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雕塑自动化喷涂着色机器人及其着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514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钢雕塑自动化喷涂着色机器人,包括承载架,所述承载架内设有动力机构,所处动力机构上安装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下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承载架内安装有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上设有两个第一拉绳,所述承载架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玻璃钢雕塑自动化喷涂着色机器人的着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工作人员将玻璃钢雕塑放置在台面上,能使第一动力组件运作带动雕塑转动,便于扫描器对玻璃钢雕塑进行全面扫描,从而能很好的生成玻璃钢雕塑的立体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很好的自动化进行控制,方便适应多种规格的玻璃钢雕塑,同时能很好地保证配色的精准度,便于稳定的对玻璃钢雕塑进行喷涂作业。便于稳定的对玻璃钢雕塑进行喷涂作业。便于稳定的对玻璃钢雕塑进行喷涂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钢雕塑自动化喷涂着色机器人及其着色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雕塑喷漆
,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钢雕塑自动化喷涂着色机器人及其着色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玻璃钢雕塑具有质轻,耐腐蚀,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玻璃钢又称FRP,学称纤维增强塑料,国内在习惯上称之为玻璃钢。它是以合成树脂为基体材料,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玻璃钢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设计出各种结构产品,来满足使用要求,可以使产品有很好的整体性;其可以充分选择材料来满足产品的性能,如:可以设计出耐腐的,耐瞬时高温的、产品某方向上有特别高强度的、介电性好的等等。
[0003]玻璃钢雕塑的样式和规格多变,其表面多变不平整,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人工手持工具进行喷漆作业,不能很好的保证喷漆口和雕塑面距离的稳定,不能保证喷漆的均匀性,同时不能很好的适应多种规格的雕塑,所以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玻璃钢雕塑的样式和规格多变,其表面多变不平整,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人工手持工具进行喷漆作业,不能很好的保证喷漆口和雕塑面距离的稳定,不能保证喷漆的均匀性,同时不能很好的适应多种规格的雕塑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玻璃钢雕塑自动化喷涂着色机器人及其着色工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玻璃钢雕塑自动化喷涂着色机器人,包括承载架,所述承载架内设有动力机构,所处动力机构上安装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下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承载架内安装有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上设有两个第一拉绳,所述承载架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升降机构,两个第一拉绳均和升降机构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上安装有自动喷漆器,所述自动喷漆器上连接有混料机构。
[0007]优选地,为了给雕塑的转动提供动力,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安装在承载架内的第一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的输出轴末端安装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固定在承载台的下端,所述承载架内的一周侧壁上共同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承载台滑动安装在支撑架上。
[0008]优选地,为了保证雕塑在喷漆时的稳定性,提升喷漆时的安全性,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承载台下端的套环,所述套环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下端四角均固定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固定在承载架内的底部。
[0009]优选地,为了给升降机构的运作提供动力,所述收卷机构包括安装在承载架内的第二动力组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两个绕线轴,两绕线轴上共同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承载架内的底部,两个第一拉绳分别缠绕在两个绕线轴上。
[0010]优选地,为了能很好的适应多种规格的雕塑,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上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两个升降板,两个升降板之间滑动安装,位于中部的升
降板和固定板滑动安装,位于中部的升降板和固定板的上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绕线轮,位于升降板上端两侧的两个第一绕线轮上均缠绕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的下端两侧分别固定在位于两侧的升降板和固定板的下端,两个第一拉绳分别缠绕在固定板上端两侧的两个第一绕线轮上,所述第一拉绳的下端固定在位于中部升降板的下端,所述第一拉绳的下端两侧均固定第二绕线轮,两个第一拉绳分别缠绕在两个第二绕线轮上。
[0011]优选地,为了便于调配合格的漆色,所述混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承载架一侧的多个承载桶,所述承载桶的上端密封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活塞干末端固定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密封设置在承载桶内,所述承载桶的下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流量阀,多个连接管上共同连接有混料器,所述混料器和自动喷漆器相连接。
