺杆(14)、左端连接位于压迫板(1)左侧的左限位柱(15)的周壁,所述右调节杆(11)包括右连杆(16)、右螺杆(17)和右限位柱(18),左螺杆(14)和右螺杆(17)上的外螺纹旋向相反,所述螺管(12)的内周壁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丽英
申请(专利权)人:骆丽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