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工程用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212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工程用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其涉及消防工程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运输方式存在着降低工作人员安全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消防工程用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包括底座和壳体,底座远离壳体一面设置有连接带,连接带两端设置有连接杆,底座对应连接杆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杆上开设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内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达到了提高工作人员运输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过程中的安全性。中的安全性。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工程用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防工程用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其实是烟感或烟雾报警器的别称,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就是通过监测烟雾的浓度来实现火灾防范的,内部采用离子式烟雾感烟装置,离子式烟雾感烟装置是一种技术先进,工作稳定可靠的感烟装置,被广泛运用到各种消防报警系统中,性能远优于气敏电阻类的火灾报警器,其安装简易,效果显著已经广泛应用于家庭、工厂、写字楼、医院、学校、博物馆等重要防火场所。
[0003]参照图1,现有的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包括壳体、底座、感烟装置和报警装置等,壳体与底座之间的连接方式大多采用卡扣固定,在工作人员安装消防工程用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时,工作人员需要先将底座通过若干螺丝固定在的目标位置处,最后将壳体扣合在底座上,报警装置的感烟装置中有放射性物质能够产生电流,当烟雾中的烟粒子进入感烟装置会扰乱电流,从而导致报警装置响起报警声,报警装置会发出红外光束,当室内存在烟粒子时会有光束散射到感烟装置上,感烟装置感应到一定的光束之后会发出报警声。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消防工程用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为了使灯体发出光线得到充分的利用,大多安装在墙体的顶壁上,导致工作人员在将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运输至顶壁上的目标位置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梯子等登高工具才能进行安装,而消防工程用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整体体积较大,工作人员在扶梯上行的过程中需要腾出一只手来进行持握消防工程用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导致工作人员只能单手扶梯,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在扶梯上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从扶梯上跌落导致工作人员被摔伤的概率,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运输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过程中的安全性,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工作人员运输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过程中的安全性的消防工程用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消防工程用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包括底座和壳体,所述底座远离壳体的一面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与底座之间形成有供工作人员将其套设在手臂上的连接空腔,所述连接带的两端皆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底座对应连接杆的位置沿连接杆横跨方向的两侧分别皆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连接杆沿其径向方向的两侧对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远离对应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
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皆呈过盈配合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一复位弹簧整体的最小长度与第二连接块和第二复位弹簧整体的最小长度皆小于对应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深度,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一复位弹簧整体的最大长度与第二连接块和第二复位弹簧整体的最大长度皆大于对应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深度。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借助梯子将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运输至目标位置上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连接带将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套设在工作人员的手臂上,在工作人员借助梯子上行的过程中,通过手臂挽着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进行运输,从而工作人员可通过双手进行扶梯上行,从而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在扶梯上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可以降低工作人员从扶梯上跌落导致工作人员被摔伤的概率,进而可以增加工作人员运输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过程中的安全性,当连接带损坏需要更换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先将手指放置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上,然后挤压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将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通过第一复位弹簧或第二复位弹簧挤压进对应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然后将连接杆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抽出即可完成拆卸。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皆与底座呈铰接方式连接,所述底座对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位置分别开设有供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放置的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第二连接板一面沿水平方向的两端皆贯穿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连接板对应第一限位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连接杆对应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和第三限位孔内穿射有螺栓,所述螺栓与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皆呈过盈配合设置,所述螺栓上套设有螺帽,所述螺帽与螺栓呈螺纹配合设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处于不用的状态时,可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翻转进对应的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内,从而可以减少底座整体的空间占有面积,进而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储存底座,采用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螺栓和螺帽可以固定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位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相互靠近的一端的端面皆呈倒平角设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相互靠近的一端的端面的截面面积,从而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通过对应的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穿射进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对应连接带的位置开设有供连接带放置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滑动设置有收纳盖。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带处于不用状态时,工作人员可将连接带放置到收纳槽内,然后将收纳盖盖合在收纳槽内,从而可以减少连接带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减缓连接带在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连接带的损坏速率,进而可以提高连接带的使用寿命。
[0015]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盖远离收纳槽的一面设置有若干防滑凸棱。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人员持握收纳盖时手掌与收纳盖
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使工作人员能够较为牢固的持握收纳盖,进而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滑动收纳盖。
[001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沿其回转直径方向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嵌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沿回转直径方向设置有若干供手指穿过的转动环。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将壳体安装在底座上的过程中,需要腾出一只手用来固定壳体与底座之间的位置,而现有的壳体表面较光滑,极易发生壳体从手掌中脱落导致壳体被摔坏的问题,采用本方案工作人员在将壳体安装在底座上的过程中,可先将转动环套设在工作人员的手指上,当发生壳体从手掌中脱落也只会悬挂在手掌附近,从而可以防止从手掌中脱落的壳体被摔坏的问题发生。
[0019]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环与连接套呈可拆卸方式连接,所述转动环靠近连接套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连接套对应转动杆的位置设置有转动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工程用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包括底座(01)和壳体(0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01)远离壳体(02)的一面设置有连接带(03),所述连接带(03)与底座(01)之间形成有供工作人员将其套设在手臂上的连接空腔,所述连接带(03)的两端皆设置有连接杆(04),所述底座(01)对应连接杆(04)的位置沿连接杆(04)横跨方向的两侧分别皆设置有第一连接板(05)和第二连接板(06),所述连接杆(04)沿其径向方向的两侧对应第一连接板(05)和第二连接板(06)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槽(07)和第二连接槽(08),所述第一连接槽(07)和第二连接槽(08)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09)和第二复位弹簧(10),所述第一复位弹簧(09)和第二复位弹簧(10)远离对应的第一连接槽(07)和第二连接槽(08)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1)和第二连接块(12),所述第一连接板(05)和第二连接板(06)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接块(11)和第二连接块(12)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3)和第二连接孔(14),所述第一连接块(11)和第二连接块(12)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3)和第二连接孔(14)皆呈过盈配合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块(11)和第一复位弹簧(09)整体的最小长度与第二连接块(12)和第二复位弹簧(10)整体的最小长度皆小于对应的第一连接槽(07)和第二连接槽(08)的深度,所述第一连接块(11)和第一复位弹簧(09)整体的最大长度与第二连接块(12)和第二复位弹簧(10)整体的最大长度皆大于对应的第一连接槽(07)和第二连接槽(08)的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工程用烟雾感应报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05)和第二连接板(06)皆与底座(01)呈铰接方式连接,所述底座(01)对应第一连接板(05)和第二连接板(06)位置分别开设有供第一连接板(05)和第二连接板(06)放置的第一放置槽(15)和第二放置槽(16),所述第一连接板(05)远离第二连接板(06)一面沿水平方向的两端皆贯穿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7),所述第二连接板(06)对应第一限位孔(17)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限位孔(18),所述连接杆(04)对应第一限位孔(17)和第二限位孔(18)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限位孔(19),所述第一限位孔(17)、第二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勇王加华唐云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生水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