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墙面桁架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486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度墙面桁架支撑结构,其将钢桁架的下弦杆与圈梁接合在一起,将钢桁架的上弦杆与楼板接合在一起,并通过支撑杆将下弦杆的下弦节点与楼板下表面上的连接座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避免由于砌体墙偏心荷载而使得钢桁架扭转。而使得钢桁架扭转。而使得钢桁架扭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墙面桁架支撑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
,具体是一种大跨度墙面桁架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跨度墙面支撑结构的第一种解决办法是用实腹钢梁作为墙体的支承结构,但由于大跨度钢梁变形大,钢材与砌体材料的变形协调性不一致,导致墙面出现大面积的裂缝,影响建筑效果;第二种解决办法是采用混凝土梁作为墙体的支承结构,但混凝土梁与钢柱仅通过钢牛腿转换连接,节点连接成为受力的薄弱环节,抗震性能差;第三种解决办法通过钢桁架结构作为墙体的受力体系,桁架的变形性能好,能有效的解决墙体开裂的问题,然而平面桁架侧向稳定性较差,与墙体荷载存在偏心受力,受力结构容易出现扭转,从而使墙体容易产生裂缝。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跨度墙面桁架支撑结构,其可以避免由于砌体墙偏心荷载而使得钢桁架扭转。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跨度墙面桁架支撑结构,包括钢桁架、砌体墙、楼板、圈梁、若干个支撑杆和若干个连接座;钢桁架包括上弦杆、下弦杆、若干个竖腹杆和若干个斜腹杆,上弦杆和下弦杆相互平行,上弦杆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上弦节点,下弦杆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下弦节点,上弦节点和下弦节点一一对应的设置,每个竖腹杆的两端均分别与上弦杆、下弦杆垂直相连,每个竖腹杆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在上弦杆的上弦节点、下弦杆的下弦节点上,每个斜腹杆的两端均分别与上弦杆、下弦杆倾斜相连,每个斜腹杆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在上弦杆的上弦节点、下弦杆的下弦节点上;砌墙体上设置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构造柱,构造柱与竖腹杆一一对应设置;钢桁架的背面与砌体墙相抵,钢桁架的上弦杆与楼板的下表面相连接,钢桁架的下弦杆与圈梁的上表面相连接,每个竖腹杆均与相对应的构造柱相贴合;若干个连接座沿上弦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楼板的下表面上,若干个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若干个连接座相连接,若干个支撑杆的下端分别一一对应的连接在下弦杆的若干个下弦节点上。
[0005]作为优选,所述下弦杆的每个下弦节点上均设置有一插口,每个插口的上壁和下壁上均同轴设置有第一通孔;每个支撑杆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一矩形套体,每个矩形套体的一端均与支撑杆相连接,每个矩形套体的另一端均为开口端,每个矩形套体的上壁板和下壁板上均同轴设置有第二通孔;每个构造柱上均设置有一预埋件,每个预埋件均包括埋设在构造柱内的预埋部和
贯穿与构造柱相对应的竖腹杆所连接的下弦节点的后壁而伸入到插口内的连接部,每个连接部上均设置有第三通孔;圈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盲孔,盲孔与下弦节点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竖腹杆上均可活动的设置有一可伸入到各自竖腹杆所连接的下弦节点的插口内的锁定件;当支撑杆与相对应的下弦节点相连接时,支撑杆上的矩形套体插入到相对应的下弦节点的插口内,此时下弦节点处的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各自下弦节点所对应的盲孔同轴线设置,每个竖腹杆内的锁定件均穿过各自竖腹杆所连接的下弦节点处的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后插入到盲孔内固定,锁定件将矩形套体、预埋件、下弦节点和圈梁相互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锁定件均包括插杆部和提手部,每个竖腹杆均为中空结构,每个竖腹杆的一侧壁上均设置有上下延伸的槽孔,锁定件的提手部均可滑动的设置在槽孔上,锁定件的插杆部均可活动的设置在竖腹杆内,每个槽孔的上端均设置有用于卡接提手部的第一卡槽部,每个槽孔的下端均设置有用于卡接提手部的第二卡槽部;当锁定件的提手部卡接在第一卡槽部内时,锁定件的插杆部完全位于竖腹杆内;当锁定件的提手部卡接在第二卡槽部内时,锁定件的插杆部穿过竖腹杆所连接的下弦节点上的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后插入到盲孔内固定。
[0007]作为优选,每个竖腹杆内均固定设置有导向块,每个竖腹杆上的锁定件的插杆部均可活动的竖直贯穿导向块。
[0008]作为优选,所述大跨度墙面桁架支撑结构还包括一楼层钢梁,楼层钢梁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腹板,上翼板的侧边与上弦杆相连接,下翼板的侧边与竖腹杆相连接,上翼板的上表面与楼板的下表面相抵。
[0009]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大跨度墙面桁架支撑结构,将钢桁架的下弦杆与圈梁接合在一起,将钢桁架的上弦杆与楼板接合在一起,并通过支撑杆将下弦杆的下弦节点与楼板下表面上的连接座相连接,这样,使得钢桁架的侧向稳定性较好,从而在钢桁架与砌体墙载荷存在偏心受力时,钢桁架不容易出现扭转,从而使得砌墙体不容易开裂。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2是支撑杆与下弦节点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钢桁架、楼板和圈梁的组合视图;图5是钢桁架与砌体墙的组合视图;图6是图4中A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2]由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大跨度墙面桁架支撑结构,包括钢桁架10、砌体墙20、楼
