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332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发光模组,壳体包括透光部;发光模组位于壳体的一侧,且对应透光部所在位置,以使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透光部透射至壳体的另一侧,发光模组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壳体从外观上呈现一定的颜色和亮度,提升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是涉及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为区分电子设备的品牌和型号,当前市场上电子设备产品品牌LOGO多设计于背面保护盖上,LOGO的印刷一般是通过油墨印刷显色,常规工艺流程为在复合板材表面进行LOGO印刷,然后进行纹理转印,再进行光学薄膜镀膜处理,最后做盖底油墨印刷。但该制作方式LOGO的显示模式单一,且较容易被磨损,不利于电子设备外观的美学设计。因此,需设计开发新的LOGO制作方案,增强电子设备外形的美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能够使壳体从外观上呈现特定的颜色和亮度,提升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发光模组,壳体包括透光部;发光模组位于壳体的一侧,且对应透光部所在位置,以使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透光部透射至壳体的另一侧,发光模组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
[0005]在一实施例中,发光模组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衬底层、信号线层、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封装层,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电极层、发光材料层和第二电极层。
[0006]在一实施例中,信号线层和第一电极层的材质为透明导电材料。
[0007]在一实施例中,信号线层的材质为氧化铟锡,第一电极层的材质为氧化铟锡或包括氧化铟锡/银/氧化铟锡的层叠结构。
[0008]在一实施例中,信号线层与第一电极层同层设置。信号线层和第一电极层的材质均为氧化铟锡。
[0009]在一实施例中,壳体组件还包括粘结层,粘结层用于粘结衬底层与壳体。
[0010]在一实施例中,壳体组件还包括保护层,保护层位于衬底层靠近壳体的一侧,保护层的材质为透光材料。
[0011]在一实施例中,衬底层由透光材料制成。
[0012]在一实施例中,透光部为LOGO图形。
[0013]在一实施例中,透光部为镂空结构。
[0014]在一实施例中,透光部包括多个非连续的镂空区域,发光模组为多个,多个发光模组与多个镂空区域一一对位设置。
[00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显示组件、壳体组件和主板,壳体组件覆盖保护显示组件,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发光模组,壳体包括透光部,发光模组位于壳体的一侧,且对应透光部所在位置,以使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透光部透射至壳体的另一侧,发光模组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
组件与主板电连接,发光模组与主板电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发光模组,壳体包括透光部;发光模组位于透光部的一侧,发光模组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能够使壳体从外观上呈现一定的颜色和亮度,提升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壳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壳体沿A

A

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发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发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壳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壳体沿A

A

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包括壳体10和发光模组20。
[0026]壳体10可以是电子设备的保护壳,如可以是电子设备的背面保护壳,用于覆盖保护电子设备的功能器件。壳体10的材质可以为塑胶、玻璃、金属等。可选的,壳体10的材质具体可以为聚碳酸酯(PC)、聚醚醚酮(PEEK)或聚酰亚胺(PI)中的一种或多种。壳体10包括透光部101,透光部101能够允许发光模组20发出的光线通过。
[0027]发光模组20设置于壳体10的一侧,且与透光部101对位设置,以使发光模组20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透光部101进行显示。发光模组20设置于壳体10的内侧,或者说发光模组20设置于壳体10更靠近电子设备功能器件的一侧,能够使壳体10对发光模组20起到保护作用。通过这种设置,能够使透光部从外观上呈现一定的颜色和亮度,提升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
[0028]在一实施方式中,透光部101为品牌LOGO图形,通过控制发光模组20的发光状态,结合透光部的品牌LOGO图形,能够多元化的呈现展示品牌LOGO。
[0029]其中,可以通过改变调控透光部101的形状来实现不同品牌LOGO图形的展示。即可以根据品牌LOGO图形设置对应的透光部101,该种情况下,透光部101本身具有一定的图形形状,不用限制调控发光模组20的显示画面,只要发光模组20能够发出光线,在透过透光部101后,结合透光部101的形状就能够展示LOGO图形。通过设置发光模组20的颜色和亮度,能够提高LOGO图形展示的颜色效果。如,LOGO图形不同区域对应的专利技术模组的发光颜色不同,最后呈现的LOGO图形不同区域可以具有不同颜色。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透光部101可以是固定图形,如可以是预定面积的矩形区域、圆形区域等,即透光部101本身的图形没有特定的标识意义。该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发光模组20的排布方式来实现不同LOGO图形的展示,
如将多个发光模组按照品牌LOGO图形的样子排布。
[0030]在一实施方式中,透光部101可以是镂空结构。通过对壳体10进行处理,如可以进行蚀刻、雕刻等处理形成镂空结构,或者在注塑成型壳体10的同时预留镂空区域,使得壳体10的部分区域镂空,实现透光作用。通过将透光部101设置为镂空结构,能够提高LOGO图形的艺术质感,增强展示效果。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外界灰尘等异物从镂空的透光部进入壳体内部,壳体组件还包括保护层(图未示),设置在透光部101的内侧,以阻挡灰尘等其他异物进入,保护层的材质选用透光材质。
[003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选用透光材料形成透光部101,透光材料具有较高的光透过率,能够允许发光模组20发出的光透过。通过选用透光材料形成透光部101,能够对壳体10内部的功能器件进行保护,防止灰尘、异物通过透光部101进入壳体内部,造成对电子设备的损伤等。
[0032]本申请所用发光模组20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包括透光部;发光模组,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侧,且对应所述透光部所在位置,以使所述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所述透光部透射至所述壳体的另一侧,所述发光模组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组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衬底层、信号线层、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封装层,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电极层、有机发光材料层和第二电极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材质为透明导电材料;优选地,所述信号线层的材质为氧化铟锡,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材质为氧化铟锡或包括氧化铟锡/银/氧化铟锡的层叠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同层设置;优选地,所述信号线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材质均为氧化铟锡。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结层,用于粘结所述衬底层与所述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萌杜凌霄曹永成沈一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