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膀胱癌病理取材教学用仿真模型,包括与人体膀胱形状相对应的仿真模型本体,仿真模型本体上还设有膀胱尖、膀胱底、膀胱顶、膀胱颈,所述仿真模型本体的两侧还设有输尿管模型块,所述膀胱颈处设有前列腺模型块,所述前列腺模型块的顶部设有精囊腺模型块,所述精囊腺模型块上设有输精管模型块,所述前列腺模型块内侧设置有一个尿道模型块,且所述尿道模型块的尿道入口与所述膀胱颈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真实膀胱模型为基础,方便教学演示,避免初学医师因经验有限导致膀胱癌根治标本病理取材错误,从而避免因病理取材错误导致对膀胱癌的后期诊断的困惑,方便医师模拟膀胱癌根治标本病理取材操作,有利于增加医师的病理取材经验。的病理取材经验。的病理取材经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膀胱癌病理取材教学用仿真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学习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膀胱癌病理取材教学用仿真模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膀胱癌根治标本取材图,只是简单的图片,解剖结构介绍不够详细,不利于初学医师了解膀胱器官,取材方法也较为笼统,不利于初学医师掌握取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膀胱癌病理取材教学用仿真模型,以解决现有膀胱癌根治标本病理取材、医师培训难度大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膀胱癌病理取材教学用仿真模型,包括与人体膀胱形状相对应的仿真模型本体,所述仿真模型本体上还设有膀胱尖、膀胱底、膀胱顶、膀胱颈,所述仿真模型本体的两侧还设有输尿管模型块,且所述输尿管模型块的底端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膀胱底,所述膀胱颈处设有前列腺模型块,所述前列腺模型块的顶部设有精囊腺模型块,所述精囊腺模型块上设有输精管模型块,所述前列腺模型块内侧设置有一个尿道模型块,且所述尿道模型块的尿道入口与所述膀胱颈相连,所述尿道模型块的尿道出口延伸出所述前列腺模型块,所述仿真模型本体和前列腺模型块上均涂抹有墨汁,所述仿真模型本体及所述尿道模型块的正中矢状面处设置有本体切割标线。
[0006]优选地,所述尿道模型块为一个弧形的管体。
[0007]优选地,所述输尿管模型块上还设置有切割标线,且切割标线与所述输尿管模型块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3
‑
4mm。
[0008]优选地,所述前列腺模型块的尖部设置有若干个尖部切割标线以及垂直尿道的切线,所述尖部切割标线沿尖部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所述尖部切割标线之间的间距为2~3mm;所述尖部的厚度为4~5mm;相邻两个尖部的切片的相对面之间通过小型磁铁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输尿管模型块延伸止于仿真模型本体上的三角处,从所述三角至输尿管模型块处的移行处设有一号切割标线。
[0010]优选地,所述仿真模型本体内侧设置有肿瘤组织模块,所述肿瘤组织模块沿长轴方向设置有若干肿瘤切割标线,且相邻两切肿瘤割标线之间的间距为4~5mm,并显示浸润最深处。
[0011]优选地,所述前列腺模型块的中间部位设有设置若干个前列腺切割标线,间隔的两个所述前列腺切割线标线的间距为4
‑
5mm。
[0012]优选地,所述输精管模型块远离所述精囊腺模型块的一端,沿输输精管模型块周向设置有输精管切割标线;所述精囊腺模型块最大面设置有精囊腺切割标线。
[0013]优选地,所述仿真模型本体与所述输尿管模型块、所述前列腺模型块、所述精囊腺模型块之间分别通过磁块进行连接固定。
[0014]优选地,所述切割标线、所述一号切割标线、所述肿瘤切割标线、所述前列腺切割标线、所述精囊腺切割标线均为两个相互吸附的磁力条构成。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设计以真实膀胱模型为基础,方便教学演示,避免初学医师因经验有限导致膀胱癌根治标本病理取材错误,从而避免因病理取材错误导致对膀胱癌的后期诊断的困惑,方便医师模拟膀胱癌根治标本病理取材操作,有利于增加医师的病理取材经验。