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10kV或35kV开关柜的电缆终端U型连接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4992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10kV或35kV开关柜的电缆终端U型连接端子;每一连接端子均包括与高压设备的接线端子连接,纵截面呈U形的U型槽端,以及与电缆终端连接端;每一U型槽端中间开口的宽度均与相应的高压设备的接线端子相匹配呈过渡配合,使高压设备的接线端子能够卡入相应的U型槽端中间开口内;每一电缆终端连接端均带有与相应的电缆终端突出一端相匹配的内凹结构,形成过盈配合,使相应的电缆终端导体能够卡接在相应的内凹结构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不增加电缆终端接线连接端子尺寸的前提下,保证足够接触面积以大截面电缆接入受限空间开关柜的要求。空间开关柜的要求。空间开关柜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10kV或35kV开关柜的电缆终端U型连接端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和输变电
,特别涉及用于10kV或35kV开关柜的电缆终端U型连接端子。

技术介绍

[0002]开关柜是一种常用的发电和输变电设备,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10kV和35kV大电流开关柜尺寸基本固定为1000mm和1400mm宽,一次电缆接线端子距离开关柜底部尺寸基本在700mm,为满足空气绝缘的相间距离和相对地距离,电缆终端接线板尺寸不可能做的足够大,横向尺寸受到相间距离控制,竖向尺寸受到电缆终端长度需满足在开关柜安装空间的限制,接线板尺寸小,在接触电流密度一定的条件下,无法满足导体连接处的载流量要求。
[0003]根据电力工程设计手册规定,当工作电流在200~2000A时,无镀层接头电流密度是[0.31

