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取代自然光的植物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28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可取代自然光的植物栽培装置,其主要是由架体、驱动装置、灯盘装置、灯盘控制器、马达控制器所构成,该架体上是设置有灯盘装置,且该灯盘装置由一驱动装置并配合灯盘控制器及马达控制器,而使灯盘装置于架体上移动,通过此灯盘装置的光源照射植物而形成可取代自然光进而控制植物生长的速度,且可简易调整置放层数及排数及可适时调整光源照射的频率、颜色的可取代自然光的植物栽培装置。(*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取代自然光的植物栽培装置,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利用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源,而可调整植物生长的速度,达到促使植物生长及免于受天候影响的植物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植物生长箱图6、图7、图8所示,该植物生长箱3主要是包含有由上而下以隔板31而分隔成数层空间,于每层的顶面是设置有灯具32,该灯具32具有一电路板320,在电路板320上插置有排成一列列的红光的发光二极管321及蓝光的发光二极管322,红光列与蓝光列交错装置,在灯具32下方则对应放置有欲栽培的植物2,而该植物生长箱3的顶面设置有一驱动器36,且发光二极管321、322经由连接器323而全部连接至驱动器36,而驱动器36是由一波形产生与控制电路361及一电流放大器362所组成。然而,该现有植物生长箱是为光源是为一框架体结构,且光源是在每层的顶面是设置有灯具所产生的固定光源,因光源无法均匀照射于架体上的任意角落,故无法有效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且植物生长箱是无法增设层数或排数,仅可对少数的植物做照射,故无法具有无限扩充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构件少、可快速定位及拆卸、定位精确度高、驱动效果好及可简化制造程序的可取代自然光的植物栽培装置。依据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述的可取代自然光的植物栽培装置,其包含有架体、驱动装置、灯盘装置、灯盘控制器及马达控制器所组成,其中架体是分别为一个以上的第一框件、第二框件、杆件及支撑件所组成,而第一框件及第二框件的周缘角是形成有穿置块,该穿置块是形成有穿置孔,该穿置孔是可供杆件穿置于其中,且第二框件的侧面是设置有挡件,而第一框件的端面上是可放置的支撑件。驱动装置是可设置于第二框件的端面上,且包含有两呈反向相对应设置的板块,该两板块间设置有连接杆相互连接,该板块上是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轮及第二驱动轮,该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的外侧周缘是绕设有驱动带,该第二驱动轮是形成有通孔,该通孔中是穿设有驱动杆,该驱动杆一端是连结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一端是连结有一线体。灯盘装置是放置于两板块间所连接的连接杆上,且包含有一板件,该板件上与驱动装置的驱动带相邻处是设置有与驱动带呈连结状的连结件,板件上与第二框件的挡件呈相对应状是设置有防撞器,该板件与连结杆相邻的两侧是分别设置有可于连接杆上滚动的滚轮,而板件底缘是连接有LED灯盘,该LED灯盘上是设置有多数个LED灯泡,该LED灯盘上与板件相邻的一侧是设置有灯盘启动器,该灯盘启动器上是设置有一输送端。灯盘控制器是设置于放置有支撑件的第一框件上,该灯盘控制器是形成有一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上是形成有控制钮,另一侧面是形成有传输端,该传输端与灯盘启动器的输送端通过由传输线所连结。马达控制器是设置于放置有支撑件的第一框架上,该马达控制器上是形成有启动钮及停止钮,该马达控制器的一端是与驱动马达的线体呈连结状,而相邻于启动钮及停止钮的一侧是设置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上是形成有调整钮。本技术可取代自然光的植物栽培装置具有如下所述的优点可便于调整层数及排数因结构简便,且组设容易故可无限扩充其层数及排数。可调整光源通过由灯盘控制装置,可针对不同植物对光的颜色、亮度敏感度不同,而可轻易对LED灯盘做调整变化。光源照射均匀通过由驱动装置驱动灯盘装置成往复移动照射,可使LED灯盘所发出的光源可均匀地照射于植物上,而使植物能较均匀化的成长。为能对于本技术的目的、功效及构造特征能有更详细明确的了解,兹举出如下述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是为本技术的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A是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为驱动装置及灯盘装置组设示意图;图4是为本技术的灯盘装置立体示意图;图4A是为灯盘装置与驱动带连结示意图;图5是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5A是为图5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为现有的植物生长箱的立体图;图7是为现有的灯具的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的配置图;图8是为现有的驱动器的方块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植物栽培装置1架体10第一框件100穿置块1000穿置孔1001第二框件101挡件1010杆件102支撑件103驱动装置11板块110板块111连接杆112第一驱动轮113第二驱动轮114驱动带115通孔1140驱动杆115驱动马达116线体1160灯盘装置12板件120连结件121防撞器122滚轮123LED灯盘124 LED灯泡1240灯盘启动器125输送端1250灯盘控制器13控制面板130控制钮131传输端132传输线133马达控制器14启动钮140停止钮141控制面板142调整钮1420(现有)植物2 