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生态抑藻悬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334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复合生态抑藻悬浮床,包括:悬浮植物种植床、底质改善床、悬浮床位置调节装置和滤网,悬浮植物种植床和底质改善床上下布置,且共同由滤网罩住;悬浮床位置调节装置分别与悬浮植物种植床和底质改善床相连;悬浮植物种植床上种植沉水植物。有益效果是:通过悬浮植物种植床对水体进行净化,底质改善床对黑臭底泥进行原位修复,以改善底质土壤性状,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全方位高效修复水体,生态安全,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布设滤网,不仅可以防止水体中的动物对滤网内的食藻虫进行捕食,还可以阻挡大颗粒悬浮固体进入悬浮床内影响水体透明度提高效果。入悬浮床内影响水体透明度提高效果。入悬浮床内影响水体透明度提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生态抑藻悬浮床


[0001]本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生态抑藻悬浮床。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与营养盐富集的协同放大效应进一步加剧了湖库富营养化及蓝藻水华爆发程度,导致通过大规模流域控源截污来防止湖库藻类水华也难奏效,出现了营养盐负荷得到削减后,浮游植物密度仍然难以控制在较低水平的问题。恢复沉水植物被认为是将“藻型浊水态”转换为“草型清水态”的主要途径。
[0003]沉水植物在水体透明度低、水体深度大、底质恶劣的环境下成活率很低,植被恢复困难。目前我国开发和应用的一些种植沉水植物的生态浮岛、悬浮式生态床,可以给沉水植物生长提供适应的生境,但或多或少存在以下问题:
[0004]1)仅仅从植物吸收作用、底质填料吸附以及微生物降解机理出发,忽略了水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大型植物和体型微小但数量惊人的浮游植物,大量过量的营养物被浮游植物(蓝藻、绿藻)利用,这些藻类在光合作用下生长繁殖迅速,从而导致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附着在沉水植物叶片上的藻类等会抑制沉水植物的生长,甚至导致沉水植物衰亡;
[0005]2)采用种植筐或种植格,也有采用种植盘外加开有种植孔的盖板,一方面,由于沉水植物有很强的分蘖能力,这种种植方式会限制沉水植物的生长繁殖,另一方面,空间分隔的局限性也会使基质填充量以及尺寸的选择受限,达不到预期的吸附效果,这两方面都会使净化效果欠佳;
[0006]3)有一些应用考虑到水草成熟后让水草沉到湖床自行生长扩散,但是黑臭底泥不处理,其仍会不断向水体释放有害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泥

水界面也会由于长期处在厌氧状态而存在有害菌群,这些都会影响沉降到湖底的沉水植物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生态抑藻悬浮床,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8]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生态抑藻悬浮床,包括:悬浮植物种植床、底质改善床、悬浮床位置调节装置和滤网,悬浮植物种植床和底质改善床上下布置,且共同由滤网罩住;悬浮床位置调节装置分别与悬浮植物种植床和底质改善床相连;悬浮植物种植床上种植沉水植物。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进一步,悬浮植物种植床包括:第一金属网床体、生长基质层、网箱和伸缩杆,第一金属网床体内铺设生长基质层;网箱布置在第一金属网床体的下方,并通过伸缩杆与第一金属网床体相连。
[0011]进一步,第一金属网床体为四个上端敞口的盒体通过焊接块连接,盒体四周和底部有网孔;相邻两个盒体之间具有间隙,形成活动通道。
[0012]进一步,盒体为金属材质。
[0013]进一步,生长基质层分为两层,底层为吸附层,上层为基料层。
[0014]更进一步,吸附层为沸石与凹凸棒土混合粘结块;基料层为活性炭和牡蛎粉。
[0015]更进一步,活性炭经过了在EM菌液中浸泡24小时的处理。
[0016]进一步,底质改善床包括:第二金属网床体,以及铺设在第二金属网床体内的底质改良基质层。
[0017]更进一步,底质改良基质层采用过氧化钙、沸石、麦饭石。
[0018]进一步,还包括支架,支架设置在悬浮植物种植床上,以将悬浮植物种植床上方的滤网支撑固定在一定高度处。
[0019]进一步,悬浮床位置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柱和斜支杆,在两根固定柱之间布置悬浮植物种植床和底质改善床;固定柱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斜支杆;悬浮植物种植床和底质改善床的两侧均设置固定环,底质改善床两侧的固定环分别套在两根固定柱上,悬浮植物种植床两侧的固定环分别套在两根固定柱的斜支杆上。
[0020]进一步,滤网为尼龙网。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通过悬浮植物种植床对水体进行净化,底质改善床对黑臭底泥进行原位修复,以改善底质土壤性状,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全方位高效修复水体,生态安全,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0023]2)在滤网内投放食藻虫,通过投放食藻虫进行抑藻,同时可以滤食10

