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需耳塞、消除堵耳效应、消除啸叫的耳内式助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474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需耳塞、消除堵耳效应、消除啸叫的耳内式助听器,所述助听器设有独立分隔的喇叭腔体、PCBA装配腔体和咪头腔体,所述助听器在喇叭腔体和咪头腔体处分别设有喇叭出声孔与拾音孔,喇叭出声孔与拾音孔错开呈“7”字形设计,喇叭腔体在“7”字形头部,咪头腔体在“7”字形尾部,喇叭腔体在正面与侧面各有一个出声孔,所述助听器还包括电性连接的电流监测芯片、数字音量控制芯片和微控制器芯片,通过软件算法对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进行检测,当电流快速增加到超过软件设定阈值时,启动音量控制芯片电路,降低音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耳塞、可有效消除堵耳效应、有效消除啸叫。啸叫。啸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需耳塞、消除堵耳效应、消除啸叫的耳内式助听器


[0001]本技术涉及助听器
,特别的为一种无需耳塞、消除堵耳效应、消除啸叫的耳内式助听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助听器行业,通常声音是需要通过硅胶耳塞的密封来传递声音,现有的助听器使用硅胶耳塞密封耳道,形成堵耳,以求听阀变好,为了适应不同人群的耳道,每销售一台助听器,最少要配大中小三款硅胶耳塞,实际上有其中的两个用户用不上,配戴带硅胶耳塞的助听器,通常需要选取不同规格尺寸的硅胶耳塞试戴,消除啸叫。
[0003]现有技术的缺点:
[0004](1)现有的助听器使用硅胶耳塞密封耳道,出现堵耳效应,堵耳对大多数佩戴助听器者是经常存在的事实,堵耳效应主要是由于外耳道变封闭,造成骨导听阀变好的一个现象,但助听器佩戴者感觉耳部闷胀,听感不自然,体验感变差;
[0005](2)使用耳塞会增加材料成本(为了适应不同人群的耳道,每销售一台助听器,最少要配大中小三款硅胶耳塞,实际上有其中的两个用户用不上),破坏助听器产品的外观美观度;
[0006](3)配戴带硅胶耳塞的助听器,操作相对麻烦,通常需要选取不同规格尺寸的硅胶耳塞试戴一遍,从中选耳一款最适合听力患者耳道的来适配;
[0007](4)不是每一款硅胶耳塞都能与听损患者耳道完美适配,在不密封的情况下经常引起啸叫,体验感变差;
[0008](5)配戴带硅胶耳塞的助听器形成堵耳效应后,遇到突发暴破声时的超强声压对患者听力的损伤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提供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耳塞、消除堵耳效应、消除啸叫的耳内式助听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001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需耳塞、消除堵耳效应、消除啸叫的耳内式助听器,所述助听器设有独立分隔的喇叭腔体、PCBA装配腔体和咪头腔体,所述助听器在喇叭腔体和咪头腔体处分别设有喇叭出声孔与拾音孔,喇叭出声孔与拾音孔错开呈“7”字形设计,喇叭腔体在“7”字形头部,咪头腔体在“7”字形尾部,喇叭腔体在正面与侧面各有一个出声孔,所述助听器还包括电性连接的电流监测芯片、数字音量控制芯片和微控制器芯片,通过软件算法对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进行检测,当电流快速增加到超过软件设定阈值时,启动音量控制芯片电路,降低音量。
[0011]优选的,所述助听器的外壳由由上而下依次固定的面壳、中壳和底壳组成,喇叭腔体位于中壳和底壳围合空间内,PCBA装配腔体位于面壳、中壳围合的腔体内,所述PCBA装配腔体内设集成电路板,所述电流监测芯片、数字音量控制芯片和微控制器芯片均集成在集
成电路板上,所述集成电路板一端处设有独立的咪头腔体。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需耳塞、消除堵耳效应、消除啸叫的耳内式助听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①
助听器喇叭腔体/PCBA装配腔体/咪头腔体分隔,形成三个独立的安装腔体,互不扞扰的不需要耳塞的助听器结构;
[0014]②
助听器喇叭出声孔与拾音孔(咪头的安装位置)错开“7”字形设计,喇叭在“7”字形头部,咪头在“7”字形尾部,形成错位且距离较远有效阻断声反馈路径,消除啸叫效果更好;
[0015]③
助听器行业独特的通气孔出声(喇叭腔体在正面与侧面各有一个出声孔),半开放式通道的设计,消除了产品入耳佩戴时的堵耳效应。不受过大声压损伤更有效保护听力和提高体验感;
[0016]④
电路设计上独创性的引入防啸叫设计,通常当啸叫发生时,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会快速增加,出现异常;本电路选用电流监测芯片、数字音量控制芯片,微控制器芯片,通过软件算法对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进行检测,当电流快速增加到超过软件设定阈值时,启动音量控制电路,降低音量,以消除啸叫。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需耳塞、消除堵耳效应、消除啸叫的耳内式助听器爆炸分离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无需耳塞、消除堵耳效应、消除啸叫的耳内式助听器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电流监测芯片控制电路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数字音量控制芯片电路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微控制器芯片电路示意图。
[0022]图中:1、面壳;2、中壳;3、底壳;4、PCBA装配腔体;5、咪头腔体;6、喇叭腔体;7、集成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如图1

5所示,一种无需耳塞、消除堵耳效应、消除啸叫的耳内式助听器,助听器设
有独立分隔的喇叭腔体6、PCBA装配腔体4和咪头腔体5,助听器的外壳由由上而下依次固定的面壳1、中壳2和底壳3组成,喇叭腔体6位于中壳2和底壳3围合空间内,PCBA装配腔体4位于面壳1、中壳2围合的腔体内,PCBA装配腔体4内设集成电路板7,电流监测芯片、数字音量控制芯片和微控制器芯片均集成在集成电路板7上,集成电路板7一端处设有独立的咪头腔体5,助听器在喇叭腔体6和咪头腔体5处分别设有喇叭出声孔与拾音孔,喇叭出声孔与拾音孔错开呈“7”字形设计,喇叭腔体6在“7”字形头部,咪头腔体5在“7”字形尾部,形成错位且距离较远,有效阻断声反馈路径,达到消除啸叫目的,喇叭腔体6在正面与侧面各有一个出声孔,半开放式通道的设计,消除了产品入耳佩戴时的堵耳效应。更有效保护听力和提高体验感,助听器还包括电性连接的电流监测芯片、数字音量控制芯片和微控制器芯片,电路设计上独创性的引入防啸叫设计,通常当啸叫发生时,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会快速增加,出现异常,本电路选用电流监测芯片、数字音量控制芯片,微控制器芯片,通过软件算法对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进行检测,当电流快速增加到超过软件设定阈值时,启动音量控制电路,降低音量,以消除啸叫。
[0026]本实用中,图3利用专有电流监测芯片实时监测工作电流,图4微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需耳塞、消除堵耳效应、消除啸叫的耳内式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听器设有独立分隔的喇叭腔体、PCBA装配腔体和咪头腔体,所述助听器在喇叭腔体和咪头腔体处分别设有喇叭出声孔与拾音孔,喇叭出声孔与拾音孔错开呈“7”字形设计,喇叭腔体在“7”字形头部,咪头腔体在“7”字形尾部,喇叭腔体在正面与侧面各有一个出声孔,所述助听器还包括电性连接的电流监测芯片、数字音量控制芯片和微控制器芯片,通过软件算法对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进行检测,当电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腾聂飞云冯兵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一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