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管线穿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56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层管线穿管器,包括移动架、移动组件、以及穿管组件;所述穿管组件上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移动架包括底座和两个可伸缩移动杆;两个所述可伸缩移动杆之间水平设置有手持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所述移动架底部的移动组件,可实现本管线穿管器的平面移动和爬楼梯的移动;利用所述防护组件,可对所述穿管线缆进行防护,防止外界对穿管线缆造成损伤,为后续的穿管工作提供了保障;通过调节所述可伸缩移动杆的长度,可改变工人推动或者拉动本管线穿管器的力的大小,即通过改变力臂的长度达到降低施加力的大小的目的,节省人力,方便移动。方便移动。方便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层管线穿管器


[0001]本技术属于管线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超高层管线穿管器。

技术介绍

[0002]穿管器是在进行管线施工时需要的设备,通常是在狭小通道内或者不利于传统施工的管道内进行管线施工时使用,是一种利用率较高的管线安装辅助工具。传统的穿管器适用于短距离平直路面的移动和管线铺设,在进行超高层建筑的管线铺设施工中,由于现有的穿管器的不便利性,往往给施工增加了很多负担,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施加很大的力或者多人进行搬运,施工效率较低;另外,在进行超高层建筑的管线铺设施工时,需要对穿管器进行多次移动,移动过程中很容易对穿管线缆造成损伤,影响后续的管线铺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超高层管线穿管器,通过设置在所述移动架底部的移动组件,可实现本管线穿管器的平面移动和爬楼梯的移动;利用所述防护组件,可对所述穿管线缆进行防护,防止在进行超高层的管线铺设施工中,在移动本管线穿管器时,外界对穿管线缆造成损伤,保证了穿管线缆的质量,同时为了后续的穿管工作提供了保障;设置可伸缩移动杆和手持杆,一方面在进行本管线穿管器的移动时,方便工人对本管线穿管器进行推动或者拉动;另一方面通过调节所述可伸缩移动杆的长度,可改变工人推动或者拉动本管线穿管器的力的大小,即通过改变力臂的长度达到降低施加力的大小的目的,节省人力,方便移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高层管线穿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架、设置在所述移动架底部的移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且与所述移动架转动连接的穿管组件;所述穿管组件上设置有防护组件;
[0005]所述移动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和两个均斜向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方的可伸缩移动杆,两个所述可伸缩移动杆对称布设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可伸缩移动杆通过连接杆和所述底座连接;两个所述可伸缩移动杆之间水平设置有手持杆,所述底座、所述可伸缩移动杆、手持杆以及所述连接杆一体成型;
[0006]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底部的底部移动单元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的侧部移动单元;
[0007]所述穿管组件包括竖向设置在两个所述可伸缩移动杆之间且与所述可伸缩移动杆转动连接的穿管架、缠绕在所述穿管架内的穿管线缆、以及竖向设置在一个所述可伸缩移动杆上的引线单元;
[0008]所述穿管架包括竖向设置在两个所述可伸缩移动杆之间的第一防护圈和两个均与所述第一防护圈同轴布设且布设在两个所述可伸缩移动杆之间的第二防护圈,所述第二防护圈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防护圈的半径,所述第一防护圈和两个第二防护圈之间连接有多个防脱环,多个所述防脱环沿所述第一防护圈的周向布设;所述第一防护圈、两个第二防
护圈、以及多个所述防脱环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防护圈、两个第二防护圈、以及多个所述防脱环围成供所述穿管线缆安装的安装环;
[0009]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安装环上的防护网和多个均设置在所述安装环内且用于绑扎穿管线缆的绑扎带。
[0010]上述的一种超高层管线穿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竖向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且所述连接杆布设在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手持杆水平布设在所述可伸缩移动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
[0011]上述的一种超高层管线穿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两个均水平设置的第一水平杆和两个均水平设置的第二水平杆,两个所述第二水平杆布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水平杆之间,两个所述第一水平杆和两个所述第二水平杆一体成型,两个所述第一水平杆和两个所述第二水平杆围成矩形框架座;所述矩形框架座内设置有多个加强杆,多个所述加强杆沿所述第一水平杆的长度方向布设。
[0012]上述的一种超高层管线穿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移动杆包括斜向连接在所述连接杆顶部的移动内杆、套设在所述移动内杆外侧且沿着移动内杆的长度方向伸缩的移动中杆、以及套设在所述移动中杆外侧且沿着移动中杆的长度方向伸缩的移动外杆,所述移动中杆和移动外杆靠近所述移动内杆的端部均设置有固定卡扣。
[0013]上述的一种超高层管线穿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移动单元包括多个均设置在所述底座底部的底部移动轮,多个所述底部移动轮分别布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水平杆的底部;所述底部移动轮通过底部安装架与所述第一水平杆连接;所述侧部移动单元布设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可伸缩移动杆的一侧,所述侧部移动单元包括两个均水平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的侧部安装架和设置在所述侧部安装架的侧部移动轮,所述侧部移动轮为三角轮。