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膀胱癌病理取材教学用仿真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膀胱癌病理取材教学用仿真模型的后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膀胱癌病理取材教学用仿真模型的剖面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仿真模型本体;2、膀胱尖;3、膀胱顶;4、膀胱颈;5、膀胱底;6、尿道模型块;7、前列腺模型块;8、精囊腺模型块;9、输精管模型块;10、输尿管模型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膀胱癌病理取材教学用仿真模型,包括与人体膀胱形状相对应的仿真模型本体1,仿真模型本体1上还设有膀胱尖2、膀胱底5、膀胱顶3、膀胱颈4,仿真模型本体1的两侧还设有输尿管模型块10,且输尿管模型块10的底端延伸并连接于膀胱底5,膀胱颈4处设有前列腺模型块7,前列腺模型块7的顶部设有精囊腺模型块8,精囊腺模型块8上设有输精管模型块9,前列腺模型块7内侧设置有一个尿道模型块6,且尿道模型块6的尿道入口与膀胱颈4相连,尿道模型块6的尿道出口延伸出前列腺模型块7,仿真模型本体1和前列腺模型块7上均涂抹有墨汁,仿真模型本体1及尿道模型块6的正中矢状面处设置有本体切割标线。
[0024]进一步的,尿道模型块6为一个弧形的管体。
[0025]进一步的,输尿管模型块10上还设置有切割标线,且切割标线与输尿管模型块10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3
‑
4mm。
[0026]进一步的,前列腺模型块7的尖部设置有若干个尖部切割标线以及垂直尿道的切线,尖部切割标线沿尖部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尖部切割标线之间的间距为2~3mm;尖
部的厚度为4~5mm;相邻两个尖部的切片的相对面之间通过小型磁铁连接。
[0027]进一步的,输尿管模型块10延伸止于仿真模型本体1上的三角处,从三角至输尿管模型块处10处的移行处设有一号切割标线。
[0028]进一步的,仿真模型本体1内侧设置有肿瘤组织模块,肿瘤组织模块沿长轴方向设置有若干肿瘤切割标线,且相邻两切肿瘤割标线之间的间距为4~5mm,并显示浸润最深处。
[0029]进一步的,前列腺模型块7的中间部位设有设置若干个前列腺切割标线,间隔的两个前列腺切割线标线的间距为4
‑
5mm。
[0030]进一步的,输精管模型块9远离精囊腺模型块8的一端,沿输输精管模型块9周向设置有输精管切割标线;精囊腺模型块8最大面设置有精囊腺切割标线。
[0031]进一步的,仿真模型本体1与输尿管模型块10、前列腺模型块7、精囊腺模型块8之间分别通过磁块进行连接固定,通过磁性连接的方式进行组装,方便安装和拆卸。
[0032]进一步的,切割标线、一号切割标线、肿瘤切割标线、前列腺切割标线、精囊腺切割标线均为两个相互吸附的磁力条构成。
[0033]本技术中的设计以真实膀胱模型为基础,方便教学演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膀胱癌病理取材教学用仿真模型,包括与人体膀胱形状相对应的仿真模型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模型本体上还设有膀胱尖、膀胱底、膀胱顶、膀胱颈,所述仿真模型本体的两侧还设有输尿管模型块,且所述输尿管模型块的底端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膀胱底,所述膀胱颈处设有前列腺模型块,所述前列腺模型块的顶部设有精囊腺模型块,所述精囊腺模型块上设有输精管模型块,所述前列腺模型块内侧设置有一个尿道模型块,且所述尿道模型块的尿道入口与所述膀胱颈相连,所述尿道模型块的尿道出口延伸出所述前列腺模型块,所述仿真模型本体和前列腺模型块上均涂抹有墨汁,所述仿真模型本体及所述尿道模型块的正中矢状面处设置有本体切割标线。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膀胱癌病理取材教学用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尿道模型块为一个弧形的管体。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膀胱癌病理取材教学用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尿管模型块上还设置有切割标线,且切割标线与所述输尿管模型块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 3
‑
4mm。4.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膀胱癌病理取材教学用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列腺模型块的尖部设置有若干个尖部切割标线以及垂直尿道的切线,所述尖部切割标线沿尖部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所述尖部切割标线之间的间距为 2~3mm;所述尖部的厚度为 4~5mm;相邻两个尖部的切片的相对面之间通过小型磁铁连接。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香云,姚永坤,陶林,高海霞,马琰迪,祖木热提古丽,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