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尘回收的袋式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777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尘回收的袋式除尘器,涉及除尘设备相关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容纳壳、导出斗、顶板、抽拉盒和固定筒,容纳壳的底部固定有导出斗,导出斗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连接架,连接架内活动连接有抽拉盒,顶板的底部固定有滤袋,滤袋的前侧固定连通有前滤套,容纳壳的前侧固定连通有固定筒,固定筒的外侧呈环形阵列设置有簧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容纳壳、导出斗、顶板、抽拉盒和固定筒,解决了现有的袋式除尘器无法防止滤袋结构与输送需要过滤气体管路之间发生松脱和无法方便且稳定地完成收集转运的问题,使得袋式除尘器可以更好地防止滤袋结构与输送需要过滤气体管路之间发生松脱,且可以使得滤得的粉尘更方便地进行收集转运。地进行收集转运。地进行收集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尘回收的袋式除尘器


[0001]本技术属于除尘设备相关
,特别是涉及一种粉尘回收的袋式除尘器。

技术介绍

[0002]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的袋式除尘器在工作时,通过直接将输送气体的管路插入滤袋中,再将气体导入,在气体导入的过程中,滤袋在过滤一段时间后,使得滤袋在过滤一段时间后充气,充气后,容易使得滤袋与输送气体管路之间发生松脱,影响过滤效果;
[0004]2、现有的袋式除尘器在使用时,滤出的粉尘直接导到灰斗中,在粉尘需要回收的时候,操作灰斗只能直接导出粉尘,且导出粉尘时有可能会导致扬尘,粉尘导出后,需要进一步再收集,再转运才能收集好,无法方便且稳定地完成收集转运。
[0005]因此,现有的袋式除尘器,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尘回收的袋式除尘器,通过设置容纳壳、导出斗、顶板、抽拉盒和固定筒,解决了现有的袋式除尘器无法防止滤袋结构与输送需要过滤气体管路之间发生松脱和无法方便且稳定地完成收集转运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为一种粉尘回收的袋式除尘器,包括容纳壳、导出斗、顶板、抽拉盒和固定筒,所述容纳壳的底部固定有导出斗,所述导出斗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内活动连接有抽拉盒,所述容纳壳的顶部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有滤袋,所述滤袋的前侧固定连通有前滤套,所述容纳壳的前侧固定连通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外侧呈环形阵列设置有簧片,所述前滤套活动连接在固定筒内,在使用时,通过容纳壳将滤袋容纳在其中,通过导出斗将容纳壳内滤袋中收集的灰尘等导到抽拉盒中,通过抽拉盒收集滤袋滤出的灰尘,通过顶板将容纳壳顶部封闭,通过固定筒将簧片连接在其前方,通过簧片夹好输送气体的管路和前滤套,保证输送气体的时候,前滤套不会松脱。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容纳壳的前侧面中央开设有活动孔,所述容纳壳通过活动孔活动连接前滤套,所述容纳壳的后侧固定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容纳壳的底部中央开设有第一连通口,容纳壳通过出气管将其中经过过滤的空气导出。
[0010]进一步地,所述容纳壳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固定有连接耳,所述容纳壳的两侧皆固
定有支撑架,容纳壳通过连接耳螺纹连接螺丝。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出斗的顶部中央开设有第二连通口,所述导出斗内顶部与第二连通口位置对应地固定有导料框,导出斗通过导料框将滤袋底部的导出框进行限制。
[0012]进一步地,所述顶板顶部的四个拐角处皆贯通插接有螺丝,所述螺丝的底端部螺纹连接在容纳壳上连接耳内,使得顶板固定在容纳壳顶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前滤套的前端固定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活动连接有线绳,所述滤袋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导出框,所述导出框活动连接在导出斗内的导料框中,前滤套通过连接套和线绳作用,在其套在簧片上的时候,系好即可连接好。
[0014]进一步地,所述抽拉盒的前侧固定有把手,所述抽拉盒前方的连接架两侧转动连接有转块,所述固定筒周侧靠近容纳壳的端部固定有固定环,所述簧片的后端皆固定在固定环前端面上,抽拉盒通过把手拉动,使得抽拉盒从连接架中拉出,固定筒通过固定环固定簧片。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设置容纳壳、顶板和固定筒,解决了现有的袋式除尘器无法防止滤袋结构与输送需要过滤气体管路之间发生松脱的问题,取一个顶板放好滤袋和导出框后,将前滤套对准容纳壳上活动孔,通过活动孔后伸入固定筒中,输送气体的管路设置在本技术前方,将前滤套套到输送气体的管路周侧,在输送气体的管路往固定筒中插入,这个过程中,输送气体的管路被簧片压制好,使得前滤套紧密地贴在输送气体的管路上,完成后,将前滤套翻到簧片上,将线绳两个端部打结好,使得前滤套的前端连接在簧片上,在输送需要过滤气体的管路向前滤套中输气时,防止前滤套松脱,使得在使用时滤袋结构与输送需要过滤气体管路之间不会发生松脱。
[0017]2、本技术通过设置容纳壳、导出斗、顶板和抽拉盒,解决了现有的袋式除尘器无法方便且稳定地完成收集转运的问题,袋中过滤得到的粉尘通过导出框导到导出斗中,再通过导出斗导到抽拉盒中,在抽拉盒中的粉尘集满后,通过转动转块到其离开抽拉盒,再拉动把手,抽出抽拉盒,将抽拉盒中的粉尘倾倒到指定位置,再复位后即可再次进行工作,使得在使用时,滤袋滤得的粉尘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收集,且在导出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减少扬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组装结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容纳壳结构立体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导出斗结构立体图;
[0021]图4为本技术顶板结构立体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抽拉盒结构立体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固定筒结构立体图。
[00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5]100、容纳壳;101、活动孔;102、第一连通口;103、出气管;104、连接耳;105、支撑架;200、导出斗;201、第二连通口;202、导料框;203、连接架;204、转块;300、顶板;301、螺丝;302、滤袋;303、导出框;304、前滤套;305、连接套;306、线绳;400、抽拉盒;401、把手;
500、固定筒;501、固定环;502、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7]请参阅图1