40um的微小颗粒,快速提高水体透明度;布设滤网,不仅可以防止水体中的动物对食藻虫的捕食,还可以阻挡大颗粒悬浮固体进入悬浮床内影响水体透明度提高效果;
[0024]3)通过沸石与凹凸棒土混合粘结块作为生长基质的吸附层,可吸附水质氨态氮、甲醇分子、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能有效的降低硫化氢毒性,调节pH值;利用活性炭优异的吸附微生物的性质,构建菌草共生体系,强化了沉水植物对水体的净化效果,同时添加牡蛎粉为微生物和沉水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0025]4)采用原位修复底泥的方法,过氧化钙改善泥

水界面的缺氧状况,沸石吸收底泥向水体释放的污染物,麦饭石调节pH并提供各种营养物质,调整泥水界面中有害菌落转化为有益菌落,为沉水植物的自然扩散繁殖提供良好生境。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所述复合生态抑藻悬浮床的结构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所述复合生态抑藻悬浮床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00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9]1、悬浮植物种植床,2、悬浮床位置调节装置,3、底质改善床,4、滤网,5、沉水植物,6、第一金属网床体,7、伸缩杆,8、生长基质层,9、网箱,10、底质改良基质层,11、第二金属网床体,12、固定柱,13、固定环,14、活动通道,15、焊接块,16、斜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复合生态抑藻悬浮床,包括:
[0033]悬浮植物种植床1、底质改善床3、悬浮床位置调节装置2和滤网4;
[0034]悬浮植物种植床1和底质改善床3上下布置,
[0035]而悬浮植物种植床1和底质改善床3共同由滤网4罩住;
[0036]悬浮床位置调节装置2分别与悬浮植物种植床1和底质改善床3相连,以调节悬浮植物种植床1和底质改善床3之间的间距;
[0037]悬浮植物种植床1上种植沉水植物5;
[0038]通过悬浮植物种植床1对水体进行净化,底质改善床3对黑臭底泥进行原位修复,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全方位高效修复水体,生态安全,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0039]可以在滤网4内投放食藻虫,通过投放食藻虫进行抑藻,同时可以滤食10

40um的微小颗粒,快速提高水体透明度;布设滤网4,不仅可以防止水体中的动物对食藻虫的捕食,还可以阻挡大颗粒悬浮固体进入悬浮床内影响水体透明度提高效果。
[0040]实施例2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生态抑藻悬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浮植物种植床(1)、底质改善床(3)、悬浮床位置调节装置(2)和滤网(4),所述悬浮植物种植床(1)和所述底质改善床(3)上下布置,且共同由滤网(4)罩住;所述悬浮床位置调节装置(2)分别与所述悬浮植物种植床(1)和所述底质改善床(3)相连;所述悬浮植物种植床(1)上种植沉水植物(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生态抑藻悬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植物种植床(1)包括:第一金属网床体(6)、生长基质层(8)、网箱(9)和伸缩杆(7),所述第一金属网床体(6)内铺设生长基质层(8);所述网箱(9)布置在第一金属网床体(6)的下方,并通过伸缩杆(7)与第一金属网床体(6)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生态抑藻悬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网床体(6)为四个上端敞口的盒体通过焊接块(15)连接,所述盒体四周和底部有网孔;相邻两个盒体之间具有间隙,形成活动通道(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生态抑藻悬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为金属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生态抑藻悬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基质层(8)分为两层,底层为吸附层,上层为基料层。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茜冯志朱海涛谢承培徐博文程中和吴放岳佳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给排水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