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功率基站拓扑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3305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功率基站拓扑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智能功率基站拓扑包括三个直流微网发电输出电压源、三个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一个双向Buck/Boost电路以及一个蓄电池。该拓扑立足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模型,将地理位置毗邻的微网的功率传输范围比作蜂巢,微网通过智能功率基站连接在一起,旨在实现微网的余/缺功率通过智能功率基站与相邻微网实现自由交换。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智能功率基站拓扑及其控制方法应用于直流微网,可以监测关联微网的运行状态、功率平衡辅助控制,实现在微网输出功率波动情况下,微网间的功率调配,减少蓄电池的充放电频率和容量,增加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加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加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功率基站拓扑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功率基站拓扑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微网作为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的有效利用方式,能实现大规模、多类型的新能源就地消纳和即插即用。当微网在配电网中大量存在并发展成多微网系统后,现有研究中,多微网系统均是以串联型或并联型的结构与主动配电网或者外部大电网耦合。这既限制了微网的规模化应用,也给主网的运行控制带来了挑战。
[0003]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能实现网络的多端口能量控制,部分解决了配电网双向潮流问题,也为微网群的智能互联提供了新的思路。
[0004]2019年提出的蜂巢状有源配电网结构在理论上为微网互联提出了一种可行性方案,目前该结构的智能功率基站已经实现全交流微网或交直流混合微网的功率监控和调配,但对于直流微网的研究尚且不足。因此直流智能功率基站的研究前景非常广阔。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已有的蜂巢状有源配电网的智能功率基站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双有源桥和Bu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功率基站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功率基站拓扑包括三个直流微网发电输出电压源、三个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一个双向Buck/Boost电路以及一个蓄电池,所述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端口Ⅰ与微网发电输出电压源并联,端口Ⅱ并联,并通过双向Buck/Boost电路与蓄电池并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功率基站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模块包括全桥电路I与全桥电路II二个单相全桥电路,其直流侧端口分别为所述端口I和端口II。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功率基站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Boost电路并联有一个电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功率基站拓扑,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端口I处并联一个滤波电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功率基站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端口Ⅱ处并联一个滤波电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功率基站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模块二个端口的拓扑结构均是由四个开关管反并联二极管构成的单相全桥电路。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述智能功率基站拓扑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中叶伟强董正华蒋玮张立峰李丞丞王庆丰潘旭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