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非织造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575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14
本申请涉及复合非织造织物。本文的各方面涉及适用于服装和其他制品的可回收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在示例方面,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由第一缠结纤维幅材形成的第一面和至少部分地由第二缠结纤维幅材形成的相对的第二面。当结合到服装制品中时,第一面形成服装制品的面向外的表面,并且第二面形成服装制品的面向内的表面。第一面包括使其适于形成面向外的表面的特征,诸如耐磨性,并且第二面包括使其适于形成面向内的表面的特征,诸如柔软的手感。诸如柔软的手感。诸如柔软的手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非织造织物


[0001]本文的各方面涉及适用于服装和其他制品的可回收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缺乏拉伸和回复性能、重量大、缺乏悬垂性、手感粗糙,以及在需要提高绝缘性能的一些情况下缺乏绝缘性能,传统的非织造织物通常不适用于服装制品。此外,传统的非织造织物通常具有对称面以提供适用于例如清洁行业和个人卫生行业的均匀织物。然而,具有均匀面可能不适用于服装制品,因为面向穿着者皮肤表面的织物表面和暴露于外部环境的织物表面可能需要不同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提供以下项目:
[0004]1.一种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
[0005]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幅材;
[0006]第二缠结纤维幅材,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中的至少一部分纤维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面;以及
[0007]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中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的所述纤维缠结。
[0008]2.根据项目1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中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的纤维缠结。
[0009]3.根据项目1

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的至少一部分纤维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
[0010]4.根据项目3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每cm2的有机硅涂层纤维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每cm2的有机硅涂层纤维的数量。
[0011]5.根据项目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幅材,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幅材中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纤维缠结。
[0012]6.根据项目5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幅材的至少一部分纤维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
[0013]7.根据项目6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幅材每cm2的有机硅涂层纤维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每cm2的有机硅涂层纤维的数量。
[0014]8.一种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
[0015]两个或更多个缠结纤维幅材;以及
[0016]弹性体层,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缠结纤维幅材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且其中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按重量计约10%至约25%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
[0017]9.根据项目8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缠结纤维幅材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幅材和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的第二缠结纤维幅材。
[0018]10.根据项目9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弹性体层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之间。
[0019]11.根据项目9

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幅材。
[0020]12.根据项目11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幅材位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附图说明
[0021]下面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文的各方面的实例,其中:
[0022]图1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示例生命周期;
[0023]图2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用于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纤维幅材;
[0024]图3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用于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二纤维幅材;
[0025]图4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用于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三纤维幅材;
[0026]图5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用于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弹性体层;
[0027]图6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用于制造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示例制造过程;
[0028]图7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
[0029]图8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
[0030]图9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7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横截面图;
[0031]图10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替代构造的横截面图;
[0032]图11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仅描绘有机硅涂层纤维的图9的横截面图;
[0033]图12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用于制造具有绒头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示例制造过程;
[0034]图13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使用图12的制造过程生产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
[0035]图14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3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二面;
[0036]图15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3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横截面图;
[0037]图16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其中第一面具有第一颜色特性和第二颜色特性;
[0038]图17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6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
[0039]图18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6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横截面图;
[0040]图19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在第一时间点的第一面;
[0041]图20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9所示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在第二时间点的第一面;
[0042]图21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在第一时间点的第二面;
[0043]图22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21中所示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在第二时间点的第二面;
[0044]图23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由在第一时间点的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形成的服装物品的面向外的表面;
[0045]图24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23的服装物品在第二时间点的面向外的表面;
[0046]图25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23的服装物品在第一时间点的面向内的表面;
[0047]图26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25所示的服装物品在第二时间点的面向内的表面;
[0048]图27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由本文描述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形成的示例上身衣物;
[0049]图28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由本文描述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形成的示例下身衣物;
[0050]图29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用于将化学粘合剂应用于本文描述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的示例凹版印刷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幅材;第二缠结纤维幅材,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中的至少一部分纤维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中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的所述纤维缠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中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的纤维缠结。3.根据权利要求1

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的至少一部分纤维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每cm2的有机硅涂层纤维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每cm2的有机硅涂层纤维的数量。5.根据权利要求1

2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幅材,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幅材中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纤维缠结。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幅材,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幅材中的至少一些纤维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丽斯塔
申请(专利权)人: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