植物生长箱3隔板31 灯具32电路板320 红光的发光二极管321蓝光的发光二极管322 连接器323驱动器36波形产生与控制电路361 电流放大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2A、图3、图4、图4A,其分别是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本技术的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驱动装置及灯盘装置组设示意图、本技术的灯盘装置立体示意图、灯盘装置与驱动带连结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可取代自然光的植物栽培装置1,其主要是由架体10、驱动装置11、灯盘装置12、灯盘控制器13及马达控制器14所组成,其中,该架体10是分别为一个以上的第一框件100、第二框件101、杆件102及支撑件103所组成,而第一框件100及第二框件101的周缘角是形成有穿置块1000,该穿置块1000是形成有穿置孔1001,该穿置孔1001是可供杆件102穿置于其中,通过此第一框件100及第二框件101是可于杆件102上设置有多数个,而形成于杆件102上形成无限层数及无限排数的增加设置,且第二框件101的侧面是设置有挡件1010,而第一框件100的端面上是可放置的支撑件103。该驱动装置11是可设置于第二框件101的端面上,且包含有两呈反向相对应设置的板块110、111,该两板块110、111间设置有连接杆112相互连接,而该连接杆112是可形成如同轨道态样,该板块110、111上是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轮113及第二驱动轮114,该第一驱动轮113、第二驱动轮114的外侧周缘是绕设有驱动带115,该第二驱动114轮是形成有通孔1140,该通孔1140中是穿设有驱动杆115,该驱动杆115一端是连结有驱动马达116,驱动马达116的一端是连结有一线体1160,通过由该驱动马达116一端的驱动杆与第二驱动轮相连接,并配合驱动带115连结第一驱动轮113及第二驱动轮114,而驱动马达116转动时第一驱动轮113及第二驱动轮114亦随即跟着转动。该灯盘装置12是放置于两板块110、111间所连接的连接杆112上,且包含有一板件120,该板件1120上与驱动装置11的驱动带115相邻处是设置有与驱动带115呈连结状的连结件121,板件120上与第二框件101的挡件1010呈相对应状是设置有防撞器122,该防撞器122与挡件1010相互接触,而使灯盘装置12形成反向移动,该板件120与连结杆112相邻的两侧是分别设置有可于连接杆112上滚动的滚轮123,而板件120底缘是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取代自然光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架体,是分别为一个以上的第一框件、第二框件、杆件及支撑件所组成,而第一框件及第二框件的周缘角是形成有穿置块,该穿置块是形成有穿置孔,该穿置孔是供杆件穿置于其中,且第二框件的侧面是设置有挡件,而第一框件的端面上是可放置的支撑件;驱动装置,是设置于第二框件的端面上,且包含有两呈反向相对应设置的板块,该两板块间设置有连接杆相互连接,该板块上是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轮及第二驱动轮,该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的外侧周缘是绕设有驱动带,该第二驱动轮是形成有通孔,该通孔中是穿设有驱动杆,该驱动杆一端是连结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一端是连结有一线体;灯盘装置,是放置于两板块间所连接的连接杆上,且包含有一板件,该板件上与驱动装置的驱动带相邻处是设置有与驱动带呈连结状的连结件,板件上与第二框件的挡件呈相对应状是设置有防撞器,该板件与连结杆相邻的两侧是分别设置有于连接杆上滚动的滚轮,而板件底缘是连接有LED灯盘,该LED灯盘上是设置有多数个LED灯泡,该LED灯盘上与板件相邻的一侧是设置有灯盘启动器,该灯盘启动器上是设置有一输送端;灯盘控制器,是设置于放置有支撑件的第一框架上,该灯盘控制器是形成有一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上是形成有控制钮,另一侧面是形成有传输端,该传输端与灯盘启动器的输送端通过由传输线所连结;马达控制器,是设置于放置有支撑件的第一框件上,该马达控制器上是形成有启动钮及停止钮,该马达控制器的一端是与驱动马达的线体呈连结状,而相邻于启动钮及停止钮的一侧是设置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上是形成有调整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取代自然光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架体,是分别为一个以上的第一框件、第二框件、杆件及支撑件所组成,而第一框件及第二框件的周缘角是形成有穿置块,该穿置块是形成有穿置孔,该穿置孔是供杆件穿置于其中,且第二框件的侧面是设置有挡件,而第一框件的端面上是可放置的支撑件;驱动装置,是设置于第二框件的端面上,且包含有两呈反向相对应设置的板块,该两板块间设置有连接杆相互连接,该板块上是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轮及第二驱动轮,该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的外侧周缘是绕设有驱动带,该第二驱动轮是形成有通孔,该通孔中是穿设有驱动杆,该驱动杆一端是连结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一端是连结有一线体;灯盘装置,是放置于两板块间所连接的连接杆上,且包含有一板件,该板件上与驱动装置的驱动带相邻处是设置有与驱动带呈连结状的连结件,板件上与第二框件的挡件呈相对应状是设置有防撞器,该板件与连结杆相邻的两侧是分别设置有于连接杆上滚动的滚轮,而板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简庆宾陈骏季
申请(专利权)人:金合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