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181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包括含管及系绳,含管的至少一端设有与含管内腔连通的管口,管口处装设有封盖,封盖用于封闭或打开管口;含管的周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与含管内腔连通的流通孔;系绳与含管连接。使用时,含管内腔可用于放置粉剂或膏剂药物;将含管横向放置在病畜口腔中,病畜咀嚼时,含管在舌头动力下能够前后运动,能刺激和带动病畜舌部运动、咀嚼、唾液分泌、吞咽等机能反应,促进暖气;咀嚼过程中分泌的唾液能够经由流通孔进入含管内腔并与药物混合形成药液,药液再从流通孔流出,随之进入胃系统吸收,达到治疗目的,其能够使药物治疗及采用工具促进牛羊瘘胃反刍的两个治疗方式同步进行,有利于减少养殖人员的工作量。殖人员的工作量。殖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畜牧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牛羊属于反刍多胃动物,其胃部分为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胃系统疾病是牛羊养殖业中极为常见的疾病,胃病多发生在瘤胃、网胃、瓣胃,牛羊常见的胃疾病有前胃弛缓、瘤胃臌气和瘤胃酸中毒。对于瘤胃臌气的一般轻症病例,除了使用植物油及药物治疗外,还可利用木棒等工具促进牛羊瘘胃反刍,其在使用时将小木棒横衔于病畜口中,两端系绳固定,使畜张口,不断咀嚼,促进暖气。然而,目前瘤胃臌气的药物治疗及采用工具促进牛羊瘘胃反刍的两种治疗方式通常分开进行,导致养殖人员工作量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其能够允许药物治疗及采用工具促进牛羊瘘胃反刍的两种治疗方式同步进行,有利于减少养殖人员的工作量。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包括含管及系绳,含管的至少一端设有与含管内腔连通的管口,管口处装设有封盖,封盖用于封闭或打开管口;含管的周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与含管内腔连通的流通孔;系绳与含管连接。
[0006]进一步地,流通孔包括若干对第一流通孔及若干对第二流通孔,若干对第一流通孔及若干对第二流通孔沿含管的轴向交替间隔分布,每对第一流通孔相对设置,每对第二流通孔相对设置,且每对中两个第一流通孔的连线与每对中两个第二流通孔的连线相互垂直。
[0007]进一步地,相邻两对第一流通孔沿含管轴向的间距为3~5cm,相邻两对第二流通孔沿含管轴向的间距为3~5cm,第一流通孔与第二流通孔的孔径均为0.4cm;含管外径2.0~2.5cm,内径1.7~2.0cm,含管厚度为0.3~0.5cm;当用于牛瘘胃反刍促进时系绳长1.5~2.0m,当用于羊瘘胃反刍促进时系绳长1.0~1.2m。
[0008]进一步地,系绳采用4平方带皮铝线制成。
[0009]进一步地,系绳包括连接部及两个绑带部,两个绑带部的一端分别与连接部的相对两端连接,连接部位于含管外,两个绑带部均穿设含管,多个流通孔均位于两个绑带部之间
[0010]进一步地,含管的周壁上贯通开设有两对穿绳孔,多个流通孔均位于两对穿绳孔之间,每对穿绳孔中的两个穿绳孔沿含管的径向相对设置;两个绑带部分别穿设两对穿绳孔。
[0011]进一步地,封盖为圆台状,封盖横截面较小的一端可拆卸地插接于含管的管口中。
[0012]进一步地,含管包括外管及内管,管口设于外管的端部;内管转动地装设于外管内
并与外管的内壁转动接触,内管的端部设有与内管内腔连通的进出口;绑带部与外管连接;内管及外管的周壁上均贯通开设有流通孔;内管能够受力自转,以使内管的流通孔与外管的流通孔连通,或通过内管的周壁封闭外管的流通孔。
[0013]进一步地,外管的周壁上贯通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沿外管的周向延伸;内管上连接有拨动块,拨动块穿设滑动槽,拨动块能够受力沿滑动槽移动,进而带动内管转动。
[0014]进一步地,拨动块上设有防滑齿,以便于拨动拨动块。
[0015]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上述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以牛羊的生理反应原理为依据研制,使用时,可通过管口向含管内腔中添加粉剂或膏剂药物,利用封盖封闭管口;将含管横向放置在病畜口腔中下部,再通过系绳将含管绑于病畜身上;病畜咀嚼时,含管在舌头动力下能够前后运动,能刺激和带动病畜舌部运动、咀嚼、唾液分泌、吞咽等机能反应,促进暖气;咀嚼过程中分泌的唾液能够经由流通孔进入含管内腔并与含管内腔中的药物混合形成药液,药液再从流通孔流出,随之进入胃系统吸收,达到治疗目的,从而为畜牧养殖技术人员治疗反刍动物胃疾病提供方法。上述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能够使药物治疗及采用工具促进牛羊瘘胃反刍的两个治疗方式同步进行,有利于减少养殖人员的工作量;且本装置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
