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高性能托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69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托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高性能托辊。包括托辊轴和管体,所述管体的两端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轴承,所述托辊轴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轴承内,所述轴承的外侧设置有迷宫内密封,所述迷宫内密封外侧固定设置有与其配合的迷宫外密封,所述迷宫外密封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在轴承座上的外密封圈,所述外密封圈内端与托辊轴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外密封圈内端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唇,所述密封唇与托辊轴的外壁接触,所述外密封圈内侧设置有不与其接触的第一过滤体,所述第一过滤体内侧与托辊轴的外壁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灰尘的性能较好。型防灰尘的性能较好。型防灰尘的性能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高性能托辊


[0001]本技术涉及托辊
,尤其涉及一种高速高性能托辊。

技术介绍

[0002]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可以支撑输送带和物料的重量。现有技术的高速高性能托辊,其主要的技术方向一般都放在如何防止灰尘进入轴承内部,从而使轴承能保持良好的性能。申请号为202020258098.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速托辊,其在轴承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内密封圈上向外凸出有预设数量的密封环A,外密封圈上向内凸出有预设数量的密封环B,密封环A与密封环B交错排布并在辊轴轴心方向上相互之间留有间隙,且密封环B的内端接触在内密封圈上,这种托辊的密封结构集迷宫密封和接触密封于一体,具有迷宫密封和接触密封的共同优点,对水、潮气、灰尘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但是,由于密封环B的内端接触在内密封圈上,在长期的使用后,密封环B的内端必然会出现磨损,导致密封性变差,从而外界的灰尘会进入轴承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高速高性能托辊,采用在轴承外侧设置迷宫密封结构,在迷宫密封结构外侧依次设置第一过滤体和外密封圈,当外密封圈的密封唇磨损后,第一过滤体能对进入的灰尘进行吸附,从而进入到轴承处的灰尘较少。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高性能托辊,包括托辊轴和管体,所述管体的两端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轴承,所述托辊轴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轴承内,所述轴承的外侧设置有迷宫内密封,所述迷宫内密封外侧固定设置有与其配合的迷宫外密封,所述迷宫外密封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在轴承座上的外密封圈,所述外密封圈内端与托辊轴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外密封圈内端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唇,所述密封唇与托辊轴的外壁接触,所述外密封圈内侧设置有不与其接触的第一过滤体,所述第一过滤体内侧与托辊轴的外壁接触。
[000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外密封圈的外端设置有凸环,所述轴承座内壁上设置有与凸环相配合的凹槽。
[000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外密封圈内端的内侧向第一过滤体凸出,所述第一过滤体与该凸出相对应的位置向内凹陷,以使第一过滤体与外密封圈之间的间隙形成曲折的通道。
[000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体的一侧与迷宫外密封相固定。
[000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迷宫内密封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过滤体。
[0009]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轴承的内侧还设置有内密封圈。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当外密封圈的密封唇磨损后,第一过滤体能对进入的灰尘进行吸附,从而进入到轴承处的灰尘较少;2、外密封圈内端的内侧
向第一过滤体凸出,第一过滤体与该凸出相对应的位置向内凹陷,使得第一过滤体与外密封圈之间的间隙形成曲折的通道,提高了对灰尘的吸附效果;3、外密封圈的外端设置有凸环,轴承座内壁上设置有与凸环相配合的凹槽,可以比较容易且牢固的将外密封圈固定在轴承座上;4、迷宫内密封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过滤体,能进一步减少到达轴承处的灰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种高速高性能托辊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Ⅰ处的放大视图。
[0013]图中:1、托辊轴;2、内密封圈;3、轴承座;31、凹槽;4、管体;5、轴承;6、迷宫内密封;7、外密封圈;71、密封唇;72、凸环;8、第一过滤体;9、迷宫外密封;10、第二过滤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5]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

2所示,一种高速高性能托辊,包括托辊轴1和管体4,所述管体4的两端设置有轴承座3,所述轴承座3内设置有轴承5,所述托辊轴1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轴承5内。所述轴承5的外侧设置有迷宫内密封6,所述迷宫内密封6外侧固定设置有与其配合的迷宫外密封9,迷宫内密封6与轴承座3固定在一起使得其能随轴承座3转动,迷宫外密封9与托辊轴1固定在一起,其不转动。所述托辊轴1上在迷宫外密封9外侧的位置设置有卡簧。所述迷宫外密封9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在轴承座3上的外密封圈7,所述外密封圈7不与迷宫外密封9接触,所述外密封圈7内端与托辊轴1的外壁之间留有较小的间隙。所述外密封圈7内端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唇71,所述密封唇71与托辊轴1的外壁接触,能起到密封作用。所述外密封圈7内侧设置有不与其接触的第一过滤体8,第一过滤体8由过滤吸附材料制作,比如纺粘法聚酯纤维无纺布或者经透气性材料包装的活性炭等,为了防止其变形,可以用骨架进行加强,所述第一过滤体8内侧与托辊轴1的外壁接触,第一过滤体8不转动。在长时间的使用后,由于磨损导致密封唇71的密封性能变差,此时灰尘会沿着外密封圈7内端与托辊轴1的外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一过滤体8处,第一过滤体8能对灰尘起到一定的吸附作用,从而进入轴承5处的灰尘减少。
[0016]所述外密封圈7的外端设置有凸环72,所述轴承座3内壁上设置有与凸环72相配合的凹槽31。此种结构,可以比较容易且牢固的将外密封圈7固定在轴承座3上,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挡环等紧固部件。
[0017]所述外密封圈7内端的内侧向第一过滤体8凸出,所述第一过滤体8与该凸出相对应的位置向内凹陷,以使第一过滤体8与外密封圈7之间的间隙形成曲折的通道,两者之间的间隙要尽量小一些,以取得比较好的对灰尘的吸附效果。
[0018]可以将第一过滤体8的一侧与迷宫外密封9相固定以防止第一过滤体8移位。
[0019]所述迷宫内密封6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过滤体10。第二过滤体10最好离轴承5较近而离迷宫内密封6稍微远一些,使得从两个迷宫密封通过的含有灰尘的气体扩散从而多与第
二过滤体10接触,取得较好的吸附效果。第二过滤体10能进一步减少到达轴承5处的灰尘。
[0020]所述轴承5的内侧还设置有内密封圈2。
[0021]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高性能托辊,包括托辊轴(1)和管体(4),所述管体(4)的两端设置有轴承座(3),所述轴承座(3)内设置有轴承(5),所述托辊轴(1)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轴承(5)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5)的外侧设置有迷宫内密封(6),所述迷宫内密封(6)外侧固定设置有与其配合的迷宫外密封(9),所述迷宫外密封(9)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在轴承座(3)上的外密封圈(7),所述外密封圈(7)内端与托辊轴(1)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外密封圈(7)内端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唇(71),所述密封唇(71)与托辊轴(1)的外壁接触,所述外密封圈(7)内侧设置有不与其接触的第一过滤体(8),所述第一过滤体(8)内侧与托辊轴(1)的外壁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高性能托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连志汪亚楠贾洪昊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宜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