[0012]优选地,为了能很好的进行减震缓冲,保护部件使用的稳定性,两个升降板的下端均固定有橡胶垫,两个橡胶垫均和安装板相抵触。
[0013]优选地,为了能很好的实现自动化操控,所述承载架的一侧安装有操控组件,所述操控组件与动力机构、收卷机构、混料机构和自动喷漆器相连接。
[0014]优选地,为了便于进行建模,便于进行喷涂作业,位于一侧的升降板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扫描器,多个扫描器和自动喷漆器相对应。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玻璃钢雕塑自动化喷涂着色机器人的着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工作人员将玻璃钢雕塑放置在台面上,能使第一动力组件运作带动雕塑转动,便于扫描器对玻璃钢雕塑进行全面扫描,从而能很好的生成玻璃钢雕塑的立体模型,工作人员能通过操控组件选定玻璃钢雕塑的颜色;
[0017]S2、通过操控组件能很好的控制电动伸缩杆推动密封板的下降距离,能很好的使多个承载桶内的原料通过连接管进入混料器内,通过流量阀能很好的监管漆料的供给状况,便于精准化供给;
[0018]S3、通过混料器能很好的将漆料混合,生成所需颜色的漆料;
[0019]S4、控制第一动力组件的转动速度,从而能很好的控制玻璃钢雕塑的转动速度,并且通过扫描器传递扫描结果了解现有喷涂位置,方便判断下一喷涂位置和自动喷漆器之间的距离,能控制自动喷漆器运作,保证自动喷漆器和雕塑面之间的距离始终一致;
[0020]S5、通过第二动力组件能很好的控制升降板的升降,带动自动喷漆器升降,能对雕塑各个面进行均匀的喷漆。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通过操控组件能很好地实现精准化控制,便于控制承载台的转动速度以及收卷机构的升降速度,还能有效控制自动喷漆器的运作,便于根据需要进行颜料的调配,提升漆色调配的效率和质量;
[0023]2、通过控制承载台的转动速度,便于稳定的使玻璃钢雕塑进行转动,通过支撑架、套环、固定环的配合,能有效保证承载台转动的稳定性,保证玻璃钢雕塑在喷涂时的稳定性,保证喷漆时的安全性;
[0024]3、通过收卷机构的运作能很好的抬动推动升降板升降,方便带动自动喷漆器进行升降,并且自动喷漆器也能有效进行升降调节,有助于扩大其适用范围,进一步的适应多种
规格的玻璃钢雕塑;
[0025]4、通过多个承载桶的配合能很好漆色原料,并且通过电动伸缩杆的运作能控制漆料输出的量,方便精准化配料,便于有效进行混料;
[002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能很好的自动化进行控制,方便适应多种规格的玻璃钢雕塑,同时能很好地保证配色的精准度,便于稳定的对玻璃钢雕塑进行喷涂作业。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玻璃钢雕塑自动化喷涂着色机器人的剖视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玻璃钢雕塑自动化喷涂着色机器人的收卷机构结构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玻璃钢雕塑自动化喷涂着色机器人的混料机构结构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玻璃钢雕塑自动化喷涂着色机器人的A处放大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玻璃钢雕塑自动化喷涂着色机器人的升降机构结构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钢雕塑自动化喷涂着色机器人,包括承载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2)内设有动力机构,所处动力机构上安装有承载台(6),所述承载台(6)下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承载架(2)内安装有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上设有两个第一拉绳(21),所述承载架(2)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26),所述安装板(26)上设有升降机构,两个第一拉绳(21)均和升降机构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上安装有自动喷漆器(7),所述自动喷漆器(7)上连接有混料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雕塑自动化喷涂着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安装在承载架(2)内的第一动力组件(4),所述第一动力组件(4)的输出轴末端安装有联动组件(5),所述联动组件(5)固定在承载台(6)的下端,所述承载架(2)内的一周侧壁上共同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承载台(6)滑动安装在支撑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雕塑自动化喷涂着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承载台(6)下端的套环(17),所述套环(17)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固定环(18),所述固定环(18)的下端四角均固定有阻尼器(3),所述阻尼器(3)固定在承载架(2)内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雕塑自动化喷涂着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机构包括安装在承载架(2)内的第二动力组件(14),所述第二动力组件(1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两个绕线轴(12),两绕线轴(12)上共同安装有安装架(13),所述安装架(13)安装在承载架(2)内的底部,两个第一拉绳(21)分别缠绕在两个绕线轴(12)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雕塑自动化喷涂着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板(26)上端的固定板(20),所述固定板(20)的一侧设有两个升降板(16),两个升降板(16)之间滑动安装,位于中部的升降板(16)和固定板(20)滑动安装,位于中部的升降板(16)和固定板(20)的上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绕线轮(19),位于升降板(16)上端两侧的两个第一绕线轮(19)上均缠绕有第二拉绳(22),所述第二拉绳(22)的下端两侧分别固定在位于两侧的升降板(16)和固定板(20)的下端,两个第一拉绳(21)分别缠绕在固定板(20)上端两侧的两个第一绕线轮(19)上,所述第一拉绳(21)的下端固定在位于中部升降板(16)的下端,所述第一拉绳(21)的下端两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