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纸制浆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98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纸制浆生产线,包括链板输料机,所述链板输料机的一侧设有水力碎浆机,所述链板输料机的下方设有沉渣井,所述水力碎浆机靠近沉渣井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漏浆口,所述漏浆口远离水力碎浆机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轻渣口与第一重渣口,所述沉渣井远离水力碎浆机的一侧设有第一水力清渣机,所述第一水力清渣机远离沉渣井的一侧设有第二水力清渣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优化碎浆系统,提高碎浆效率,优化碎浆排渣设备,减少纤维流失,提高得率,还增加末段除砂器处理能力,更充分进行浆渣分离,提高浆料得率,增加尾渣灰分,而且对三段精筛渣浆限制排放,对三段精筛增加部分渣浆回流至碎浆机减少排渣,提高纤维得率。提高纤维得率。提高纤维得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纸制浆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废纸制浆生产线
,具体为一种废纸制浆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废纸制浆需要去除轻渣杂物,尤其是连续式碎浆系统,需排出大量轻渣,因而会造成部分纤维夹带轻渣排走,造成极大的浪费,其次是除砂系统方面,排出大量砂粒杂质,比浆重的杂质,如果在废纸制浆中杂质不充分筛选排出因而影响浆料抄纸质量。
[0003]尤其是近年来废纸制浆领域,原材料价格增长,增加抄造成本,提高浆得率,是造纸行业发展必然趁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纸制浆生产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制浆生产线的排渣方面总夹带部分纤维流失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纸制浆生产线,包括链板输料机,所述链板输料机的一侧设有水力碎浆机,所述链板输料机的下方设有沉渣井,所述水力碎浆机靠近沉渣井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漏浆口,所述漏浆口远离水力碎浆机的一端分别设有轻渣口与重渣口,所述沉渣井远离水力碎浆机的一侧设有第一水力清渣机,所述第一水力清渣机远离沉渣井的一侧设有第二水力清渣机,所述第二水力清渣机与第一水力清渣机一侧的外壁上皆设有进浆口,所述第二水力清渣机与第一水力清渣机顶端的一侧皆设有轻渣口,所述第二水力清渣机与第一水力清渣机表面的一侧皆设有重渣口,所述重渣口一侧的第二水力清渣机与第一水力清渣机表面皆设有第一良浆口,所述第二水力清渣机与第一水力清渣机远离进浆口的一侧皆设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一侧的第二水力清渣机与第一水力清渣机顶端皆设有传动电机,所述水力碎浆机底端的两侧皆设有碎浆机地脚,所述水力碎浆机的下方安装有碎浆机电机,所述碎浆机电机的一端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远离碎浆机电机的一端设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远离传动轴的一侧设有卸料泵,所述减速机的顶端设有筛板,所述筛板底端的一侧设有碎浆机出浆口,所述筛板的顶端设有转子本体,所述转子本体的上方设有D型槽体,所述链板输料机的一侧设有基础支架,所述基础支架的顶端设有渣浆口,所述渣浆口的上方设有良浆出口,所述良浆出口远离渣浆口的一端设有轻质逆向除砂器进浆口,所述轻质逆向除砂器进浆口的一侧设有剪绳机,所述剪绳机的上方设有两组圆筒筛基础地脚,所述圆筒筛基础地脚的顶端设有筛鼓,所述筛鼓的下方设有冲洗水管,所述冲洗水管的一端设有第一排渣口,所述冲洗水管的另一端设有传动电机齿轮,所述传动电机齿轮的下方设有进渣口,所述筛鼓底端的两侧皆设有滑轮,所述筛鼓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出浆口。
[0006]优选的,所述链板输料机的另一侧设有进浆泵,所述进浆泵的一侧设有三组机封,所述机封的顶端皆设有压力筛。
[0007]优选的,所述基础支架的顶端设有六组轻质逆向除砂器整体,所述轻质逆向除砂器整体一侧的基础支架顶端设有两组新增加轻质逆向除砂器。
[0008]优选的,所述压力筛一侧的外壁上设有筛子进浆口,所述压力筛顶端的一侧设有压力筛渣浆出口,所述压力筛远离筛子进浆口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压力筛出浆口。
[0009]优选的,所述机封一侧的外壁上设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顶端的一侧设有传动电机,所述三组压力筛之间设有渣浆回收管。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废纸制浆生产线不仅优化碎浆系统,提高碎浆效率,优化碎浆排渣设备,减少纤维流失,提高得率,还增加末段除砂器处理能力,更充分进行浆渣分离,提高浆料得率,增加尾渣灰分,而且对三段精筛渣浆限制排放,对三段精筛增加部分渣浆回流至碎浆机减少排渣,提高纤维得率;
[0011](1)通过对转子本体定期维护修复底刀,可充分提高对废纸的碎浆处理能力,全面提高浆料浓度,优化碎浆机排渣系统,对清渣机转子本体筛定期进行修复底刀,在清渣系统中,提高水力清洗作用,增加清洗时间,减少纤维流失,提高得率;
