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罩组件和送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42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罩组件和送风设备,网罩组件包括:网罩,网罩具有迎风面和出风面,网罩包括多个第一导风件;其中用垂直于第一导风件的延伸方向的平面截取第一导风件得到截面,在截面上,靠近网罩的出风面的部分相对靠近网罩的迎风面的部分弯折。通过设置位于出风面的部分第一导风件相对位于迎风面的部分第一导风件弯折,可以降低气流流入方向和第一导风件之间的夹角,使螺旋气流可以较为顺利地导入网罩,降低气流和第一导风件之间的阻力,削弱气流对第一导风件冲击,进而实现降低气流流经网罩的能量损耗,提升流出网罩的气流的流速,降低网罩和气流相作用所产生的噪音,降低送风设备能耗,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罩组件和送风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风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罩组件和送风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让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可以吹得更远,设计风扇时一般会设置网罩以改变气流的方向,但是网罩会对从风叶旋转出来的气流造成较大的阻力,该阻力一方面会使风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明显的噪声,影响用户体验,另一方面会降低风扇吹出的气流的流速,影响风扇供风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网罩组件;
[0005]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一种送风设备。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网罩组件用于送风设备,网罩组件包括:网罩,具有迎风面和出风面,网罩包括多个第一导风件;其中,用垂直于第一导风件的延伸方向的平面截取第一导风件得到截面,在截面上,靠近网罩的出风面的部分相对靠近网罩的迎风面的部分弯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网罩组件中,包括网罩,网罩配套设置在送风设备上,且网罩包括迎风面和出风面。具体地,网罩设置在送风设备的出风口上,迎风面朝向送风设备内部,出风面朝向目标出风方向。工作过程中,送风设备所产生的气流由迎风面穿入网罩并由出风面穿出网罩。其中,当送风设备内设置有风叶时,风叶转动所产生的螺旋气流所能流动的距离较为有限,当螺旋气流沿着风叶的转轴方向流动一定长度后,便会并停止在转轴方向上持续流动。对此,本申请在网罩上设置了第一导风件,第一导风件可以改变流经网罩的气流的方向,具体可以将流入网罩的螺旋气流整流为直线气流,从而使气流更加汇聚,以延长风扇的送风距离,避免螺旋气流迅速消散。
[0008]在此基础上,该技术方案还进一步限定了靠近网罩的出风面的部分第一导风件相对靠近迎风面的部分第一导风件弯折。其中,该弯折用于描述第一导风件在迎风面至出风面方向上的延伸方向,在截取的截面中,第一导风件上的弯折区域的两侧可以为两个延伸方向不同的直线,也可以是两个弧度不同的弧线,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弧线和一条直线。
[0009]工作过程中,螺旋气流由网罩的迎风面流入网罩,通过设置靠近网罩出风面的部分第一导风件相对靠近网罩迎风面的部分第一导风件弯折,可以使流向网罩的螺旋气流在经过网罩上弯折的第一导风件的导流后摆直,已形成直线方向延伸的气流,从而使气流可以吹送至较远的区域。
[0010]另一方面,靠近网罩迎风面的部分第一导风件可以降低气流流入方向和第一导风件之间的夹角,使螺旋气流可以较为顺利地导入网罩,降低气流和第一导风件之间的阻力,削弱气流对第一导风件冲击,进而实现提升网罩和风扇的匹配度,降低气流流经网罩的能
量损耗,提升流出网罩的气流的流速,降低网罩和气流相作用所产生的噪音,降低送风设备能耗,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0011]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网罩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截面上,第一导风件包括:第一段部,靠近出风面;第二段部,与第一段部相连接,第二段部靠近迎风面,第二段部相对第一段部弯折。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第一导风件的结构做出了具体限定。第一导风件分为第一段部和第二段部,第一段部靠近出风面,第二段部靠近迎风面,第一段部与第二段部相连接,且第一段部和第二段部之间相接的表面平滑过渡。
[0014]具体地,第一段部靠近网罩的出风面,且第一段部的导风面与导入的气流的流向之间存在夹角,被导入网罩的气流在第一段部的导流作用下改变流向,具体第一段部将被导入网罩的螺旋气流引导为直吹气流,以实现气流的汇聚,延长气流的流动距离。第二段部靠近网罩的迎风面,用于将气流导入网罩,螺旋气流以一定角度流入网罩,通过设置第二段部相对第一段部弯折,可以使弯折后的第二段部与流入的气流流向相匹配,从而使螺旋气流可以顺利地旋入网罩,削弱气流对网罩的冲击,从而减小气动噪声,提升网罩出风流速。
[0015]进而实现优化第一导风件结构,提升网罩和风叶的匹配度,降低风扇工作噪声,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0016]具体地,第二段部的表面与流入的气流的流向相切,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气流阻力,削减噪声。
