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舱型流动式供血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307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方舱型流动式供血站,包括主舱体,所述主舱体右侧壁固定连接流动舱体,所述流动舱体内部底壁中心转动连接中心转盘的转动轴,所述中心转盘顶部外侧固定连接多组均匀环形排列的分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并带动联动齿轮盘顶部固定的中心转盘以及中心转盘顶部的分隔板进行慢速旋转,将一个新的空闲隔间旋转至主舱体与流动舱体之间的入口处供下一个人员进入,一侧类推可实现流动循环型的供血,提高供血效率,联动支架即可带动自身底部加装的喷雾器离心旋转至完成供血的隔间,进行空间的快速除菌剂喷雾消毒,从而保证供血空间内环境的安全,避免残留病菌的传播。残留病菌的传播。残留病菌的传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舱型流动式供血站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舱型流动式供血站。

技术介绍

[0002]方舱型流动式供血站主要应用于军队及地方相关采供血机构,在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地震、战争状态时,在前线短时间内建立应急供血机构。支持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可与后方采供血机构及前方医院互联互通,即能大量调配供血又能网上在线监控监管临床用血。还能应急采血、大量储血,可及时、安全、快速、准确的保障前线抢救用血。装备使用时可以选择公路、铁路、水路、空运、直升机空吊各种运输方式迅速到达前线。设备配有防寒保温及制冷设备局部降温设施,工作适应环境温度地域可覆盖全国。
[0003]现有的方舱式供血站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因为其内部空间的排布设置,往往不能满足流动式的供血,只能使规定人数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批人员的供血,无法提高效率,而且供血站内部人员流通时间过长后,其内部的环境往往容易受到病菌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方舱型流动式供血站。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舱型流动式供血站,包括主舱体,所述主舱体右侧壁固定连接流动舱体,所述流动舱体内部底壁中心转动连接中心转盘的转动轴,所述中心转盘顶部中心固定连接定位柱,所述中心转盘顶部外侧固定连接多组均匀环形排列的分隔板,所述中心转盘的中心转动轴底端固定连接联动齿轮盘,所述流动舱体底部中左侧固定连接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顶部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啮合连接联动齿轮盘,所述流动舱体内侧壁中上部固定连接内齿轮环,所述内齿轮环顶壁与底壁中心均设置有一组环形槽,所述内齿轮环内侧壁设置有联动支架,所述联动支架内部顶壁与底壁均固定连接一组弧形滑块,所述联动支架通过两组弧形滑块滑动连接内齿轮环的两组环形槽,所述联动支架顶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输出轴纵向贯穿联动支架顶壁并延伸至联动支架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副齿轮,所述副齿轮啮合连接内齿轮环,所述联动支架底部固定连接喷雾器。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主舱体左侧壁前部固定连接两组纵向排列的门用合页。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主舱体左侧壁通过两组门用合页转动连接密封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主舱体前侧壁中上部设置有一组观察窗。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流动舱体前侧壁中心设置有一组观察窗。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主舱体内部底壁左后部固定连接抽血设备。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主舱体与流动舱体之间连接处设置有通孔。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中心转盘的中心转动轴纵向贯穿流动舱体的底壁并延伸至流动舱体下方。
[002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中,首先人员可进入到流动舱体内部进行抽血或者是取血,中心转盘顶部加装的定位柱以及定位柱侧壁加装的多组环形排列的分隔板将流动舱体内部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空间并相互隔绝,形成一个独立的诊室,人员进入到空闲的两组分隔板之间后,进行抽血或者是补血,再通过启动加装的发动机,使发动机带动其顶部输出端加装的驱动齿轮进行旋转,驱动齿轮的旋转使与驱动齿轮啮合的联动齿轮盘也随之转动,并带动联动齿轮盘顶部固定的中心转盘以及中心转盘顶部的分隔板进行慢速旋转,将一个新的空闲隔间旋转至主舱体与流动舱体之间的入口处供下一个人员进入,一侧类推可实现流动循环型的供血,提高供血效率。
[0022]2、本技术中,通过启动加装的驱动电机,使驱动电机带动其输出端加装的副齿轮旋转,副齿轮由于内齿轮环啮合,从而使副齿轮带动联动支架利用联动支架自身加装的弧形滑块沿着内齿轮环加装的环形槽进行环形滑动,联动支架即可带动自身底部加装的喷雾器离心旋转至完成供血的隔间,进行空间的快速除菌剂喷雾消毒,从而保证供血空间内环境的安全,避免残留病菌的传播。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方舱型流动式供血站的等轴测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方舱型流动式供血站的内部结构等轴侧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方舱型流动式供血站的上下二等角轴测示意图;
[0026]图4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7]图例说明:
[0028]1、主舱体;2、门用合页;3、密封门;4、观察窗;5、流动舱体;6、抽血设备;7、中心转盘;8、定位柱;9、分隔板;10、联动齿轮盘;11、发动机;12、驱动齿轮;13、内齿轮环;14、环形槽;15、联动支架;16、弧形滑块;17、驱动电机;18、副齿轮;19、喷雾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方舱型流动式供血站,包括主舱体1,主舱体1右侧壁固定连接流动舱体5,流动舱体5内部底壁中心转动连接中心转盘7的转动轴,中心转盘7顶部中心固定连接定位柱8,中心转盘7顶部外侧固定连接多组均匀环形排列的分隔板9,人员可进入到流动舱体5内部进行抽血或者是取血,中心转盘7顶部加装的定位柱8以及定位柱8侧壁加装的多组环形排列的分隔板9将流动舱体5内部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空间并相互隔绝,形成一个独立的诊室,中心转盘7的中心转动轴底端固定连接联动齿轮盘10,流动舱体5底部中左侧固定连接发动机11,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舱型流动式供血站,包括主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舱体(1)右侧壁固定连接流动舱体(5),所述流动舱体(5)内部底壁中心转动连接中心转盘(7)的转动轴,所述中心转盘(7)顶部中心固定连接定位柱(8),所述中心转盘(7)顶部外侧固定连接多组均匀环形排列的分隔板(9),所述中心转盘(7)的中心转动轴底端固定连接联动齿轮盘(10),所述流动舱体(5)底部中左侧固定连接发动机(11),所述发动机(11)的顶部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齿轮(12),所述驱动齿轮(12)啮合连接联动齿轮盘(10),所述流动舱体(5)内侧壁中上部固定连接内齿轮环(13),所述内齿轮环(13)顶壁与底壁中心均设置有一组环形槽(14),所述内齿轮环(13)内侧壁设置有联动支架(15),所述联动支架(15)内部顶壁与底壁均固定连接一组弧形滑块(16),所述联动支架(15)通过两组弧形滑块(16)滑动连接内齿轮环(13)的两组环形槽(14),所述联动支架(15)顶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7),所述驱动电机(17)的底部输出轴纵向贯穿联动支架(15)顶壁并延伸至联动支架(15)内部,所述驱动电机(17)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昆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九维医学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