[0012](2)通过对转子侧刀定期进行更换,选用三一六钢化材质,对转子旋翼在原出厂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在转子旋翼原基础上通过电焊加高二十至二十五mm,焊材选用不透钢材质,对转子旋翼高度增加后,能够使转子本体在高压运行中产生更大冲击力,加快了对废纸原料的碎解时间,转子底刀需要周期性下机修复或更换,以降低其损耗过大,避免造成碎浆效率下降的现象;
[0013](3)浆料从进浆口沿切线方向进入到除渣器产生的离心力使浆料中的重杂质得到分离,清洁的浆料集中在除渣器中心并移向除渣器一端的良浆口,生产中的轻杂质也聚集在除渣器旋涡的中心,并以同样方式分离出,重杂质除渣器沿着除渣器的上部螺旋型内壁下降,通过下锥体加速下落到排渣出口,能为更好实行渣渣分离,减少纤维从渣浆流失,从第二排渣口注入白水进行反冲洗,水压达到三百五十KPA,从而利用水压把渣浆中夹带的纤维分离,纤维不被轻而随渣浆流走,实得高得率回收;
[0014](4)通过在末段低浓除砂器增加支数对尾渣处理,扩大浆料处理能力,增加良浆通过量,提高渣浆灰分;
[0015](5)通过对长纤尾渣筛渣浆,增加一道回流管至碎浆机,实行精筛渣浆再回流至碎浆机循环碎解,减少渣浆排放,提高得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D型槽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制浆第二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制浆第三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转子本体三维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轻质逆向除砂器整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链板输料机;2、水力碎浆机;3、沉渣井;4、漏浆口;5、第一轻渣口;6、第一重渣口;7、第一水力清渣机;8、第二水力清渣机;9、第一进浆口;10、第二轻渣口;11、第二重渣口;12、第一良浆口;13、第一传动皮带;14、第一传动电机;15、碎浆机地脚;16、碎浆机电
机;17、传动轴;18、减速机;19、卸料泵;20、碎浆机出浆口;21、筛板;22、转子本体;2201、转子定位孔;2202、侧刀;2203、转子旋翼;2204、螺丝固定孔;2205、转子底刀;23、D型槽体;24、剪绳机;25、圆筒筛基础地脚; 26、出浆通口;27、滑轮;28、进渣口;29、传动电机齿轮;30、筛鼓;31、冲洗水管;32、第一排渣口;33、轻质逆向除砂器进浆口;34、良浆出口; 35、渣浆口;36、轻质逆向除砂器整体;3601、进浆口;3602、第二良浆口; 3603、上锥体;3604、下锥体;3605、第二排渣口;3606、注水口;37、基础支架;38、新增加轻质逆向除砂器;39、进浆泵;40、压力筛本体;41、筛子进浆口;42、压力筛出浆口;43、压力筛渣浆出口;44、机封;45、第二传动电机;46、第二传动皮带;47、渣浆回收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纸制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链板输料机(1),所述链板输料机(1)的一侧设有水力碎浆机(2),所述链板输料机(1)的下方设有沉渣井(3),所述水力碎浆机(2)靠近沉渣井(3)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漏浆口(4),所述漏浆口(4)远离水力碎浆机(2)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轻渣口(5)与第一重渣口(6),所述沉渣井(3)远离水力碎浆机(2)的一侧设有第一水力清渣机(7),所述第一水力清渣机(7)远离沉渣井(3)的一侧设有第二水力清渣机(8),所述第二水力清渣机(8)与第一水力清渣机(7)一侧的外壁上皆设有第一进浆口(9),所述第二水力清渣机(8)与第一水力清渣机(7)顶端的一侧皆设有第二轻渣口(10),所述第二水力清渣机(8)与第一水力清渣机(7)表面的一侧皆设有第二重渣口(11),所述第二重渣口(11)一侧的第二水力清渣机(8)与第一水力清渣机(7)表面皆设有第一良浆口(12),所述第二水力清渣机(8)与第一水力清渣机(7)远离第一进浆口(9)的一侧皆设有第一传动皮带(13),所述第一传动皮带(13)一侧的第二水力清渣机(8)与第一水力清渣机(7)顶端皆设有第一传动电机(14),所述水力碎浆机(2)底端的两侧皆设有碎浆机地脚(15),所述水力碎浆机(2)的下方安装有碎浆机电机(16),所述碎浆机电机(16)的一端设有传动轴(17),所述传动轴(17)远离碎浆机电机(16)的一端设有减速机(18),所述减速机(18)远离传动轴(17)的一侧设有卸料泵(19),所述减速机(18)的顶端设有筛板(21),所述筛板(21)底端的一侧设有碎浆机出浆口(20),所述筛板(21)的顶端设有转子本体(22),所述转子本体(22)的内部依次设有转子定位孔(2201)、侧刀(2202)、转子旋翼(2203)、螺丝固定孔(2204)以及转子底刀(2205),所述转子本体(22)的上方设有D型槽体(23),所述链板输料机(1)的一侧设有基础支架(37),所述基础支架(37)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桂华王国安蓝健斌郭旭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建晖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