1.05
×
(I

200)
×
10
‑4]A/mm2(I为工作电流),当工作电流大于等于2000A时,无镀层接头电流密度是0.12A/mm2,工作电流在200~2000A时之间时,电流越大电流密度越小,当工作电流在2000A及以上时,电流密度固定为0.12A/mm2,所以为保证接头间通过的工作电流,必须增大接头的接触面积。
[0004]而且,对于大截面动力电缆,由于载流量较大,普通电缆接线端子的接触面积无法满足工作所需载流量的要求,需要增加电缆终端接线端子与开关柜接线板的接触面积,需要增大电缆终端接线端子的尺寸。
[0005]但是对于开关柜电缆室高度和宽度都十分有限,由于尺寸的限制导致电缆终端接线端子无论在长度和宽度方面都无法设计足够大。
[0006]因此,如何在不增加电缆终端接线端子尺寸的前提下,增大电缆终端接线端子和开关柜接线端子的接触面积,满足接触面载流量的要求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10kV或35kV开关柜的电缆终端U型连接端子,实现的目的是既不增加接线板尺寸又保证足够接触面积,以满足大截面电缆接入受限空间开关柜时接头接触面流过较大工作电流的要求。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10kV或35kV开关柜的电缆终端U型连接端子;设置在包括三相接线的开关柜中,用于每一相所述接线的连接;在三相所述接线中,每一相所述接线均为载流量在2300A以上的高压设备的设备接线端子与电缆终端之间的连接;
[0009]在10kV的所述开关柜中,相邻的两相所述接线间的间距,以及每一相所述接线与所述开关柜侧壁的间距均不得小于125毫米;
[0010]在35kV的所述开关柜中,相邻的两相所述接线间的间距,以及每一相所述接线与所述开关柜侧壁的间距均不得小于300毫米;
[0011]每一设备接线端子距离开关柜底部均不小于700毫米。
[0012]其中,每一所述连接端子均包括与所述设备接线端子连接,纵截面呈U形的U型槽端,以及与所述电缆终端连接的电缆终端连接端;
[0013]每一所述U型槽端中间开口的宽度均与相应的所述设备接线端子相匹配呈过渡配合,使所述设备接线端子能够卡入相应的所述U型槽端中间开口内;
[0014]每一所述电缆终端连接端均带有与相应的所述电缆终端突出一端相匹配的内凹结构,形成过盈配合,使相应的所述电缆终端能够卡接在相应的所述内凹结构内。
[0015]优选的,每一所述U型槽端的两侧侧壁均设有一个以上贯穿两侧侧壁的通孔;
[0016]每一所述通孔均用于穿设螺栓,并通过相应所述螺栓上设置的螺母及垫片收紧相应的所述U型槽端,以压紧相应的所述U型槽端中间开口内的所述设备接线端子。
[0017]优选的,每一所述连接端子均采用铜或者铜合金材料制成。
[0018]优选的,每一所述U型槽端的每一侧壁的尺寸均不小于长95毫米、宽60毫米和厚12毫米。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不增加连接端子尺寸的前提下,保证足够接触面积以满足大截面电缆接入受限空间开关柜的要求。
[0021]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三相接线结构示意图。
[0023]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某一相接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U型槽端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U型槽端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6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缆终端连接端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
[0029]如图1至图6所示,用于10kV或35kV开关柜的电缆终端U型连接端子;设置在包括三相接线的开关柜1中,用于每一相接线的连接;在三相接线中,每一相接线均为载流量在2300A以上的高压设备的设备接线端子3与电缆终端2之间的连接;
[0030]在10kV的开关柜1中,相邻的两相接线间的间距,以及每一相接线与开关柜1侧壁的间距均不得小于125毫米;
[0031]在35kV的开关柜1中,相邻的两相接线间的间距,以及每一相接线与开关柜1侧壁的间距均不得小于300毫米;
[0032]每一设备接线端子3距离开关柜1底部均不小于700毫米。
[0033]其中,每一连接端子4均包括与设备接线端子3连接,纵截面呈U形的U型槽端5,以及与电缆终端2连接的电缆终端连接端6;
[0034]每一U型槽端5中间开口的宽度均与相应的设备接线端子3相匹配呈过渡配合,使
设备接线端子3能够卡入相应的U型槽端5中间开口内;
[0035]每一电缆终端连接端6均带有与相应的电缆终端2突出一端相匹配的内凹结构,形成过盈配合,使相应的电缆终端2能够卡接在相应的内凹结构内。
[0036]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如下:
[0037]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端子4采取U型槽端5夹持设备接线端子3,将现有技术终端单面接触或者局部侧面接触改成双面接触,使得设备接线端子3与电缆终端2之间的连接的接触面积增加一倍;
[0038]采用包括内凹结构的电缆终端连接端6,通过内凹结构卡接电缆终端2的导体,在不增加长度的情况下以大面积的侧面接触增加了连接端子4与设备接线端子3的接触面;
[0039]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连接端子4两端均采用带有内凹和侧面接触的方式在不增加连接端子4长度尺寸的前提下满足了导体接触处的载流量,特别是在设备接线端子3横向尺寸和电缆终端连接端6纵向空间距离受限时,安装更加方便,大大降低安装工作的难度和时间。
[0040]专利技术可以将大截面电缆与开关柜连接的连接端子4进行标准化设计和标准化生产,减少了设计人员设备选型的工作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10kV或35kV开关柜的电缆终端U型连接端子;设置在包括三相接线的开关柜(1)中,用于每一相所述接线的连接;在三相所述接线中,每一相所述接线均为载流量在2300A以上的高压设备的设备接线端子(3)与所述开关柜(1)的电缆终端(2)之间的连接;在10kV的所述开关柜(1)中,相邻的两相所述接线间的间距,以及每一相所述接线与所述开关柜(1)侧壁的间距均不得小于125毫米;在35kV的所述开关柜(1)中,相邻的两相所述接线间的间距,以及每一相所述接线与所述开关柜(1)侧壁的间距均不得小于300毫米;每一设备接线端子(3)距离开关柜(1)底部均不小于700毫米;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端子(4)均包括与所述设备接线端子(3)连接,纵截面呈U形的U型槽端(5),以及与所述电缆终端(2)连接的电缆终端连接端(6);每一所述U型槽端(5)中间开口的宽度均与相应的所述设备接线端子(3)相匹配呈过渡配合,使所述设备接线端子(3)能够卡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尚志佟卫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