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型布袋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409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型布袋除尘装置,包括除尘机架,所述除尘机架的左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除尘机架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清尘器,所述除尘机架右侧的顶部且位于清尘器的底部设置有储热组件,所述储热组件包括回收壳体,所述回收壳体的内腔贯穿设置有热回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回收壳体、粉尘传感器、报警灯、循环管、连接杆、导热柱、吸热条、连接板、回形框、遮挡柱、底板、转杆、连接盘、支撑柱、限位盘、盖板和进气管道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布袋除尘装置不具有余热回收的功能,继而在对热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处理后,易造成空气中的热能浪费,存在一定的弊端,降低了布袋除尘装置实用性的问题。置实用性的问题。置实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回收型布袋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布袋除尘
,具体为一种余热回收型布袋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布袋除尘堪称袋式除尘器的心脏,一般被称为除尘布袋或者除尘滤袋,除尘布袋是袋式除尘器运行过程中的关键部分,通常圆筒型滤袋垂直地悬挂在除尘器中,除尘布袋的面料和设计应尽量追求高效过滤、易于粉尘剥离及经久耐用效果,除尘布袋的选用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除尘器的除尘效果,选取用除尘布袋从下列几个方面选取择:气体的温度,潮湿度和化学性,颗粒大小,含尘浓度,过滤风速,清尘方式等因素。
[0003]在对粉尘进行处理来的过程中,常会用到布袋除尘装置,现有的布袋除尘装置不具有余热回收的功能,继而在对热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处理后,易造成空气中的热能浪费,存在一定的弊端,降低了布袋除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型布袋除尘装置,具备余热回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布袋除尘装置不具有余热回收的功能,继而在对热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处理后,易造成空气中的热能浪费,存在一定的弊端,降低了布袋除尘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回收型布袋除尘装置,包括除尘机架,所述除尘机架的左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除尘机架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清尘器,所述除尘机架右侧的顶部且位于清尘器的底部设置有储热组件,所述储热组件包括回收壳体,所述回收壳体的内腔贯穿设置有热回收组件,所述回收壳体内腔的右侧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回收壳体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储热组件的右侧螺栓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右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道。
[0006]优选的,所述回收壳体正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灯,所述回收壳体正表面的底部镶嵌安装有粉尘传感器,所述风机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除尘机架左侧的顶部连通,所述回收壳体内腔的底部开设有通槽。
[0007]优选的,所述热回收组件包括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设置于回收壳体的内腔,所述循环管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粘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循环管的一端与回收壳体的内表面固定粘接,所述循环管的外表面固定粘接有导热柱。
[0008]优选的,所述循环管的内表面设置有吸热条,所述吸热条的表面粘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吸热条的一端与循环管的内表面固定粘接。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回形框,所述回形框滑动设置于回收壳体的内腔,所述回形框的内表面固定粘接有遮挡柱,所述回形框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贯穿至回收壳体的底部。
[0010]优选的,所述遮挡柱的表面喷涂有防粘涂料,所述底板底部的中心处固定焊接有握把。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杆的顶部与回收壳体的底部通过阻尼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底部固定粘接有连接盘,两个连接盘顶部相对的一侧固定粘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粘接有限位盘。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回收壳体、粉尘传感器、报警灯、循环管、连接杆、导热柱、吸热条、连接板、回形框、遮挡柱、底板、转杆、连接盘、支撑柱、限位盘、盖板和进气管道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布袋除尘装置不具有余热回收的功能,继而在对热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处理后,易造成空气中的热能浪费,存在一定的弊端,降低了布袋除尘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握把,能够便于使用者移动底板,通过设置底板和限位盘配合使用,能够对回形框进行限位固定,通过设置转杆和连接盘配合使用,能够对支撑柱和限位盘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设置遮挡柱,能够减轻空气在回收壳体内的流速,通过设置连接杆,能够对循环管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导热柱和吸热条配合使用,能够起到导热的作用,通过设置连接板,能够将吸热条稳定安装在循环管内。