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05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治疗仪,涉及理疗设备领域,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到灯泡照射的人体部位中心的温度,并能够根据该温度自动调节的红外治疗仪。红外治疗仪包括立柱、调节梁、灯罩、灯泡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设置在立柱上,调节梁与立柱铰接,灯罩与调节梁连接,灯泡安装在灯罩内并与控制装置电连接,还包括连接横条和红外测温器,连接横条与灯罩连接,红外测温器与连接横条铰接,红外测温器转动至任意位置时其轴线均与灯泡的轴线相交,红外测温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红外测温器测得的温度信号控制灯泡的加热温度。得的温度信号控制灯泡的加热温度。得的温度信号控制灯泡的加热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治疗仪


[0001]本技术涉及理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治疗仪。

技术介绍

[0002]红外线治疗仪是一种常见的理疗设备。红外线治疗仪依靠灯泡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穿过皮肤,直接使肌肉、皮下组织等产生热效应,具有加速血液物质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减少疼痛、使肌肉松弛等效果。
[0003]常见红外治疗仪包括立柱、调节梁、灯罩、灯泡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设置在立柱上,调节梁与立柱铰接,灯罩与调节梁连接,灯泡安装在灯罩内并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0004]上述常见红外治疗仪有一些缺点。一、缺少温度自动控制结构,容易出现对病人组织持续加热导致温度过高,从而导致病人烫伤,或者温度过低影响理疗效果的问题。二、调节梁与立柱铰接,调节梁可旋转而调节灯泡的位置,调节梁依靠与立柱的摩擦力实现定位。调节梁是悬臂梁,需要调节梁与立柱的摩擦力很大才能保证调节梁可靠定位,因此调节梁往往容易因重力而摆动。调节梁难以较长,影响红外治疗仪可覆盖的范围,例如病人平躺在床上,红外治疗仪放在床旁,则现有红外治疗仪往往难以照射到病人身体远端。
[0005]申请号为201910253325.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红外治疗仪,其结构大致与前述红外治疗仪相同,也具有上述缺点二。该专利申请设置了红外温度传感器,利用控制红外治疗仪的理疗温度。但其红外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灯罩上,位置不可调节,红外温度传感器并不能检测到灯泡照射的人体部位中心的温度,导致其测温误差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到灯泡照射的人体部位中心的温度,并能够根据该温度自动调节的红外治疗仪。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红外治疗仪包括立柱、调节梁、灯罩、灯泡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设置在立柱上,调节梁与立柱铰接,灯罩与调节梁连接,灯泡安装在灯罩内并与控制装置电连接,还包括连接横条和红外测温器,连接横条与灯罩连接,红外测温器与连接横条铰接,红外测温器转动至任意位置时其轴线均与灯泡的轴线相交,红外测温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红外测温器测得的温度信号控制灯泡的加热温度。
[0008]进一步的是:红外治疗仪包括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支撑杆、调节套和连接套,调节套与立柱铰接,调节套的上部为套装部,调节套的下部为操作部,连接套套在套装部且下端抵靠在操作部上,支撑杆与调节梁和连接套铰接。
[0009]进一步的是:立柱顶端具有定位凸缘,调节梁旋转至竖直时,连接套抵靠在定位凸缘上。
[0010]进一步的是:调节梁可伸缩。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红外测温器可转动,并且红外测温器转
动至任意位置时其轴线均与灯泡的轴线相交。因此无论灯泡与人体的距离多远,都可通过旋转红外测温器使红外测温器照射到人体上的点位于灯泡照射范围的中心,从而使得红外测温器的检测更加准确。