6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粉尘回收的袋式除尘器,包括容纳壳100、导出斗200、顶板300、抽拉盒400和固定筒500,容纳壳100的底部固定有导出斗200,容纳壳100将滤袋302容纳在其中,导出斗200将过滤后收集的尘埃集中输送到抽拉盒400中,导出斗200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连接架203,连接架203将抽拉盒400限制在其中,连接架203内活动连接有抽拉盒400,抽拉盒400将导出斗200内集中的灰尘进行收储,容纳壳100的顶部固定有顶板300,顶板300将容纳壳100顶部封闭,且顶板300将滤袋302连接在容纳壳100内,顶板300的底部固定有滤袋302,滤袋302将导到其中的气体进行过滤,滤袋302的前侧固定连通有前滤套304,前滤套304将需要过滤的空气导入滤袋302中,容纳壳100的前侧固定连通有固定筒5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尘回收的袋式除尘器,包括容纳壳(100)、导出斗(200)、顶板(300)、抽拉盒(400)和固定筒(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壳(100)的底部固定有导出斗(200),所述导出斗(200)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连接架(203),所述连接架(203)内活动连接有抽拉盒(400),所述容纳壳(100)的顶部固定有顶板(300),所述顶板(300)的底部固定有滤袋(302),所述滤袋(302)的前侧固定连通有前滤套(304),所述容纳壳(100)的前侧固定连通有固定筒(500),所述固定筒(500)的外侧呈环形阵列设置有簧片(502),所述前滤套(304)活动连接在固定筒(50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尘回收的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壳(100)的前侧面中央开设有活动孔(101),所述容纳壳(100)通过活动孔(101)活动连接前滤套(304),所述容纳壳(100)的后侧固定连通有出气管(103),所述容纳壳(100)的底部中央开设有第一连通口(1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尘回收的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壳(100)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固定有连接耳(104),所述容纳壳(100)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李晓辉刘宗昌冯云梅赵梓辰陈庆鸽王晓雪刘凯万正春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琢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