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散热功能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17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自散热功能的电机,包括:壳体和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固定连接设于所述壳体内侧;输出机构,所述输出机构与所述电机本体相连;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机本体之间,且与所述输出机构相连;散热孔;其中,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导气组件;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与所述壳体相连,且与所述导气组件相连;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抵接设于所述电机本体外侧,且与所述冷却组件相连,通过设置散热机构,导气组件和冷却组件配合所述散热组件,能对位于所述壳体内侧的电机本体进行多重散热,不仅可适应高温环境中的散热需求,且能适应常温环境的散热需要,有效提升了装置的散热能力。热能力。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散热功能的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设备
,具体是一种具有自散热功能的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在工作过程中,定子绕组等部件会产生能量损耗,这些损耗以热量的形式向外发散,这些热量的堆积会破坏电机线圈的绝缘性能,破坏轴承润滑,降低设备的可靠性,甚至造成电动机损坏。
[0003]为了保证电机在一个稳定的冷热循环平衡系统中安全可靠运行,需要利用有效的冷却介质及冷却方式来带走热量,现有的电机散热大多借助风扇进行散热,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时,普遍散热效果不佳,无法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转,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具有自散热功能的电机,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散热功能的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散热功能的电机,包括:壳体和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固定连接设于所述壳体内侧;输出机构,所述输出机构与所述电机本体相连,用于配合所述电机本体完成动力输出;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机本体之间,且与所述输出机构相连,用于配合所述输出机构实现对电机本体的多重散热;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设于所述壳体的壳壁上,用于配合所述散热机构实现对电机本体的散热;其中,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导气组件,所述导气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侧,且与所述输出机构相连,用于配合所述输出机构驱动外界空气流动;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与所述壳体相连,且与所述导气组件相连,用于配合所述导气组件实现对空气的冷却和输送;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抵接设于所述电机本体外侧,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冷却组件相连,用于配合所述冷却组件实现对电机本体的吸热。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置运行时,电机本体驱动所述输出机构完成动力输出的过程中,输出机构能驱动所述导气组件实现外界空气的流动,外界空气沿导气组件进入冷却组件内侧,冷却组件不仅能完成对空气的降温,而且能形成水汽,被降温后的空气与水汽一起进入散热组件内
侧,散热组件配合水汽实现对电机本体的吸热,同时流动的空气能将吸收的热量带走,并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散热孔排出至壳体外侧,流动的空气能对电机本体实现进一步的散热,且空气从散热组件内侧排出时,会经过除湿处理,从而保证电机本体运行的稳定性,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电机散热大多借助风扇进行散热,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时,普遍散热效果不佳,无法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转,通过设置散热机构,导气组件和冷却组件配合所述散热组件,能对位于所述壳体内侧的电机本体进行多重散热,不仅可适应高温环境中的散热需求,且能适应常温环境的散热需要,有效提升了装置的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具有自散热功能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具有自散热功能的电机中驱动箱的侧视图。
[0009]图3为具有自散热功能的电机中散热座的侧视图。
[0010]图4为具有自散热功能的电机中输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

壳体,2

电机本体,3

驱动杆,4

通气孔,5

空腔,6

排气孔,7

防尘网,8

输出机构,9

驱动箱,10

导气槽,11

转杆,12

进气管,13

连接件,14

风扇,15

滤框,16

凸轮,17

弹性件,18

水箱,19

导气管,20

输气管,21

导气箱,22

连接管,23

散热座,24

散热槽,25

隔板,26

出气管,27

散热鳍片,28

导气组件,29

冷却组件,30

散热组件,31

散热机构,32

连接箱,33

散热孔,34

搅拌杆,35

传动箱,36

从动杆,37

扇叶,38

搅拌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14]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具有自散热功能的电机,包括:壳体1和电机本体2,所述电机本体2固定连接设于所述壳体1内侧;输出机构8,所述输出机构8与所述电机本体2相连,用于配合所述电机本体2完成动力输出;散热机构31,所述散热机构31设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电机本体2之间,且与所述输出机构8相连,用于配合所述输出机构8实现对电机本体2的多重散热;散热孔33,所述散热孔33设于所述壳体1的壳壁上,用于配合所述散热机构31实现对电机本体2的散热;其中,所述散热机构31包括:导气组件28,所述导气组件28设于所述壳体1内侧,且与所述输出机构8相连,用于配合所述输出机构8驱动外界空气流动;冷却组件29,所述冷却组件29与所述壳体1相连,且与所述导气组件28相连,用于配合所述导气组件28实现对空气的冷却和输送;散热组件30,所述散热组件30抵接设于所述电机本体2外侧,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冷却组件29相连,用于配合所述冷却组件29实现对电机本体2的吸热。
[0015]本实施例中,装置运行时,电机本体2驱动所述输出机构8完成动力输出的过程中,输出机构8能驱动所述导气组件28实现外界空气的流动,外界空气沿导气组件28进入冷却组件29内侧,冷却组件29不仅能完成对空气的降温,而且能形成水汽,被降温后的空气与水汽一起进入散热组件30内侧,散热组件30配合水汽实现对电机本体2的吸热,同时流动的空
气能将吸收的热量带走,并通过设置在壳体1上的散热孔33排出至壳体1外侧,流动的空气能对电机本体2实现进一步的散热,且空气从散热组件30内侧排出时,会经过除湿处理,从而保证电机本体2运行的稳定性,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电机散热大多借助风扇进行散热,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时,普遍散热效果不佳,无法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转,通过设置散热机构31,导气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散热功能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固定连接设于所述壳体内侧;输出机构,所述输出机构与所述电机本体相连,用于配合所述电机本体完成动力输出;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机本体之间,且与所述输出机构相连,用于配合所述输出机构实现对电机本体的多重散热;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设于所述壳体的壳壁上,用于配合所述散热机构实现对电机本体的散热;其中,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导气组件,所述导气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侧,且与所述输出机构相连,用于配合所述输出机构驱动外界空气流动;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与所述壳体相连,且与所述导气组件相连,用于配合所述导气组件实现对空气的冷却和输送;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抵接设于所述电机本体外侧,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冷却组件相连,用于配合所述冷却组件实现对电机本体的吸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散热功能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组件包括:驱动箱,所述驱动箱设于所述输出机构外侧,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导气槽,所述导气槽对称设于所述驱动箱内侧,且通过进气管与所述壳体的壳壁相连;转杆,所述转杆设于所述导气槽内侧,与所述驱动箱箱壁转动连接,且与设置在所述导气槽内侧的风扇固定连接;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输出机构与所述转杆之间,用于配合所述输出机构驱动所述转杆旋转实现空气的流动;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风扇与所述进气管之间,用于实现对空气的净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散热功能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框,所述滤框设于所述导气槽内侧,与所述驱动箱滑动连接,且与所述转杆滑动连接;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滤框与所述驱动箱内壁之间;凸轮,所述凸轮设于所述风扇与所述滤框之间,与所述滤框抵接,且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用于配合所述连接件驱动所述滤框振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散热功能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生银何及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启胜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