[0014]上述的一种超高层管线穿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管架和所述可伸缩移动杆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水平穿设在两个所述可伸缩移动杆之间。
[0015]上述的一种超高层管线穿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管线缆缠绕在所述安装环内,所述穿管线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环内,所述穿管线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安装环后延伸至所述引线单元上,且延伸至所述引线单元上的所述穿管线缆的端部设置有卡线头。
[0016]上述的一种超高层管线穿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单元包括竖向设置在一个所述可伸缩移动杆上的固定杆、竖向设置在所述固定杆顶部的安装杆、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杆顶部的引线轮;所述引线轮通过引线轴和所述安装杆转动连接。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8]1、本技术通过设置在所述移动架底部的移动组件,可实现本管线穿管器的平面移动和爬楼梯的移动,通过实现平面移动满足传统施工中管线的铺设工作,结合能便利爬楼梯的移动,可满足超高层施工中管线的铺设工作,方便根据管线的铺设位置对本管线穿管器进行移动。
[0019]2、本技术利用所述防护组件,可对所述穿管线缆进行防护,防止在进行超高层的管线铺设施工中,在移动本管线穿管器时,外界对穿管线缆造成损伤,保证了穿管线缆的质量,同时为了后续的穿管工作提供了保障。
[0020]3、本技术设置可伸缩移动杆和手持杆,一方面在进行本管线穿管器的移动时,方便工人对本管线穿管器进行推动或者拉动;另一方面通过调节所述可伸缩移动杆的
长度,可改变工人推动或者拉动本管线穿管器的力的大小,即通过改变力臂的长度达到降低施加力的大小的目的,节省人力,方便移动。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在所述移动架底部的移动组件,可实现本管线穿管器的平面移动和爬楼梯的移动;利用所述防护组件,可对所述穿管线缆进行防护,防止在进行超高层的管线铺设施工中,在移动本管线穿管器时,外界对穿管线缆造成损伤,保证了穿管线缆的质量,同时为了后续的穿管工作提供了保障;设置可伸缩移动杆和手持杆,一方面在进行本管线穿管器的移动时,方便工人对本管线穿管器进行推动或者拉动;另一方面通过调节所述可伸缩移动杆的长度,可改变工人推动或者拉动本管线穿管器的力的大小,即通过改变力臂的长度达到降低施加力的大小的目的,节省人力,方便移动。
[002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层管线穿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架、设置在所述移动架底部的移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且与所述移动架转动连接的穿管组件;所述穿管组件上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移动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1)和两个均斜向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方的可伸缩移动杆(2),两个所述可伸缩移动杆(2)对称布设在所述底座(1)上方,所述可伸缩移动杆(2)通过连接杆(3)和所述底座(1)连接;两个所述可伸缩移动杆(2)之间水平设置有手持杆(9),所述底座(1)、所述可伸缩移动杆(2)、手持杆(9)以及所述连接杆(3)一体成型;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底部的底部移动单元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杆(3)上的侧部移动单元;所述穿管组件包括竖向设置在两个所述可伸缩移动杆(2)之间且与所述可伸缩移动杆(2)转动连接的穿管架、缠绕在所述穿管架内的穿管线缆(10)、以及竖向设置在一个所述可伸缩移动杆(2)上的引线单元;所述穿管架包括竖向设置在两个所述可伸缩移动杆(2)之间的第一防护圈(12)和两个均与所述第一防护圈(12)同轴布设且布设在两个所述可伸缩移动杆(2)之间的第二防护圈(13),所述第二防护圈(13)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防护圈(12)的半径,所述第一防护圈(12)和两个第二防护圈(13)之间连接有多个防脱环(14),多个所述防脱环(14)沿所述第一防护圈(12)的周向布设;所述第一防护圈(12)、两个第二防护圈(13)、以及多个所述防脱环(14)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防护圈(12)、两个第二防护圈(13)、以及多个所述防脱环(14)围成供所述穿管线缆(10)安装的安装环;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安装环上的防护网(19)和多个均设置在所述安装环内且用于绑扎穿管线缆(10)的绑扎带(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管线穿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竖向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顶面上,且所述连接杆(3)布设在所述底座(1)的一端;所述手持杆(9)水平布设在所述可伸缩移动杆(2)远离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管线穿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两个均水平设置的第一水平杆(1

1)和两个均水平设置的第二水平杆(1

2),两个所述第二水平杆(1

2)布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水平杆(1

1)之间,两个所述第一水平杆(1

1)和两个所述第二水平杆(1

2)一体成型,两个所述第一水平杆(1

1)和两个所述第二水平杆(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俊杰高齐曹弌岳蕊尚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