[0017]2、上述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其系绳包括连接部及两个绑带部,使用时,两个绑带部分别位于病畜头部的相对两侧,能防止含管左右偏移;连接部位于含管外,其与两个绑带部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系绳与含管连接的稳定性,防止系绳与含管意外分离。
[0018]3、上述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其系绳采用4平方带皮铝线制成,4平方带皮铝线的性能使其与动物咀嚼力达到平衡衔接,系绳摇摆力与牛羊的嘴张力平衡,防止含管脱口现象的发生。
[0019]4、上述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流通孔包括若干对第一流通孔及若干对第二流通孔,若干对第一流通孔及若干对第二流通孔沿含管的轴向交替间隔分布,每对第一流通孔相对设置,每对第二流通孔相对设置,且每对中两个第一流通孔的连线与每对中两个第二流通孔的连线相互垂直,其多个流通孔的分布更利于药液的串流吸收。
[0020]5、上述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含管包括外管及内管,在加粉剂药物时,可通过内管的周壁封闭外管的流通孔,防止粉剂药物从含管的流通孔中掉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的分解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在封盖与含管连接后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去掉封盖后的结构图。
[0024]图4为图3所示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在封盖与含管连接后的剖视图,其内管的流通孔与外管的流通孔处于连通状态。
[0025]图5为图4所示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在内管封闭外管流通孔状态的结构图。
[0026]图6为图3所示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的含管在滑动槽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8]2、含管;20、管口;21、流通孔;22、第一流通孔;23、第二流通孔;24、穿绳孔;25、外
管;26、内管;261、进出口;27、滑动槽;29、拨动块;291、防滑齿;3、系绳;31、连接部;34、绑带部;4、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含管(2)及系绳(3),含管(2)的至少一端设有与含管(2)内腔连通的管口(20),管口(20)处装设有封盖(4),封盖(4)用于封闭或打开管口(20);含管(2)的周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与含管(2)内腔连通的流通孔(21);系绳(3)与含管(2)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流通孔(21)包括若干对第一流通孔(22)及若干对第二流通孔(23),若干对第一流通孔(22)及若干对第二流通孔(23)沿含管(2)的轴向交替间隔分布,每对第一流通孔(22)相对设置,每对第二流通孔(23)相对设置,且每对中两个第一流通孔(22)的连线与每对中两个第二流通孔(23)的连线相互垂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对第一流通孔(22)沿含管(2)轴向的间距为3~5cm,相邻两对第二流通孔(23)沿含管(2)轴向的间距为3~5cm,第一流通孔(22)与第二流通孔(23)的孔径均为0.4cm;含管(2)外径为2.0~2.5cm,内径为1.7~2.0cm,含管(2)厚度为0.3~0.5cm;当用于牛瘘胃反刍促进时系绳(3)长1.5~2.0m,当用于羊瘘胃反刍促进时系绳(3)长1.0~1.2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系绳(3)采用4平方带皮铝线制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羊瘘胃反刍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系绳(3)包括连接部(31)及两个绑带部(34),两个绑带部(34)的一端分别与连接部(31)的相对两端连接,连接部(31)位于含管(2)外,两个绑带部(34)均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良贾银海李绍波胡传活熊敏芬黄华强周晓情朱文黄汉杰唐明娟沈冬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