[00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段部与第二段部弯折处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钝角。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截取出的横截面上,第一段部和第二段部的弯折处形成夹角且该夹角为钝角。通过限定第一段部和第二段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可以使第一段部和第二段部间形成近似的平滑过渡,避免因第一段部和第二段部弯折幅度过大而削减气流的流速。从而降低网罩对气流的阻力,使穿过网罩的气流可以吹送至较远的区域。
[00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段部包括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第二段部包括第三线条和第四线条;第一线条与第三线条相连,第一线条和第三线条间形成第一夹角;第二线条与第四线条相连,第二线条和第四线条间间形成第二夹角;其中,第二夹角的角度大于第一夹角的角度。
[0020]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第一段部和第二段部之间的弯折角度做出了具体限定。第一段部包括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相对。第二段部包括第三线条和第四线条,第三线条和第四线条相对。
[0021]在第一导风件的一侧上,第一线条与第三线条相接,且第三线条相对第一线条弯折,具体第一线条和第三线条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Φ。在第一导风件的另一侧上,第二线条与第四线条相接,且第四线条相对第二线条弯折,具体第二线条和第四线条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ψ。
[0022]第一段部用于改变气流的流向,使气流直向吹出,以至于第一段部在网罩上的角度相对固定,多个第一段部之间限定出整流通道,气流在流经该整流通道后被汇聚。多个第二段部之间限定出引流通道,通过具体限定第二段部上负责引流的两个面相对第一段部的弯折角度,可以对应调整引流通道在网罩上的偏斜角度,使之与流入网罩的螺旋气流的流入方向相匹配,类似螺纹连接,引流通道与螺旋气流流向匹配度越高,阻力越小,气流能量
损失越低,对应的噪声越小。进而实现优化第一导风件结构,降低第一导风件气动阻力,提高流出第一导风件的气流流速,降低第一导风件气动噪声,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002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等于160
°
且小于等于178
°
;第二夹角的角度大于等于164
°
且小于等于175
°

[0024]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导风件的一侧上,第一线条与第三线条相接,且第三线条相对第一线条弯折,具体第一线条和第三线条之间的第一夹角Φ大于等于160
°
且小于等于178
°
,对应的第三线条相对第一线条的弯折角度大于等于2
°
小于等于20
°
。在第一导风件的另一侧上,第二线条与第四线条相接,且第四线条相对第二线条弯折,具体第二线条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风设备的网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罩,所述网罩具有迎风面和出风面,所述网罩包括多个第一导风件;其中,用垂直于所述第一导风件的延伸方向的平面截取所述第一导风件得到截面,在所述截面上,靠近所述网罩的所述出风面的部分相对靠近所述网罩的所述迎风面的部分弯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罩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截面上,所述第一导风件包括:第一段部,靠近所述出风面;第二段部,与所述第一段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段部靠近所述迎风面,所述第二段部相对所述第一段部弯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罩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段部与第二段部弯折处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钝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部包括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所述第二段部包括第三线条和第四线条;所述第一线条与所述第三线条相连,所述第一线条和所述第三线条间的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线条与所述第四线条相连,所述第二线条和所述第四线条间形成第二夹角;其中,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大于第一夹角的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等于160
°
且小于等于178
°
;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大于等于164
°
且小于等于175
°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线条在所述迎风面到所述第一线条的方向上朝远离所述第四线条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一线条在所述第三线条到所述出风面的方向上朝远离所述第二线条的方向倾斜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国茂刘丰收陈飞帆王凯韩平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