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和用于其的标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164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和用于其的标定装置,标定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具有安装孔;标准漏孔,所述标准漏孔设于所述安装孔且与所述安装板配合,所述标准漏孔具有标准泄漏量,其中,所述安装板适于放置在所述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测试部内,所述标定装置被构造为通过检测所述标准漏孔的实际泄漏量并比较所述实际泄漏量和所述标准泄漏量以判定所述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测试的准确性。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标定装置,能够便捷、精确地检测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整体的准确性,同时可以根据比较值修订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测试值,实现对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进而保证设备检测膜电极时的结果的可靠性高。性高。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和用于其的标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极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和用于其的标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对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检测,一种是通过不透气的PEN膜,封堵上设备的出气口,检测设备的密封性,另一种是每隔一段时间委托国家计量院检测流量计的准确性,而在设备实际使用过程中,没有对设备检测的准确性进行判定,导致检测结果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装置,所述标定装置可以判定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准确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用于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具有安装孔;标准漏孔,所述标准漏孔设于所述安装孔且与所述安装板配合,所述标准漏孔具有标准泄漏量,其中,所述安装板适于放置在所述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测试部内,所述标定装置被构造为通过检测所述标准漏孔的实际泄漏量并比较所述实际泄漏量和所述标准泄漏量以判定所述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测试的准确性。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装置,所述标准漏孔的外表面具有外螺纹,所述安装孔的外周壁具有内螺纹,所述标准漏孔与所述安装孔螺纹配合。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装置,所述安装板具有安装凹部,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安装凹部的底壁。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装置,所述标准漏孔的端部具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安装凹部且所述操作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凹部的侧壁面间隔布置。
[000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装置,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安装板的外侧表面,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测试部的密封结构的位置相对应。
[00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装置,所述安装板具有可与所述测试部的定位结构配合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包括位于所述安装板两端的两个。
[00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装置,所述安装板的形状与用于所述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膜电极的形状相同。
[00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装置,所述标准漏孔包括微毛细管和外壳,所述微毛细管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微毛细管具有可与外界连通的微
通道,所述外壳与所述安装板配合连接。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装置,通过设置安装有标准漏孔的安装板,并通过将安装板放置在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测试部内,使得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可以检测标准漏孔的实际泄漏量,根据实际泄漏量和标准漏孔的标准泄漏量比较,判定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测试的准确性,由此,能够便捷、精确地检测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整体的准确性,同时可以根据比较值修订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测试值,实现对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进而保证设备检测膜电极时的结果的可靠性高。
[0015]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包括测试部和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装置,其中,所述测试部内可放置PEN膜和所述标定装置以检测所述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密封性,所述测试部内可放置所述标定装置以检测所述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准确性。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所述测试部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相对设置,所述上压板具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充气支路和测试支路相连通,所述充气支路用于通入测试气体,所述测试支路用于补气以进行气密性测试;所述下压板具有出气口,所述标定装置可放置在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之间,其中,气源的测试气体通过三联件与所述充气支路和测试支路分别连通,所述三联件包括过滤器、调压阀和油雾器。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具有的优势与用于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装置具有的优势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标定装置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标定装置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标定装置的剖视图;
[0022]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标准漏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测试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标定装置100,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200,
[0026]安装板10,安装孔11,安装凹部12,定位孔13,
[0027]标准漏孔20,操作部21,微毛细管22,外壳23,
[0028]密封圈30,
[0029]测试部40,上压板41,下压板42,充气支路43,测试支路44,流量计45,第一电磁阀46,第二电磁阀47,快充比例阀48,
[0030]过滤器50,调压阀60,油雾器70。
具体实施方式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2]下面将参考图1

图5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3]需要说明的是,氢燃料电池电堆包括两种,一种是由阴极板、膜电极和阳极板堆叠起来,即一种单电池堆叠,另一种是由双极板和膜电极以及其它辅助部件组成,其通过将双极板和膜电极一层一层交替堆叠起来,形成电堆的核心部分,即电堆堆芯。其中的膜电极是一种很薄的片状部件,采用软质弹性材料,由外围的PEN边框和中间的反应区组成。其中,PEN边框可以为六腔孔结构,即包括六个腔体孔;反应区包括PEM(Proton Exchange Membrane,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层和GDL(Gas Diffusion Layer,气体扩散层)。由于单片膜电极气密泄漏会导致电堆堆芯的气体在氢腔和空腔中互串,因此在电堆堆芯封装之前,需要检测单片膜电极反应区的气密性。
[0034]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可以包括气源处理支路和测试部,测试部具有充气支路、测试支路和容置腔体,其中测试支路中设有流量计。
[0035]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测试过程可以包括膜电极上料、设备充气、膜电极气密测试和膜电极下料。其中,膜电极上料过程是指,将膜电极定位于容置腔体中;设备充气过程是指,在充气支路导通且测试支路截止的状态下,向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具有安装孔(11);标准漏孔(20),所述标准漏孔(20)设于所述安装孔(11)且与所述安装板(10)配合,所述标准漏孔(20)具有标准泄漏量,其中,所述安装板(10)适于放置在所述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测试部(40)内,所述标定装置被构造为通过检测所述标准漏孔(20)的实际泄漏量并比较所述实际泄漏量和所述标准泄漏量以判定所述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测试的准确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漏孔(20)的外表面具有外螺纹,所述安装孔(11)的外周壁具有内螺纹,所述标准漏孔(20)与所述安装孔(11)螺纹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具有安装凹部(12),所述安装孔(11)设于所述安装凹部(12)的底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漏孔(20)的端部具有操作部(21),所述操作部(21)位于所述安装凹部(12)且所述操作部(21)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凹部(12)的侧壁面间隔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30),所述密封圈(30)设于所述安装板(10)的外侧表面,所述密封圈(30)与所述测试部(40)的密封结构的位置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膜电极气密测试设备的标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具有可与所述测试部(40)的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少波钟飞
申请(专利权)人: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