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纺织物的热转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354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混纺织物的热转印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混纺织物的热转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设计好的图案用数码打印机打印到热转印纸上,得到含有图案的热转印纸;2)将液态的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多元胺、溶剂混合,得到前处理液;3)将混纺织物浸泡于前处理液中,然后压轧、烘焙,得到处理后的涤棉混纺织物;4)将含有图案的热转印纸贴合到处理后的涤棉混纺织物后,进行热压处理,得到热转印后的混纺织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转印方法不仅适用于混纺织物,而且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前处理液的原料易得、适用于规模化生产的特点,同时还能够制得图案完整、颜色鲜艳、着色均匀、色牢度好、耐水洗、面料柔软、肤感较好的混纺面料。肤感较好的混纺面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混纺织物的热转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印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混纺织物的热转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纺织物中含有合成纤维(例如,涤纶、腈纶)和天然纤维(例如,棉、麻、蚕丝,粘胶纤维)两种纤维,其既拥有合成纤维的挺括性、快干性,又拥有天然纤维的吸湿排汗性、亲肤性。然而,由于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差别较大,染色所需的染料种类、染色工艺相差较大,故其染色工艺较为复杂、工序较长。目前,对于这种具有两种纤维的面料的印花方法,只能通过胶浆印花或者涂料数码印花的方式来实现,但是采用胶浆印花或者涂料数码印花又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缺陷,如使价格昂贵、面料不透气、手感发硬、穿着不舒适等问题。
[0003]热转印,是一类业界公认的快速印花工艺,具有工艺短、颜色鲜艳、牢度高、无需水洗等优点。目前,由于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差别较大,热转印工艺中采用的染料也存在仅适用于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的印花的问题。如果直接将适用于合成纤维的染料应用于含有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混纺织物(例如,涤棉混纺织物和涤粘混纺织物)上,则会出现在混纺织物里出现着色难和着色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导致印花后的织物颜色发灰、暗淡,转印图案不完整(有瑕疵点)等质量问题。而基于上述问题,人们通常是通过改进热转印技术中的数码打印墨水(或染料)来提高其热转印的染色效果,但是数码打印墨水(或染料)的研究存在制备复杂、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
[0004]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简单、低成本,且适用于含有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混纺织物的热转印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涤棉织物的热转印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为:本专利技术是依靠一种前处理液对含有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混纺织物进行改性,该前处理液主要包括含有苯环和羟基的环氧树脂(例如,双酚A环氧树脂、双酚F树脂乳液)和多元胺(例如,聚醚胺、1,6

己二胺)两种有效组分,而两种组分中苯环基团能够依靠范德华力吸附的作用将分散染料吸附到织物上,两种组分中的醚键能够使得混合织物变得柔软、肤感更好。
[0007]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混纺织物的热转印方法,具体是先将含有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混纺织物通过浸轧吸附到混纺织物上,然后在较高温度的烘焙条件下吸附在混纺织物的前处理液中的氨基、羟基会与环氧基团发生交联反应,同时混纺织物的纤维上的羟基也会与环氧基团发生反应,从而能够使得混纺织物的表面上以共价键的形式引入苯环基团、亚甲基、醚键等疏水基团(形成的有利于吸附染料的染座),进而有利于混纺织物在热转印的工艺中得到图案完整、颜色鲜艳、着色均匀、色牢度好、耐水洗、面料柔软、肤感较好的
混纺面料。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9]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混纺织物的热转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将设计好的图案打印到热转印纸上,得到含有图案的热转印纸;
[0011]2)将环氧树脂和多元胺用溶剂分散制成前处理液;
[0012]3)将混纺织物浸泡于前处理液中,然后压轧、烘焙,得到处理后的混纺织物;
[0013]4)将步骤1)所述含有图案的热转印纸贴合到步骤3)所述处理后的混纺织物后,进行热压处理,得到热转印后的混纺织物。
[0014]优选地,步骤1)所述打印使用的墨水为浙江蓝宇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热转印分散墨水、珠海天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热转印分散墨水、深圳墨库图文技术有限公司的热转印分散墨水中的一种。
[0015]优选地,步骤1)所述热转印纸为浙江仙鹤特种纸业有限公司的热转印纸,克重为30g/m2。
[0016]优选地,步骤2)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进一步优选地,步骤2)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乳液、双酚F型环氧树脂乳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更进一步优选地,步骤2)所述环氧树脂为美国瀚森公司的3510

W

60A、日本吉村油化学的YUKARESIN EF

280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优选地,步骤2)所述多元胺为聚醚胺、1,6

己二胺、1,8

辛二胺、1,4

丁二胺、1,3

丙二胺、乙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进一步优选地,步骤2)所述多元胺为聚醚胺、1,6

己二胺、1,8

辛二胺、1,4

丁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更进一步优选地,步骤2)所述多元胺为聚醚胺、1,6

己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优选地,步骤2)所述溶剂为水、乙醇、乙二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3]进一步优选地,步骤2)所述溶剂为水。
[0024]优选地,步骤2)所述环氧树脂和多元胺的质量比为1:1~5:1。
[0025]进一步优选地,步骤2)所述环氧树脂和多元胺的质量比为1.5:1~4:1。
[0026]优选地,步骤2)所述多元胺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1:10。
[0027]进一步优选地,步骤2)所述多元胺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2~1:6。
[0028]优选地,步骤3)所述混纺织物由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混纺而成。
[0029]优选地,步骤3)所述混纺织物为涤粘混纺织物或涤棉混纺织物。
[0030]优选地,所述涤粘混纺织物选自混纺织物规格为T/C 65/35、T/C 55/45、T/C 50/50、T/C 20/80中的一种。
[003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涤粘混纺织物选自混纺织物规格为T/C 65/35、T/C 50/50中的一种。
[0032]优选地,所述涤棉混纺织物选自混纺织物规格为T/R 65/35、T/R 55/45、T/R 50/50、T/R 20/80中的一种。
[003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涤棉混纺织物选自混纺织物规格为T/R 65/35、T/R 50/50中
的一种。
[0034]具体地,涤粘混纺织物是采用涤纶纤维和粘胶纤维(由天然纤维加工而成的)混纺而成的,涤棉混纺织物是采用涤纶纤维和棉制纤维混纺而成的。
[0035]优选地,步骤3)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min~10min。
[0036]优选地,步骤3)所述压轧的压力为0.2MPa~0.8MPa。
[0037]优选地,步骤3)所述烘焙的温度为140℃~200℃。
[0038]进一步优选地,步骤3)所述烘焙的温度为170℃~190℃。
[0039]优选地,步骤3)所述烘焙的时间为1min~10min。
[0040]进一步优选地,步骤3)所述烘焙的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纺织物的热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设计好的图案打印到热转印纸上,得到含有图案的热转印纸;2)将环氧树脂和多元胺用溶剂分散制成前处理液;3)将混纺织物浸泡于前处理液中,然后压轧、烘焙,得到处理后的混纺织物;4)将步骤1)所述含有图案的热转印纸贴合到步骤3)所述处理后的混纺织物后,进行热压处理,得到热转印后的混纺织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纺织物的热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混纺织物的热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多元胺为聚醚胺、1,6

己二胺、1,8

辛二胺、1,4

丁二胺、1,3

丙二胺、乙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用于混纺织物的热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新楼邓勇钟智鹏房文杰李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希音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