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475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其包括壳体、收集组件和至少一个引流单元,壳体具有出气口,引流单元包括:引流管、多个第一吸附板、封堵件、管口盖和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一电加热器,引流管竖向布置且下端设置在壳体内而上端从壳体的出气口延伸至壳体外,引流管在靠近上端的部分管段上具有凸出且位于壳体外的出气管段;多个第一吸附板沿着引流管的管长方向倾斜且间隔交错地设置在引流管内部;封堵件活动连接在引流管的出气管段上;管口盖盖合在引流管的上端;第一电加热器设置在引流管内;收集组件设置在壳体内且用于接收引流管下端流出的油渍;在排气装置排放油烟时,封堵件与引流管的出气管段形成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的吸附板上油渍的积累速度相对较快的问题。的吸附板上油渍的积累速度相对较快的问题。的吸附板上油渍的积累速度相对较快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烧烤烹调设备
,特别是一种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烧烤烹调设备用于烧烤烹调食物,例如,牛肉、猪肉、香肠和韭菜等,其包括加热装置、烧烤装置和排气装置,其中,加热装置置于烧烤烹调设备的壳体内,用于直接加热食物,而烧烤装置用于放置待加热的食物,以便供加热装置加热,而排气装置用于将烧烤装置上的食物因加热而产生的油烟吸附排出。
[0003]目前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内部包含壳体、吸附油烟的吸附板和风机,其中,壳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吸附板和风机均设置在壳体内,风机将油烟由进气口吸入壳体内并由出气口排出且中间朝吸附板方向流动,吸附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会累积厚厚地一层油渍,需要及时清理该油渍,不然会影响排气装置的油烟吸附效果,在烧烤烹调设备使用频繁的地方,例如日常客户往来比较多的酒店、饭馆,吸附板上油渍的积累速度相对较快,若频繁地清理油渍费时费力,还会应该影响烧烤烹调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经研究发现吸附板少量油渍并不影响整个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的正常使用,考虑到吸附板上的油渍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将排气装置的吸附板上的油渍引导流向收集区域,避免了油渍在吸附板上逐渐累积,解决了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的吸附板上油渍的积累速度相对较快,若频繁地清理油渍费时费力,还会应该影响烧烤烹调进度的问题。
[0005]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气口,所述排气装置还包括收集组件和至少一个横向并列布置的引流单元,所述引流单元包括:
[0006]引流管,其竖向布置且下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而上端从所述壳体的出气口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引流管在靠近上端的部分管段上具有凸出且位于所述壳体外的出气管段;
[0007]多个第一吸附板,其沿着所述引流管的管长方向倾斜且间隔交错地设置在所述引流管内部;
[0008]封堵件,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引流管的出气管段上;
[0009]管口盖,其盖合在所述引流管的上端;
[0010]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一电加热器,其设置在所述引流管内;
[0011]所述收集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用于接收所述引流管下端流出的油渍;以及
[0012]在所述排气装置排放油烟时,所述封堵件与所述引流管的出气管段形成敞口。
[0013]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以及位于第一管段和第二
管段之间的圆弧管段,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吸附板设置在所述引流管的第一管段内。
[0014]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单元还包括:
[0015]微型电机,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
[0016]转轴,其与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键连接且位于所述引流管的圆弧管段的中心;
[0017]装载圆环,其固定地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0018]多个第二吸附板,其沿着所述装载圆环的外侧壁间隔设置,并且,每个所述第二吸附板的一端延伸至与所述引流管的圆弧管段的内侧壁接触,所述多个第二吸附板与所述引流管的圆弧管段的内侧壁形成密封环境,所述多个第二吸附板中的相邻两个第二吸附板之间形成夹角空间;
[0019]所述微型电机带动所述转轴竖向旋转,进而所述装载圆环和所述多个第二吸附板也竖向旋转,各个夹角空间也竖向旋转,并促使所述引流管的第一管段内油烟由各个夹角空间经过圆弧管段进入所述第二管段。
[002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的第一管段内设有与所述收集组件连接的引流筒,所述引流筒的下端开口且与所述收集组件的内部连通,所述多个第一吸附板中的部分第一吸附板倾斜向上设置在所述引流筒的筒壁上并与所述引流筒形成斜槽,所述引流筒的筒壁在斜槽处设有与所述引流筒的内部连通的筒壁孔。
[0021]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单元的数量为两个。
[0022]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组件包括:
[0023]承载板,其横向布置且内部中空,所述承载板的顶面与所述引流单元的引流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具有与多个所述引流管的内部连通的板孔。
