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板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4954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7
一种墙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基材铣型:根据墙板尺寸规格侧边R角需求,在基材的表面边缘开设凹槽得到开槽基材板;其中,所述的凹槽包括R角成型部以及修边部,所述的R角成型部与所述开槽基材板的表面平滑连接,所述的修边部的底面与所述开槽基材板的侧面相接;S2、组胚:将平衡纸、所述开槽基材板以及装饰纸由下而上结构组胚得到待压板;S3、压板;S4、裁剪修边或铣槽;S5、养生:将所述粗成品墙板放置养生得到墙板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在板材边缘开槽,提高了热压复合的浸渍纸的结合强度,提高了板材边缘的强度,降低了运输、搬运以及安装过程中的损耗。以及安装过程中的损耗。以及安装过程中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板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的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墙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类似于“冰火板”工装应用装配式墙面A级防火饰面板产品,其饰面材料为三聚氰胺浸渍纸胶膜纸,基材为纤维水泥板、硅酸钙板或者玻镁板等无机材料,线性膨胀系数小,A1级防火,通过热压的压贴工艺复合而成的具有A级防火性能,表面硬度高,耐刮性好,表面耐污易清洁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医院、酒店等公共空间墙面饰面。但该产品由于基材硬度高,在热压贴合表面装饰层的时候会因为墙板边缘的R角太小,模压过程中很难使装饰纸完好的与R角贴合,从而导致板材的边角强度很低,在运输、加工等过程中容易因为磕碰发生损伤。
[0003]比如申请号为CN201110166802.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氯氧镁水泥发泡轻质墙板及制备方法和设备,墙板的两个表面为玻璃纤维布和氯氧镁水泥混合料,中间是氯氧镁水泥发泡料,氯氧镁水泥发泡料主要由MgO、MgCl2、H2O配制而成;该板材便存在着在运输、转移以及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磕碰破损,影响板材安装好后的美观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墙板及其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生产工艺中在基材的边缘处通过铣床加工出凹槽,使得压机压合的过程中装饰纸能够和凹槽R角成型部更好的贴合,裁剪成板后边角强度更高,能够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磕碰破损。
[0005]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墙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基材铣型:根据墙板尺寸规格侧边R角需求,在基材的表面边缘开设凹槽得到开槽基材板;其中,所述的凹槽包括R角成型部以及修边部,所述的R角成型部与所述开槽基材板的表面平滑连接,所述的修边部的底面与所述开槽基材板的侧面相接;S2、组胚:将平衡纸、所述开槽基材板以及装饰纸由下而上结构组胚得到待压板;S3、压板:用压机将所述的待压板压成粗制墙板;S4、裁剪修边或铣槽:裁去所述粗成品墙板的修边部所对应的装饰纸、开槽基材板以及平衡纸或铣床加工榫接槽、榫接头得到精制墙板;S5、养生:将所述粗成品墙板放置养生得到墙板成品。
[0006]现有技术中,墙板的两个表面为玻璃纤维布加强的氯氧镁水泥混合料,中间是氯氧镁水泥发泡料,该板直接作为装配式墙板使用,美观性不够,往往会在板材的表面热压贴合上三聚氰胺浸渍装饰纸,此外考虑到安全性、美观程度以及对墙板接缝处的处理,通常会在上述墙板表面与侧面接触处通过铣床加工出R角,加工过程中会破坏R角表面的玻纤布结构,导致墙板边缘的强度下降,在运输、转移或者安装过程中仍会出现磕碰破损的现象。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专利技术人想通过在R角表面包覆三聚氰胺树脂浸渍纸
来弥补墙板边缘强度下降的问题,但是专利技术人发现三聚氰胺浸渍纸作为脆性材料,树脂固化硬度高,柔韧性差,包覆性差且不可吸塑,应用在墙板表面时浸渍纸与R角的贴合效果并不够好,所得墙板的侧边与表面相交处还是容易磕碰碎坏,损耗率高;专利技术人通过观察新制得的墙板的侧边发现R角处会有略微的凸起,根据这一现象,专利技术人猜想是因为在R角加工过程中,压机上模具在热压过程中导致R角处装饰纸上的浸渍胶部分被挤出,导致R角处的三聚氰胺浸渍纸的的包覆强度不够,因此,专利技术人通过在墙板的边缘通过铣床制造出一个便于装饰纸贴附在所述R角上的凹槽,该凹槽的设计使得R角在生产过程中远离了墙板的边缘,确保了热压过程中R角形成部处浸渍纸上的胶含量不会被挤出而减少,在修边部的浸渍纸则代替了原来R角上浸渍纸会发生胶含量被挤出的现象;此外由于修边部处浸渍纸的存在,在热压后的冷却阶段对R角形成部上的浸渍纸具有一定的牵引效果,能够避免在冷却定型阶段出现浸渍纸与R角的胶黏效果下降的情况;通过在加工过程中设计该凹槽,提高了三聚氰胺浸渍纸与墙板R角处的胶黏强度,提高了墙板边缘处的结构强度,降低了墙板在运输、转移以及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磕碰破损的概率。