[0012]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红外测温器测得的温度信号控制灯泡的加热温度,从而在温度较高时可自动调低灯泡加热温度,温度较低时可自动调高灯泡加热温度,保证温度在合适范围内。
[0013]2、进一步设置调节结构,可避免调节梁因重力而旋转,调节梁定位可靠,从而可保证灯泡位置不便;同时调节梁可设置得更长,能够增加红外治疗仪可覆盖的范围。
[0014]3、进一步设置调节梁可伸缩,使得灯泡位置的调节更加便利,同时也利于增加红外治疗仪可覆盖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红外治疗仪结构图;
[0016]图2是图1的A处的放大图;
[0017]图3是红外治疗仪收纳状态图;
[0018]图4是图3的B处的放大图;
[0019]图中标记为:立柱1、定位凸缘11、调节梁2、控制装置3、灯罩4、灯泡5、连接横条6、红外测温器7、调节结构8、支撑杆81、调节套82、套装部821、操作部822、连接套83。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所示,红外治疗仪包括立柱1、调节梁2、灯罩4、灯泡5和控制装置3,控制装置3设置在立柱1上,调节梁2与立柱1铰接,灯罩4与调节梁2连接,灯泡5安装在灯罩4内并与控制装置3电连接,还包括连接横条6和红外测温器7,连接横条6与灯罩4连接,红外测温器7与连接横条6铰接,红外测温器7转动至任意位置时其轴线均与灯泡5的轴线相交,红外测温器7与控制装置3电连接,控制装置3能够根据红外测温器7测得的温度信号控制灯泡5的加热温度。
[0022]本技术红外测温器7可转动,并且红外测温器7转动至任意位置时其轴线均与灯泡5的轴线相交。因此无论灯泡5与人体的距离多远,都可通过旋转红外测温器7使红外测温器7照射到人体上的点位于灯泡照射范围的中心,从而使得红外测温器的检测更加准确。
[0023]控制装置3能够根据红外测温器7测得的温度信号控制灯泡5的加热温度,从而在温度较高时可自动调低灯泡5加热温度,温度较低时可自动调高灯泡5加热温度,保证温度在合适范围内。
[0024]使红外测温器7的旋转中心与红外测温器7轴线和灯泡5轴线确定的平面垂直,即可实现红外测温器7转动至任意位置时其轴线均与灯泡5的轴线相交。本技术控制装置3的控制逻辑很简单,可以红外测温器7测得的温度值高于设定值时,即减低灯泡5的功率,乃至暂时关闭灯泡5;红外测温器7测得的温度值低于设定值时,即降低灯泡5的功率。
[0025]调节梁2与立柱1铰接的意义在于,调节梁2可摆动以调节灯泡5的高度,并一定程度调节灯泡5水平方向的位置。为了提高调节梁2定位的可靠性,如图2所示,优选红外治疗
仪包括调节结构8,调节结构8包括支撑杆81、调节套82和连接套83,调节套82与立柱1铰接,调节套82的上部为套装部821,调节套82的下部为操作部822,连接套83套在套装部821且下端抵靠在操作部822上,支撑杆81与调节梁2和连接套83铰接。
[0026]旋转操作部822,调节套82旋转可上下移动,调节套82带动连接套83上下移动(连接套83不旋转),因支撑杆81与调节梁2和连接套83铰接,支撑杆81上下移动,带动调节梁2摆动。由于支撑杆81的支撑,调节梁2因重力而向下摆动,保证调节梁2定位可靠。从而可保证灯泡5位置不便;同时调节梁2可设置得更长,能够增加红外治疗仪可覆盖的范围。
[0027]如图3和图4所示,调节套82向上移动至极限位置,调节梁2竖直,使得红外治疗仪占用空间调节至最小,便于其收纳。
[0028]优选立柱1顶端具有定位凸缘11,调节梁2旋转至竖直时,连接套83抵靠在定位凸缘11上。如此限定了调节套82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避免其继续上移使得调节梁2旋转至方向倾斜。
[0029]红外治疗仪的底部一般设置有滚轮,方便其移动调节位置。但即便如此,也有可能出现红外治疗仪不方便照射到治疗位置的情况。例如如
技术介绍
所述,病人平躺在床上,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红外治疗仪,包括立柱(1)、调节梁(2)、灯罩(4)、灯泡(5)和控制装置(3),控制装置(3)设置在立柱(1)上,调节梁(2)与立柱(1)铰接,灯罩(4)与调节梁(2)连接,灯泡(5)安装在灯罩(4)内并与控制装置(3)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横条(6)和红外测温器(7),连接横条(6)与灯罩(4)连接,红外测温器(7)与连接横条(6)铰接,红外测温器(7)转动至任意位置时其轴线均与灯泡(5)的轴线相交,红外测温器(7)与控制装置(3)电连接,控制装置(3)能够根据红外测温器(7)测得的温度信号控制灯泡(5)的加热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
申请(专利权)人:广元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