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花生荚果大小的主效基因AhP07及开发的分子标记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575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花生荚果大小的主效基因AhP07及开发的分子标记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基于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定位到控制花生荚果大小的主效基因AhP07,发现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在荚果大小不同的材料间存在3个SNP位点,其中一个SNP位点被成功转化为KASP标记,利用该分子标记对当前国内主要育成品种品系成功进行了基因分型,验证了分子标记的有效性。利用该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辅助花生荚果大小的育种目标性状选择,可有效提高花生育种效率和分子育种技术水平。和分子育种技术水平。和分子育种技术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花生荚果大小的主效基因AhP07及开发的分子标记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遗传学
,具体涉及一种控制花生荚果大小的主效基因AhP07及开发的分子标记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花生是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也是谷物蛋白的优质来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花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提高花生产量一直是花生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
[0003]花生荚果大小是影响花生荚果产量的直接因素,荚果长、荚果宽以及荚果长与宽的乘积是衡量荚果大小的重要性状。花生荚果产量性状遗传机制复杂,受环境影响较大,发掘与育种目标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功能基因,对提升花生分子育种技术水平、指导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0004]然而,栽培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异源四倍体(2n=4x=40,AABB),是由两个花生区组的二倍体祖先野生种A.duranensis(AA)和A.ipaensis(BB)天然杂交后经自然加倍事件形成的,基因组大小为2.7Gb。由于栽培花生基因组庞大且复杂,且A染色体组和B染色体组间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较高,因此,花生分子标记的开发和辅助选择育种难以实现广泛应用。
[0005]目前,有关于花生荚果大小性状基因的研究仍旧有限,因此发掘花生荚果大小性状相关基因和分子标记对花生高产优质育种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花生荚果大小的主效基因AhP07及开发的分子标记与应用。本专利技术首先基于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定位到控制花生荚果大小的主效基因AhP07,发现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在荚果大小不同的材料间存在3个SNP位点,其中一个SNP位点被成功转化为KASP标记,利用该分子标记对当前国内主要育成品种品系成功进行了基因分型,验证了分子标记的有效性。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基因AhP07在调控花生荚果大小中的应用;所述基因AhP07的CD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09]进一步的,包含上述基因AhP07的重组表达载体、重组菌和/或转基因细胞系在调控花生荚果大小中的应用,也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检测特异SNP的分子标记在鉴定或辅助鉴定花生荚果大小性状中的应用;
[0011]所述特异SNP为花生基因组7号染色体上第461129位核苷酸;所述特异SNP为C/T多态。
[0012]优选的,所述鉴定或辅助鉴定的花生荚果大小性状包括:荚果长、荚果宽和荚果长宽乘积。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检测特异SNP的分子标记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所述特异SNP为花生基因组7号染色体上第461129位核苷酸;所述特异SNP为C/T多态。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检测特异SNP的KASP分子标记引物组,包括:SEQ ID NO.5所示的第一等位特异引物、SEQ ID NO.6所示的第二等位特异引物和SEQ ID NO.7所示的通用引物。
[0015]所述特异SNP为花生基因组7号染色体上第461129位核苷酸;所述特异SNP为C/T多态。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上述KASP分子标记引物组在如下(1)或(2)中的应用:
[0017](1)鉴定或辅助鉴定花生荚果大小;
[0018](2)花生育种。
[0019]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鉴定或辅助鉴定花生荚果大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检测待测花生基于特异SNP的基因型;T:T基因型的花生荚果大于C:C基因型的花生荚果;
[0021]所述特异SNP为花生基因组7号染色体上第461129位核苷酸;所述特异SNP为C/T多态。
[0022]优选的,采用上述KASP分子标记引物组检测待测花生基于特异SNP的基因型。
[0023]优选的,检测的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15min;94℃变性10s,61

55℃梯度退火60s,每个循环降低0.6℃,10个循环;94℃变性20s,55℃退火延伸60s,26个循环。
[0024]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花生育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在花生苗期检测花生基于特异SNP的基因型;T:T基因型的花生荚果大于C:C基因型的花生荚果;根据育种目标选择相应基因型的花生苗;
[0026]所述特异SNP为花生基因组7号染色体上第461129位核苷酸;所述特异SNP为C/T多态。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了一种控制花生荚果大小的主效基因AhP07。
[0029](2)基于发现的主效基因AhP07,本专利技术在该基因启动子区域筛选出了区分花生荚果大小的SNP位点,该SNP为花生Arahy.07染色体上第461129位核苷酸C

T。
[0030](3)利用该SNP开发出了KASP标记,通过该KASP标记可以对花生荚果大小准确进行基因分型。利用该专利技术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辅助花生荚果大小的育种目标性状选择,可有效提高花生育种效率和分子育种技术水平。
附图说明
[0031]图1:79266和D893的荚果。
[0032]图2:采用BSA

seq对花生荚果大小基因的遗传定位。
[0033]图3:D893与79266荚果R2

R5时期AhP07基因的表达量比较。
[0034]图4:花生AhP07基因PCR扩增产物电泳图。
[0035]图5:KASP标记在56个品种品系材料中的基因分型检测。
[0036]图6:C:C和T:T基因型品种品系的荚果大小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8]正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介绍的,有关于花生荚果大小性状基因的研究仍旧有限,在常规育种方法中,荚果大小性状的鉴定要等到花生成熟期,费时费力且选择效率低下。因此发掘花生荚果大小性状相关基因和分子标记对花生高产优质育种意义重大。
[0039]影响花生荚果发育的因素有多种,从遗传学角度来看,控制花生荚果大小的主效基因还很少见有报道。
[0040]本专利技术基于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定位到控制花生荚果大小的主效基因AhP07,发现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在荚果大小不同的材料间存在3个SNP位点,其中一个SNP位点被成功转化为KASP标记,利用该分子标记对当前国内主要育成品种品系成功进行了基因分型,验证了分子标记的有效性。
[0041]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因AhP07在调控花生荚果大小中的应用;所述基因AhP07的CD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2.包含基因AhP07的重组表达载体、重组菌和/或转基因细胞系在调控花生荚果大小中的应用;所述基因AhP07的CD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3.检测特异SNP的分子标记在鉴定或辅助鉴定花生荚果大小性状中的应用;所述特异SNP为花生基因组7号染色体上第461129位核苷酸;所述特异SNP为C/T多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鉴定或辅助鉴定的花生荚果大小性状包括:荚果长、荚果宽和荚果长宽乘积。5.检测特异SNP的分子标记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所述特异SNP为花生基因组7号染色体上第461129位核苷酸;所述特异SNP为C/T多态。6.一种检测特异SNP的KASP分子标记引物组,其特征在于,包括:SEQ ID NO.5所示的第一等位特异引物、SEQ ID NO.6所示的第二等位特异引物和SEQ ID NO.7所示的通用引物;所述特异SNP为花生基因组7号染色体上第461129位核苷酸;所述特异SNP为C/T多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风珍杨会万勇善张秀荣李华东李玉颖李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