[0024]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内具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二电加热器。
[002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组件还包括:
[0026]收集箱,其竖向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中间,所述收集箱的内部与所述承载板的内部连通。
[0027]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开口且在开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封口盖,所述封口盖位于所述收集箱的正上方且通过连杆与所述收集箱连接。
[0028]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装置还包括:
[0029]进气管组件,其包括总管、多个分支管以及设置在总管上的第一控制阀和设置在各个分支管上的第二控制阀,所述各个分支管布置将所述总管与相对应的各个所述引流单元中的引流管连接,所述总管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下端覆盖所述壳体的进气区域;以及
[0030]风机,其设置在所述总管内。
[003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0032]1、本专利技术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保留现有壳体的大部分构造,增加了引流单元和收集组件,该气装置工作时,油烟进入引流单元的引流管内,并在引流管的第一吸附板上积聚,在引流管内的较高温度环境下,油渍随着第一吸附板与引流管所形成的流动通道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收集组件中,由此完成,油渍的收集,避免了油渍在吸附板上逐渐累积,解决了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的吸附板上油渍的积累速度相对较快,若频繁地清理油渍费时费力,还会应该影响烧烤烹调进度的问题。
[0033]2、第一吸附板的数量多个可以对油烟达到多级吸附。
[0034]3、第一电加热器具有提高引流管内温度的作用,避免油渍在引流管内因温度较低而丧失流动性。
[0035]4、封堵件可以排气装置不工作时减少引流管内热量的流失,延长油渍流动、收集的时间。
[0036]5、引流单元的数量增加可以减缓油渍在单块吸附板上逐渐累积的速度,引流单元间横向并列布置,保持了壳体的高度大致不变,减少了壳体因尺寸在高度方向上的显著变化而带来产品结构的显著调整。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引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的工作状态图。
[0040]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吸附板与引流筒的连接示意图。
[0041]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承载板的截面图。
[0042]图6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43]附图标记:10、壳体;101、出气口;102、开口;20、引流单元;201、引流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出气口(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还包括收集组件(30)和至少一个横向并列布置的引流单元(20),所述引流单元(20)包括:引流管(201),其竖向布置且下端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而上端从所述壳体(10)的出气口(101)延伸至所述壳体(10)外,所述引流管(201)在靠近上端的部分管段上具有凸出且位于所述壳体(10)外的出气管段(2011);多个第一吸附板(202),其沿着所述引流管(201)的管长方向倾斜且间隔交错地设置在所述引流管(201)内部;封堵件(203),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引流管(201)的出气管段(2011)上;管口盖(204),其盖合在所述引流管(201)的上端;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一电加热器(205),其设置在所述引流管(201)内;所述收集组件(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且用于接收所述引流管(201)下端流出的油渍;以及在所述排气装置排放油烟时,所述封堵件(203)与所述引流管(201)的出气管段(2011)形成敞口(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01)包括第一管段(2012)、第二管段(2013)以及位于第一管段(2012)和第二管段(2013)之间的圆弧管段(2014),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吸附板(202)设置在所述引流管(201)的第一管段(201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单元(20)还包括:微型电机(206),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外侧壁上;转轴(207),其与所述微型电机(206)的输出端键连接且位于所述引流管(201)的圆弧管段(2014)的中心;装载圆环(208),其固定地套设在所述转轴(207)上;多个第二吸附板(209),其沿着所述装载圆环(208)的外侧壁间隔设置,并且,每个所述第二吸附板(209)的一端延伸至与所述引流管(201)的圆弧管段(2014)的内侧壁接触,所述多个第二吸附板(209)与所述引流管(201)的圆弧管段(2014)的内侧壁形成密封环境,所述多个第二吸附板(209)中的相邻两个第二吸附板(209)之间形成夹角空间(2010);所述微型电机(206)带动所述转轴(207)竖向旋转,进而所述装载圆环(208)和所述多个第二吸附板(209)也竖向旋转,各个夹角空间(2010)也竖向旋转,并促使所述引流管(2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秉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格莱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