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大规模接入下配电网运行状态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4442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领域,尤其为分布式大规模接入下配电网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据现有电网情况,获取电网结构特性参数及负载水平;获取不同场景下风光水储最优配置大小;依据电网发展建设约束条件,构建电网运行目标函数,同时结合边界条件,得出最优参数;得出不同分布式接入下不同状态下的电网最优运行方式,为分布式接入提供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分布式电源及储能接入下,不同网架结构电网不同情况下的运行方法,依据电网发展建设约束条件,构建适应分布式大规模接入下不同运行情况下的目标函数,得出正常运行、故障运行、离网运行下的电网运行方式调控方法,满足分布式能源及储能接入下的电网高效、可靠运行调控。可靠运行调控。可靠运行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布式大规模接入下配电网运行状态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领域,尤其是分布式大规模接入下配电网运行状态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网运行状态通常情况下被分为正常运行状态、检修状态及故障状态三种,因此传统配电网运行方式包含了配电系统正常运行的检修与优化工作、故障状态下的检修与优化工作。当配电网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为促使网络拓扑结构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需要对联络开关与分段开关的分合状态做出相应调整。这样能实现网络功率流的转变,并改善配电网整体运行水平。
[0003]在检修过程中,故障状态下的配电网运行妨害优化,要将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非检修区域作为重点与关键,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非故障区域的正常供电,从而使整个电网供电安全得到保障。但传统电网仅由高到低的方向进行运行水平的调控,在配电网网架内进行运行调控。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分布式能源及储能的接入势必会导致电网潮流等变化,电网的运行调控也随之变化,如何进行高效、可靠的调控是电网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出分布式大规模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分布式大规模接入下配电网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1:依据现有电网情况,获取电网结构特性参数及负载水平;S1.2:获取不同场景下风光水储最优配置大小;S1.3:依据电网发展建设约束条件,构建电网运行目标函数,同时结合边界条件,得出最优参数;S1.4:得出不同分布式接入下不同状态下的电网最优运行方式,为分布式接入提供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大规模接入下配电网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中,构建的电网运行目标函数,分别以DG接入后净负荷波动率最小为目标,以总费用经济性最优为目标进行构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大规模接入下配电网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DG接入后净负荷波动率最小为目标构建步骤如下:以电网可应对的DG接入后净负荷波动率最小,周期内综合运行费用最优为目标;其目标函数描述为:式中,F
min
为调度1个周期(T=24小时)内最小净负荷波动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大规模接入下配电网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总费用经济性最优为目标构建步骤如下:以配电网的经济运行为基础,以总费用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式中,E
min
为调度1个周期(T=24小时)内经济最优费用;E
w
(t)为t时段弃风惩罚费用;E
p
(t)为t时段弃光惩罚费用;E1(t)为t时段削负荷惩罚费用;E
c
为调度周期内储能装置运行成本;E
w
(t)=c
w
Δp
w
(t)ΔTE
p
(t)=c
p
Δp
p
(t)ΔTE1(t)=c1Δp
l
(l(t)ΔT式中,c
w
和c
p
分别为单位弃风电量和弃光电量的惩罚金额;c
l
为单位削负荷的惩罚金额;Δp
w
(t)和Δp
p
(t)分别为时刻t的弃风和弃光功率;Δp
l
(t)为时刻t的削负荷;ΔT为相邻时刻的时间间隔;N
t
为调度周期内储能装置充放电次数;E
in
为储能装置投资费用;N
k
为储能装置的最大循环充放电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大规模接入下配电网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中约束条件包括节点电压约束、功率平衡约束、潮流约束、可中断约束和储能荷电状态约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布式大规模接入下配电网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秀玲谢宇哲周盛王劭均余丹萍王晓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