板30、圈梁40、若干个支撑杆50和若干个连接座60。
[0013]参照图4,钢桁架10包括上弦杆11、下弦杆12、若干个竖腹杆13和若干个斜腹杆14,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相互平行,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均水平设置,上弦杆1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上弦节点111,下弦杆12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下弦节点121,上弦节点111和下弦节点121一一对应的设置,每一组相对应的上弦节点111和下弦节点121均上下间隔分布,每个竖腹杆13的两端均分别与上弦杆11、下弦杆12垂直相连,每个竖腹杆13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在上弦杆11的上弦节点111、下弦杆12的下弦节点121上,每个斜腹杆14的两端均分别与上弦杆11、下弦杆12倾斜相连,每个斜腹杆14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在上弦杆11的上弦节点111、下弦杆12的下弦节点121上,竖腹杆13和斜腹杆14沿上弦杆11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
[0014]砌墙体20上设置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构造柱21,构造柱2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柱21与竖腹杆13一一对应设置。构造柱21与竖腹杆13均竖直设置。
[0015]参照图1、图4、图5,钢桁架10的背面与砌体墙20相抵,钢桁架10的上弦杆11与楼板30的下表面相连接,钢桁架10的下弦杆12与圈梁40的上表面相连接,每个竖腹杆13均与相对应的构造柱21相贴合,这样,将钢桁架10的下弦杆12与圈梁40接合在一起,将钢桁架10的上弦杆11与楼板30接合在一起,使得钢桁架10、楼板30和圈梁40之间结构稳固,使得钢桁架10的侧向稳定性较好。
[0016]若干个连接座60沿上弦杆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楼板30的下表面上,连接座60与下弦节点121一一对应设置,若干个支撑杆50的上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若干个连接座60相连接,若干个支撑杆50的下端分别一一对应的连接在下弦杆12的若干个下弦节点121上,这样,支撑杆50将下弦杆12的下弦节点121与楼板30下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墙面桁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桁架(10)、砌体墙(20)、楼板(30)、圈梁(40)、若干个支撑杆(50)和若干个连接座(60);钢桁架(10)包括上弦杆(11)、下弦杆(12)、若干个竖腹杆(13)和若干个斜腹杆(14),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相互平行,上弦杆(1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上弦节点(111),下弦杆(12)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下弦节点(121),上弦节点(111)和下弦节点(121)一一对应的设置,每个竖腹杆(13)的两端均分别与上弦杆(11)、下弦杆(12)垂直相连,每个竖腹杆(13)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在上弦杆(11)的上弦节点(111)、下弦杆(12)的下弦节点(121)上,每个斜腹杆(14)的两端均分别与上弦杆(11)、下弦杆(12)倾斜相连,每个斜腹杆(14)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在上弦杆(11)的上弦节点(111)、下弦杆(12)的下弦节点(121)上;砌墙体(20)上设置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构造柱(21),构造柱(21)与竖腹杆(13)一一对应设置;钢桁架(10)的背面与砌体墙(20)相抵,钢桁架(10)的上弦杆(11)与楼板(30)的下表面相连接,钢桁架(10)的下弦杆(12)与圈梁(40)的上表面相连接,每个竖腹杆(13)均与相对应的构造柱(21)相贴合;若干个连接座(60)沿上弦杆(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楼板(30)的下表面上,若干个支撑杆(50)的上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若干个连接座(60)相连接,若干个支撑杆(50)的下端分别一一对应的连接在下弦杆(12)的若干个下弦节点(12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墙面桁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弦杆(12)的每个下弦节点(121)上均设置有一插口(122),每个插口(122)的上壁和下壁上均同轴设置有第一通孔(123);每个支撑杆(50)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一矩形套体(51),每个矩形套体(51)的一端均与支撑杆(50)相连接,每个矩形套体(51)的另一端均为开口端,每个矩形套体(51)的上壁板和下壁板上均同轴设置有第二通孔(511);每个构造柱(21)上均设置有一预埋件(70),每个预埋件(70)均包括埋设在构造柱(21)内的预埋部(71)和贯穿与构造柱(21)相对应的竖腹杆(13)所连接的下弦节点(121)的后壁而伸入到插口(122)内的连接部(72),每个连接部(72)上均设置有第三通孔(721);圈梁(40)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盲孔(41),盲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科陈兴大
申请(专利权)人:华星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