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在步骤S1中,所述的R角形成部的表面与所述的修边部的底面通过一曲面连接;避免了装饰纸在由R角形成部到修边部间发生过渡的偏折形变过大,导致浸渍纸在此处因为韧性不足而出现裂纹;所述的R角形成部的表面包括弧形倒角段以及连接所述弧形倒角段以及所述曲面的竖直过渡段;在裁剪修边的过程中沿竖直过渡段与所述曲面的连接处竖直向下进行裁剪修边,获得的墙板上的浸渍纸还包覆了竖直过渡段,该段包覆的设计进一步加强了墙板边角的结构强度。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在步骤S3中,在放入待压板后等待15~45s后闭合压机;通过这一等待期将装饰纸烤软化,避免浸渍纸在热压过程中在凹槽处出现裂纹的现象。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在步骤S3中,压机的压板温度为160~180℃、压力10~20MPa、保压时间30~60s。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在步骤S3中还包括在粗制墙板的装饰层表面复合或涂刷形成一层耐磨层。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在步骤S2中,所述的装饰层为浸渍改性三聚氰胺树脂胶的装饰纸,所述改性三聚氰胺树脂胶的原料包括甲醛、水、催化剂、二乙二醇、三聚氰胺以及己内酰胺;改性三聚氰胺树脂胶的合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反应釜中加入甲醛、水、催化剂、二乙二醇,用烧碱调PH值至9.0~9.5;加入三聚氰胺,升温至80~85℃,加入己内酰胺后升温至90~95℃,开始保温;出现雾点后,降温,加入烧碱,PH调为9~9.5,水溶比控在1.8~2.2之间;冷却得到改性三聚氰胺树脂胶;通过本方法制得的三聚氰胺树脂胶水的粘连效果好,抗剪切强度高且在同一个三聚氰胺分子上形成的与氨基相连的羟甲基数量少于三个,胶水不会发生可逆反应而产生游离的甲醛,保证用户安全,让用户用着安心;同时本胶水的流动性能好,表面张力低,能够很好的浸润凹凸板的表面,在热压合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实现浸渍纸与凹凸板的胶黏。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装饰纸的预固化度控制为40~55%、挥发份控制在6%~7%以及上胶量控制在200~300%。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墙板,根据上述任一种所述的墙板的生产工艺制
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板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贴合设置的平衡层、基材层以及装饰层,所述墙板的外表面与侧边平面的相交处形成R角。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上述方法生产出来的墙板具有美观性提升,拼缝精致度高,侧边圆角耐磨性好;同时,位于所述R角的下方的侧面上设置有一段延伸段,所述的延伸段覆盖有自R角延伸而下浸渍纸;R角以及延伸段上包覆的浸渍纸提高了墙板的侧边强度,降低材料加工、运输、安装过程中的磕碰破损,降低损耗;在安装结构中,两块板的延伸段相互贴合,实现了墙板的无缝密拼效果,整体性高。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R角的半径小于等于1毫米。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装饰层表面设置具有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基材铣型:根据墙板尺寸规格侧边R角需求,在基材的表面边缘开设凹槽得到开槽基材板;其中,所述的凹槽包括R角成型部以及修边部,所述的R角成型部与所述开槽基材板的表面平滑连接,所述的修边部的底面与所述开槽基材板的侧面相接;S2、组胚:将平衡纸、所述开槽基材板以及装饰纸由下而上结构组胚得到待压板;S3、压板:用压机将所述的待压板压成粗制墙板;S4、裁剪修边或铣槽:裁去所述粗成品墙板的修边部所对应的装饰纸、开槽基材板以及平衡纸或铣床加工榫接槽、榫接头得到精制墙板;S5、养生:将所述粗成品墙板放置养生得到墙板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的R角形成部的表面与所述的修边部的底面通过一曲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在放入待压板后等待15~45s后闭合压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压机的压板温度为160~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王文广周东珊钟春艳彭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