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储热组件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热回收组件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安装组件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限位组件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热回收组件局部结构剖视立体示意图。
[0021]图中:1除尘机架、2风机、3清尘器、4储热组件、41回收壳体、42粉尘传感器、43报警灯、5热回收组件、51循环管、52连接杆、53导热柱、54吸热条、55连接板、6安装组件、61回形框、62遮挡柱、63底板、7限位组件、71转杆、72连接盘、73支撑柱、74限位盘、8盖板、9进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阅图1

图6,一种余热回收型布袋除尘装置,包括除尘机架1,除尘机架1的左侧设置有风机2,除尘机架1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清尘器3,除尘机架1右侧的顶部且位于清尘器3的底部设置有储热组件4,储热组件4包括回收壳体41,回收壳体41的内腔贯穿设置有热回收组件5,回收壳体41内腔的右侧设置有安装组件6,回收壳体41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限位组件7,储热组件4的右侧螺栓连接有盖板8,盖板8右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道9,回收壳体41正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灯43,回收壳体41正表面的底部镶嵌安装有粉尘传感器42,风机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除尘机架1左侧的顶部连通,回收壳体4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通槽,热回收组件5包括循环管51,循环管51设置于回收壳体41的内腔,循环管51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粘接有连接杆52,通过设置连接杆52,能够对循环管51进行固定,连接杆52远离循环管51的一端与回收壳体41的内表面固定粘接,循环管51的外表面固定粘接有导热柱53,循环管51的内表面设置有吸热条54,通过设置导热柱53和吸热条54配合使用,能够起到导热的作用,吸热条54的表面粘接有连接板55,通过设置连接板55,能够将吸热条
54稳定安装在循环管51内,连接板55远离吸热条54的一端与循环管51的内表面固定粘接,安装组件6包括回形框61,回形框61滑动设置于回收壳体41的内腔,回形框61的内表面固定粘接有遮挡柱62,回形框61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底板63,底板63的底部贯穿至回收壳体41的底部,遮挡柱62的表面喷涂有防粘涂料,通过设置遮挡柱62,能够减轻空气在回收壳体41内的流速,底板63底部的中心处固定焊接有握把,通过设置握把,能够便于使用者移动底板63,限位组件7包括转杆71,转杆71的数量为两个,转杆71的顶部与回收壳体41的底部通过阻尼轴承活动连接,转杆71的底部固定粘接有连接盘72,两个连接盘72顶部相对的一侧固定粘接有支撑柱73,支撑柱73的顶部固定粘接有限位盘74,通过设置转杆71和连接盘72配合使用,能够对支撑柱73和限位盘74的位置进行调节,限位盘74的顶部与底板63的底部接触,通过设置底板63和限位盘74配合使用,能够对回形框61进行限位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回收型布袋除尘装置,包括除尘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架(1)的左侧设置有风机(2),所述除尘机架(1)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清尘器(3),所述除尘机架(1)右侧的顶部且位于清尘器(3)的底部设置有储热组件(4),所述储热组件(4)包括回收壳体(41),所述回收壳体(41)的内腔贯穿设置有热回收组件(5),所述回收壳体(41)内腔的右侧设置有安装组件(6),所述回收壳体(41)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限位组件(7),所述储热组件(4)的右侧螺栓连接有盖板(8),所述盖板(8)右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道(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型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壳体(41)正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灯(43),所述回收壳体(41)正表面的底部镶嵌安装有粉尘传感器(42),所述风机(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除尘机架(1)左侧的顶部连通,所述回收壳体(4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通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型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组件(5)包括循环管(51),所述循环管(51)设置于回收壳体(41)的内腔,所述循环管(51)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粘接有连接杆(52),所述连接杆(52)远离循环管(51)的一端与回收壳体(41)的内表面固定粘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才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钿贝世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