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浮游生物鉴定的多维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136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浮游生物鉴定的多维成像装置,包括:基座;多个毛细流通管,其内承载待检测样品;载物台,其设置在基座上;盲孔,其成型在载物台上,任一毛细流通管的下端可拆卸的插入盲孔内;物镜盘,其可升降的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物镜盘包括两环状体;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以及显微相机,其与所述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浮游生物鉴定的多维成像装置,其利用多个毛细流通管并结合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进行立体多维全景成像,实现对浮游生物的多维高分辨成像,以显著提高成像与识别效果,以辅助实现浮游生物的高精度的分类研究。现浮游生物的高精度的分类研究。现浮游生物的高精度的分类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浮游生物鉴定的多维成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浮游生物在线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浮游生物鉴定的多维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浮游植物是指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中营浮游生活的微小生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生物类群。浮游植物的种类、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等参数是反映水生态健康的重要指标,在我国河流、湖泊、海洋监测及生态健康评价的相关指南、规范中都对其有明确要求。
[0003]现有的浮游植物在线鉴定技术远达不到快、细、准的全自动监测需求,鉴定物种的等级不高,不能及时反映浮游植物与水环境之间的生态效应,制约了我国水生态预警及环境监管的科学支撑。浮游植物最早的研究方法是利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测以获得所需数据,但是显微镜观察需要复杂的人工操作和专业的生物学分类知识,费时费力,易因观察者的主观判断造成误差,不能及时准确反映水体健康状况,尤其当研究区域较大并涉及空间和时间时,镜检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导致样品分析缓慢,进而致使对生态环境系统评估的滞后性。现在发展较为成熟的浮游植物快速检测技术为流式影像仪法(Flow Cytometer and Microscope,FlowCAM),但是,该仪器在应用中也面临着很大的问题,一是浮游植物粒径范围宽且容易聚集成团状或链状,再加上其流动测样的特性,很容易造成流通池的堵塞和不同样品之间的交叉污染;二是浮游植物种类多、形状各异,单一角度拍摄的数字图像识别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0004]综上,现有成像方法无法实现立体多维度识别浮游植物,分辨率较低,难以满足浮游生物精准鉴定分类的客观需求,严重制约了我国水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特征分析的科学研究进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6]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浮游生物鉴定的多维成像装置,其利用多个毛细流通管并结合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进行立体多维全景成像,实现对浮游生物的多维高分辨成像,以显著提高成像与识别效果,以辅助实现浮游生物的高精度的分类研究。
[0007]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浮游生物鉴定的多维成像装置,包括:
[0008]基座;
[0009]多个毛细流通管,其内承载待检测样品;
[0010]载物台,其设置在基座上;盲孔,其成型在载物台上,任一毛细流通管的下端可拆卸的插入盲孔内;
[0011]物镜盘,其可升降的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物镜盘包括两环状体;
[0012]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其通过物镜盘以盲孔所在延伸线上任一点为圆心呈发散状均匀分布在载物台周围,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夹设在两环状体之间,且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所在平面与盲孔所在延伸线相垂直,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的光轴在所述盲孔所在延伸线上的任一点交汇;以及
[0013]显微相机,其与所述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通讯连接,且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与所述物镜盘同步升降,并通过显微相机同步采集插设在盲孔上的任一毛细流通管内的浮游生物多维图像集。
[0014]优选的是,所述载物台和物镜盘均为透明材质,多个毛细流通管为石英材料。
[0015]优选的是,盲孔的深度小于等于任一毛细流通管的长度的1/9;任一毛细流通管的容积为≥0.1ml。
[0016]优选的是,所述盲孔的深度等于任一毛细流通管的长度的1/9;任一毛细流通管的容积为0.1ml、0.5ml或1ml。
[0017]优选的是,所述物镜盘还包括:立柱,其竖直固定在基座上;滑块,其一端固定至两环状体上,另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立柱上。
[0018]优选的是,还包括:样品池,所述样品池通过进样管连通至待检测水体;
[0019]蠕动泵和过滤器,其均设置在所述进样管上;
[0020]支撑板,其上均匀分布多个盲孔Ⅱ,多个毛细流通管均匀间隔开插设在多个盲孔Ⅱ内,且支撑板靠近样品池设置;以及
[0021]回收板,其上均匀分布多个盲孔Ⅲ,带有检测过的样品的多个毛细流通管一一对应插设在支撑板上的多个盲孔Ⅲ内。
[0022]优选的是,还包括:出废液管,其一端连通至样品池的底部,另一端向外延伸设置;进样管包括分设在蠕动泵进水口侧的第一进样管和蠕动泵出口侧的第二进样管;
[0023]三通,其设置在第一进样管和蠕动泵之间,三通的第一进水口连通至第一进样管的出样口,三通的出水口连通至蠕动泵的进水口;以及
[0024]清洗器,其包括储存腔,储存腔内预存储纯净水,所述储存腔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通三通的第二进水口,所述驱动部驱动清洗器定时清洗。
[0025]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6]本技术利用多个毛细流通管并结合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进行立体多维全景成像,实现对浮游生物的多维高分辨成像,以显著提高成像与识别效果,为实现浮游生物的高精度的分类提供图像集素材;
[0027]在实际应用中,可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在线监测模式,通过4G/5G等移动网络快捷方便的获取显微相机中的图像集并及时存储。
[0028]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浮游生物鉴定的多维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三通及与其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在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浮游生物鉴定的多维成像装置进行多维鉴定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浮游生物鉴定的多维成像装置进行多维鉴定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4]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35]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浮游生物鉴定的多维成像装置,包括:
[0036]基座1;多个毛细流通管201(201'),其内承载待检测样品;载物台401,其设置在基座上;盲孔4011,其成型在载物台上,任一毛细流通管的下端可拆卸的插入盲孔内;物镜盘403,其可升降的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物镜盘包括两环状体;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402,其通过物镜盘以盲孔所在延伸线上任一点为圆心呈发散状均匀分布在载物台周围,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夹设在两环状体之间,且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所在平面与盲孔所在延伸线相垂直,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的光轴在所述盲孔所在延伸线上的任一点交汇;以及显微相机,其与所述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通讯连接,且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与所述物镜盘同步升降,并通过显微相机同步采集插设在盲孔上的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浮游生物鉴定的多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多个毛细流通管,其内承载待检测样品;载物台,其设置在基座上;盲孔,其成型在载物台上,任一毛细流通管的下端可拆卸的插入盲孔内;物镜盘,其可升降的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物镜盘包括两环状体;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其通过物镜盘以盲孔所在延伸线上任一点为圆心呈发散状均匀分布在载物台周围,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夹设在两环状体之间,且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所在平面与盲孔所在延伸线相垂直,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的光轴在所述盲孔所在延伸线上的任一点交汇;以及显微相机,其与所述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通讯连接,且至少三个多倍复合物镜与所述物镜盘同步升降,并通过显微相机同步采集插设在盲孔上的任一毛细流通管内的浮游生物多维图像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浮游生物鉴定的多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和物镜盘均为透明材质,多个毛细流通管为石英材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浮游生物鉴定的多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盲孔的深度小于等于任一毛细流通管的长度的1/9;任一毛细流通管的容积为≥0.1m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浮游生物鉴定的多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深度等于任一毛细流通管的长度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峻董晓伟王珊珊刘东艳王玉珏何乃文王龙赵国鹏隋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欧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