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建筑工程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405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建筑工程井盖,包括本体,所述丝杆远离本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十字圆盘,所述固定柱位于第二通孔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丝杆和十字圆盘,有利于支撑柱快速与井道接触,从而加强固定,避免由于井盖深度有差异导致井盖与井道不匹配,需要对井盖重新更换,费时费力,设置水槽和第一通孔,有利于提升装置的排水性,避免水流难以排出对丝杆造成损坏,设置弧形槽和滤网,有利于提升装置的拦截效率,避免过多杂物进入下水道造成堵塞。道造成堵塞。道造成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建筑工程井盖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建筑工程井盖。

技术介绍

[0002]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窨井盖是用来盖窨井的盖子,城市建设中会有很多地下管道,这些管道每隔一段要有一个通向地面的出口,由管道到地面的这一段是窨井,窨井盖为了耐车辆碾压,大多为生铁或球墨铸铁制,上面会有各种花纹,除了方便辨识窨井用途及管理机构,也可防止雨天时过于滑溜造成交通事故。
[0003]但是传统的井盖大多为不可调节的,由于不同井口设计的深度有所差异,导致需要配备相对应的深度的井盖,如果井盖的深度不匹配则需要重新拿取进行更换,费时费力,因此需要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建筑工程井盖,来满足不同深度井盖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建筑工程井盖。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建筑工程井盖,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远离本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十字圆盘,且十字圆盘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柱位于第二通孔的内部。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开设有盖槽,所述盖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挡盖,挡盖用于保护转动把手,避免转动把手受损。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盖槽的侧表面设置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位置与挡盖的位置相对应,矩形槽方便对挡盖进行拿取和放置。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丝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且转动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通过增大摩擦来方便旋转转动把手。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动把手的下方开设有水槽,所述水槽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贯穿本体的底部,第一通孔便于排出水槽内部的水流。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呈对称分布,所述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漏孔,限位块用于放置本体,使其与路面平齐。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十字圆盘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环,且移动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移动环配合支撑柱对井道侧壁形成支撑,减轻限位块的
压力。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十字圆盘与移动环之间设置多个有弧形槽,且多个弧形槽的内部安装有滤网,滤网用于过滤较大的杂物,避免下方通道堵塞。
[0013]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建筑工程井盖,通过设置丝杆和十字圆盘,丝杆转过程中带动十字圆盘进行位移,使得移动环进行位置调整,有利于支撑柱快速与井道接触,从而加强固定,避免由于井盖深度有差异导致井盖与井道不匹配,需要对井盖重新更换,费时费力。
[0015]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建筑工程井盖,通过设置水槽和第一通孔,当雷雨天气雨水过大进入水槽后,由第一通孔快速将其排入下方井道内,有利于提升装置的排水性,避免水流难以排出对丝杆造成损坏。
[0016]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建筑工程井盖,通过设置弧形槽和滤网,雨水通过弧形槽进入底部井道,但是稍大点的杂物会被滤网截留,使得后期清理下水道的难度降低,有利于提升装置的拦截效率,避免过多杂物进入下水道造成堵塞。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建筑工程井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建筑工程井盖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图2中A处放大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建筑工程井盖的侧视图。
[0021]图例说明:
[0022]1、本体;2、限位块;3、漏孔;4、盖槽;5、水槽;6、第一通孔;7、丝杆;8、转动把手;9、挡盖;10、矩形槽;11、移动环;12、第二通孔;13、固定柱;14、固定板;15、弧形槽;16、滤网;17、支撑柱;18、十字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建筑工程井盖:包括本体1,本体1用于放置在路面上,盖住下方井道,方便车辆和行人通过,本体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7,丝杆7用于调节十字圆盘18的高度,便于适应于不同深度的井道口,丝杆7远离本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配合固定柱13对丝杆7进行限位,使得丝杆7保持位置不变,固定板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3,固定柱13远离固定板14的一端与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丝杆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十字圆盘18,十字圆盘18能够通过位置调节从而带动移动环11位移,且十字圆盘18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2,第二通孔12便于固定柱13在其内部进行移动,固定柱13位于第二通孔12的内部。
[0024]本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盖槽4,盖槽4用于放置挡盖9,盖槽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挡盖9,挡盖9用于对转动把手8进行保护,盖槽4的侧表面设置有矩形槽10,且矩形槽10的位置与挡盖9的位置相对应,矩形槽10方便对挡盖9进行拿取和放置,也用于雨水的下渗,辅助路面雨水排入下方井道,丝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8,且转动把手8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
纹路,转动把手8便于对丝杆7进行转动,通过防滑纹路增强转动把手8外表面的摩擦力,转动把手8的下方开设有水槽5,水槽5能够对水流进行聚集,水槽5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能够将聚集地水流排入下方井道,且第一通孔6贯穿本体1的底部,本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2,限位块2便于将本体1固定在井道的外表面,从而方便对井盖进行高度调整,且两个限位块2呈对称分布,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漏孔3,漏孔3便于水流进入下方井道,十字圆盘18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环11,移动环11用于配合十字圆盘18方便安装滤网16,且移动环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7,支撑柱17用于对井道侧壁形成支撑,十字圆盘18与移动环11之间设置多个有弧形槽15,弧形槽15用于安装滤网16,且多个弧形槽15的内部安装有滤网16,滤网16将稍大点的杂物拦截住,便于后期清理,避免下水道堵塞。
[0025]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限位块2卡在井道两侧,然后拿下挡盖9,利用转动把手8旋转丝杆7,使得十字圆盘18在丝杆7的外表面向下移动,固定柱13和固定板14用于对丝杆7进行限位,然后利用支撑柱17的底部与井道侧壁接触,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建筑工程井盖,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7),所述丝杆(7)远离本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3),所述固定柱(13)远离固定板(14)的一端与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十字圆盘(18),且十字圆盘(18)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2),所述固定柱(13)位于第二通孔(12)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建筑工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盖槽(4),所述盖槽(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挡盖(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建筑工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槽(4)的侧表面设置有矩形槽(10),且矩形槽(10)的位置与挡盖(9)的位置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建筑工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柏茗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诚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